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文健 | 失落空间的身份界定——城市荒漠中的临时性景观

赵文健 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
2024-09-04


# 赵文健 #

失落空间的身份界定——城市荒漠中的临时性景观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

设计导师:钟山风、侯晓蕾、范尔蒴

艺术导师:栾雪雁


整体概览,上下滑动观看




  # 目 录 #  


一、失落空间的身份界定:何为城市荒漠

· 城市荒漠现状

二、城市荒漠中的临时性景观

1.场地调研

· 场地介绍

2.场地特殊性与契机

3.设计策略:

· 临时性景观

· 过程景观 

· 社区圈的恢复+扩展

4.概念诠释及设计展示

· 场地处理-缝合

· 节点处理1-集市重生

· 节点处理2-垫面变化的景观

5.其他效果展示

 

 

  ▷ 失落空间的身份界定:何为城市荒漠   

 

何为城市荒漠?

城市荒漠是伴随城市更新的过程产物,当下的城市化进程时刻推动着城市的更新,当下中国正经历着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城市化已经步入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报告预计,在未来50年,中国还将增加100个左右50万人以上人口的城市【1】。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产业变革、生活方式不断突变,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的城市空间表现得极其敏感,土地的使用在不断地改变,经历着从拆除到空置,从空置到重建,甚至再回归拆除的不断循环。

▲图1,图片来源:实地拍摄


罗杰·特兰西克在其《寻找失落空间》一书中对城市失落空间有了很好的描述,即“它们是今天城市更新所遗留的、出于多重原因从未开发的和疏于清理的空地;它们是各个城区与自由发展的商业带之间无人问津的残余地区;失落空间是衰败的公园和由于无法达成预定目标而不得不拆除重建的公共项目”【2】。城市荒漠实际上属于城市失落空间的一部分,且属于具象的一部分,因此从城市失落空间的概念中细分,城市荒漠是城市更新所遗留,疏于开发和清理维护的场地。

 

面对更新过程所遗留的闲置用地,一味地忽略其存在与漠视其影响并不是智慧地选择。空置的荒地作为城市变化中客观存在的环节之一,却又是城市不愿面对的异类:存在大量的建筑拆除残余以及缺少维护,呈现一片破败与荒凉之景,与美好的蓝图背道而驰。因此我们选择以写满标语和画满图像的围墙将其圈隔,以牺牲周围居民三至五年的娱乐、活动、休憩的权利为代价,以漠视行人便捷安全的通行为代价,来被动等待土地重建。这种选择忽略城市荒漠的行为恰恰是因为我们无法看到其价值所在。

 

城市荒漠随着城市的扩张而延展,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观测以及数据分析,北京市五环内现存城市荒漠占北京五环内土地面积约3.96%(图2),多数集中在四五环区域,且面积也随之扩散。同时城市荒漠也并未形成合理利用,除了用围墙隔绝视线与交通,也会在废墟、土地上铺设密目网,起到固土防风沙的作用。

▲图2,北京市五环内城市荒漠地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地图引自谷歌地图

 

 

  ▷ 城市荒漠中的临时性景观  


1 · 基地信息

基于对城市荒漠的探讨,聚焦于北京市东北四环酒仙桥地区原将台市场废墟

▲图3

基地位于北京市东北郊,朝阳区西北部,横跨东四环、五环路,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场地中包括原将台综合市场遗址,部分驼房营村房遗址,以及小型的公园场地。

 

1.1  消失的将台市场


▲图4:由于北京市第一道绿化带建设,2016年将原有将台市场拆除,至2020年仍然保持遗弃状态。

 

1.2  与周边关系


▲图5:场地总面积约13.7公顷,周边包括丰富的具有差异性的城市要素:工业区、商场、地铁、城中村、高层住宅、学校、河道、医院等。从地区尺度来看,该场地成为了地区塌陷地段,且周边地块之间也因此呈现出相互割裂的状态。

 

2 · 契机


▲图6:契机:自发活动


尽管场地持续被遗弃的四年,在疏于管理维护的情况下,仍然会吸引周边的住民前来,进行健身活动或是一些小规模的商业活动。

契机之二在于场地周边存在数量庞大的稳定居住群体,以及邻近颐堤港商业中心和地铁站,都能为场地带来庞大的流动人群。

 

3 · 设计策略

设计基于两个层面提出三点策略,其一是从整体层面提出临时性景观策略,其二是从场地层面提出过程景观策略、社区圈的恢复与扩展策略。

 

3.1  策略一:城市荒漠与临时性景观相结合:

从城市层面来看,城市荒漠是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产物,是动态变化的;荒漠个体短暂存在,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却整体长存。通过以临时性景观策略激活城市荒漠,使其成为承载市民活动、提供城市福利的城市空间。

