查看原文
其他

布拉格向北,盘点过去两年我们做了什么

布拉格向北 布拉格向北
2024-08-30

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提倡美好邻里社会公平和个人成长


本文全长  2000字

阅读时间  5分钟


大家好,我是江北,布拉格向北的主理人。 2020年在加拿大博士毕业后,我决定一年不写学术论文,而是作为自由撰稿人保持文字输出。我最初的兴趣是科普设计方法论,把圈内的行话换个轻松的方式讲出来。
当时我选了些自家书架上小众、却没有中文版的英文书,每周写一篇书评发布在公众号里。偶尔也写写身边的社区、公园,还有对北美住宅政策、城市更新、公共参与的思考,陆续有大号转载这些文章。

当我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号时,408小组、城市的故事最先转载了我的文章。两个公众号的主理人徐磊青教授和天津规划院朱雪梅总规划师都是踏实做事的前辈,学识渊博,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热情。

 

另一位对我影响很深的人是国际城市规划的张祎娴老师。我屡次给他们公众号投稿,这位对文字较真的编辑一次次逼得我调高交稿标准。如今想来,也正是因为张老师,让我真正培养出面向广大读者解释城市研究的手感,下决心把科普当作职业转型的方向。


Roman Mars主持的独立电台 99% invisible
2020年另一件我特高兴的事是翻译「99% 看不见的城市」。书名源于伯克利毕业生Roman Mars主持的独立电台99% invisible,我是这个播客节目的狂热粉丝,它主要讲设计和建筑。
城市里有99%的设计都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这个节目就经常讲那些你平时没注意到的东西,比如井盖、电线杆、路牌,还有一些不愿忍受现实、自己动手改变城市设计、掀起全球新潮流的先行者。


相关文章可参考

不忠实的重建平易近人的鸭子

上世纪人们想象的未来之家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我发现自己的文章,特别吸引深度阅读者。这可能是因为我本身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再加上在北美生活了十多年,有多地的生活经验,令我在谈论各种案例,总有真材实料的一手资料支撑。


从最初的局外人,慢慢渗入到当地的城市专业圈,亲身参与北美城市的规划设计项目、作公共参与、住宅政策的顾问。因为有料,于是写得有在地感,能撑起个人观点。



01

 团队建设 Where we are?

从2020年起,我开始给国际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新建筑、景观之路这些大号供稿,为了能安心创作,我请了晓与晓媒体工作室来帮我做运营管理。不到一年,我们陆续与多家媒体合作,用约稿、联合出版、线上会议等方式输出观点,发表专业出版物。
合作媒体包括景观之路,城市设计,TOP创新区研究院、新建筑、亚洲设计联盟AADU、绿水青山大数据、儿童设计大数据、DSC设计罐头、AssBook设计食堂、宾大设计连线、全球知识雷锋。

我的运营经理靳晓航的一句话打动了我,他说:
“我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帮助优秀的作者不受限制地创作,还能因此获得可观的收入。这是一种全新的、有尊严和品质的生活方式。我团队里有藤校毕业的同学给我们写稿,他有思想,创作内容不受学科边界限制,常常写出令你感觉惊艳的东西。新媒体创作,能让他们去想去的地方旅行,或者离开北京回家乡、陪伴在爱人身边。

事实上,写作对我个人而言,也是快乐的。我自己就在一年的全职写作中找到充实、认可和连接。有人说极致的幸福找到你的天赋,发现写作就是我最擅长语言是我在漫长读博过程中的一点亮光估计体验过这种乐趣的人,懂得我在说什么。


2021年9月份,我们发布招新启示聘请编辑和写手,两个月内,有20位新成员通过测试,成功组团。11月以来,我们每周线上一小时沟通会,不论资历长幼头衔,重在表达观点,诚恳提议。友爱互助,彼此欣赏。我自己非常珍爱这个团队。



02

我们接下来的计划 What next?


2022年我们将继续之前已经开设的7个系列:


海外案例 

展示海外优秀景观、建筑和规划作品,探索设计新风尚


 专业视角 

城市更新,人文科技跨学科,探讨面向未来的都市景观


 职场思考 

看得见的成功背后,是数不尽的糟心


 生活感悟 

我想用元气满满的文字温柔待你


 研究生学院 

关注设计教育,分享研究方法、学术写作和留学申请心得


 推荐好书 

甄选英文好书,把知识转化成你的见识


 设计人 

人物访谈,海内外高质量优秀设计师、艺术家和社区贡献者、那些尚未在业内形成话语权的的团队和个人


9月份才开始的设计人系列,目前初见端倪。我们去年采访了建筑师徐浪城市设计师朱雪梅景观设计师于永旭UBC的穆尼教授


设计人系列 

如果成熟又真实|建筑师徐浪采访记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住宅和社区环境问题

中国人的居住理想|采访城市设计师朱雪梅 下篇

人口十几万的北美小城市如何发展?


读者对这类文章反响积极,我们会继续这个系列,给优秀的设计师和本地艺术家更多亮相的机会。



布拉格向北的成员中,有学者、有资深设计师,还有跨界创业企业家。现实中人们往往因为业务而跨界合作,布拉格向北写手团创造了另一种可能,让不同领域、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者遇见彼此,一起讨论设计行业前景,时不时迸发出思想火花。


人的经历有边界,人不可能经历所有的热闹。


我们这些作者往往为了写好一篇文章,作大量调研,以保证写作内容的准确性,精心讨论,聚集观点。最近,我们就在跟澎湃新闻合作,围绕温哥华写一系列的城市更新主题故事,这些故事中,很多都曾在布拉格向北温哥华专辑里出现过。


温哥华专辑的代表作品 

这30篇关于温哥华的专业文章 建议收藏

是什么让一个社区显得独特?

「温哥华规划」是怎么组织公共参与的?

影响温哥华城市未来30年的3个“大想法” 

温哥华的自治规划是如何操作的?


为了服务好布拉格向北的深度用户,我们还打算创建读书群。


写专业文章时,不少素材受限于公众号文章篇幅,没能与读者见面。我们会在读书群里公开这些素材。


对于喜欢设计方法论、苦于找不到中文读本的读者,我跟写手们会定期在群里分享新版英文书的精彩片段。


想在新媒体投稿,或者想营销你自己的公众号,可以向写手团的老师们直接提问。把专业见解写给更多人看,还能收到稿费,可以跟我或者我们的媒体经理约谈。


欢迎扫码加入布拉格向北读书群



作者介绍

 江 北 

「布拉格向北」创始人

人在温哥华

刚刚实现创作自由 在家写作的理想生活


  - end -  


布 | 拉 | 格 | 向 | 北

欢迎关注我们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布拉格向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