对于城市荒漠来说,在其短期性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临时性激活,本身就要求设计者探讨更多传统实践之外的策略,‘荒漠’的场地也更能承载人们的想象和探索。

 

3.2  策略二:过程景观策略

▲图7:将台市场荒漠化过程


提出过程性景观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理解荒漠作为城市的过程产物,结合场地中的历史信息和未来可能的形态,利用低成本、快速的临时性景观方式激活使用,产生新的场地活动、审美观念。

其二是关注场地自身的过程,如文化、生物、自发活动过程。

 

3.3  策略三:社区圈的恢复与扩展


▲图8:将台市场文化过程——社区圈的变化

 

对场地文化过程的梳理:场地中社区圈的形成与消失。

场地最初的主体为驼房营村,村民经有机的团结形成场地的乡村社区圈;自2001年开始,将台地区进入城市化进程,场地上也因此容纳了由居住小区形成的城市社区圈,由于将台市场的成立,人们借助将台市场产生日常和频繁的交流,两种不同的社区圈最终融合,形成扩大的社区圈;2016年将台市场被拆除,本已融合的社区圈最终破碎直至消失,未来场地与其周边区域将迎来更多元的群体,届时又将以何种面貌呈现、以何种方式共存?

 

4 · 概念诠释以及设计展示


4.1  社区圈恢复,途径一:地块缝合

▲图9

由场地出入口和重要视觉点位形成场地节点,将由南至北(居住区、场地、河道、商场)四个部分进行缝合,削弱地块间的相互割离。

 

缝合材料:密目网与钢管结构

▲图10:缝合材料

 

4.1.2缝合效果:


▲图11:平面图

 

4.2  社区圈恢复,途径二:消失的集市重生

原场地中的将台市场实则扮演了该地区的重要角色——作为融合场地周边不同社区的承载。过去场地本身经过了由村庄到城市化的过程,由原本的乡土社区进而变为乡土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混杂的面貌,将台市场的综合性质正好使得这两种社区融合形成了更大范围的社区,未来,随着场地东侧共有产权房的修建,场地将会容纳庞大更复杂的社会群体,届时荒漠虽然不存在,但处理不同社区间的关系仍然是无法避免的。而集市恰好作为一种自然融合差异的活动,以及作为一种承载差异的空间载体。

▲图12:集市位置示意

 

▲图13:重生的集市

 

4.3  场地处理

▲图14:衔接城市的河岸步行系统与场地内部步行系统

 

▲图15:绿色组团分布:中心野生花园部分与密目网覆盖荒地,并且在植被选取上考虑北京市乡土植物品种,

 

4.4  节点处理:在地性的抽取与呈现——营造垫面变化的景观

荒漠本身作为城市更新中客观存在的环节,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荒漠中存在丰富的美学要素,在设计中考虑从材料、视觉语言、使用方式、自然过程等方面抽取场地在地性,呈现荒漠本身的美学价值。

首先从材料上选取荒漠中的常见要素——密目网,通过该材料柔软耐用且低成本的特性,配合土地本身形成场地中主要景观材料。其次通过对场地生物过程的研究,形成不同的荒漠中的垫面景观。

 

4.4.1垫面类型1-裂缝

 

▲图16:垫面变化过程分析-生长的裂缝

 

▲图17:垫面变化呈现-生长的裂缝

 

4.4.2垫面类型2-断墙土壤斑块

 

▲图18:垫面变化过程分析-残垣中的自然

 

▲图19:垫面变化呈现-残垣中的自然

 

4.4.3垫面类型3-起伏

▲图20:垫面变化过程分析-起伏山丘

 

▲图21:垫面变化呈现-起伏山丘

 

5 · 其他效果展示

 

▲图22:鸟瞰图

 

▲图23:缝合:河道



▲图24:缝合:节点


▲图25:缝合:道路

 

  结  语: 


城市荒漠是伴随城市更新的过程产物,当下的城市化进程时刻推动着城市的更新,面对更新过程所遗留的闲置用地,一味地忽略其存在与漠视其影响并不是智慧地选择。

本次设计从对城市荒漠的探讨出发,聚焦于北京市东北四环酒仙桥地区原将台市场废墟,通过观察与研究该场地中的自发活动、景观过程以及与区域的关系,采用临时性景观的方式重构该地区的人地关系,让消失的集市重生、割裂的土地被缝合,重塑该地区的社区感,同时通过对在地性材料与过程的抽取和呈现,激活城市荒漠的自身价值。

 

▲空间漫游视频


参考引用:

【1】吴志强,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

【2】Roger Trancik,Find the lost space[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


#毕业作品不断更新中,敬请关注



【相关链接】 点击图片跳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