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雨帆 | “夹缝+”——混合声音的构筑物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UVN Author 谢雨帆


谢雨帆


2014 - 2019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第九工作室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一等奖



作品名称:“夹缝+”——混合声音的构筑物 (2019年“8+1+1”联合毕业设计:鼓浪屿计划)

指导教师:周宇舫、王环宇、王文栋、王子耕


本作品于2019年6月6日-6月25日展出于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设计楼一层展区


本文配合音频食用更佳

图片较多,建议在wifi环境下阅读









前言



我在本次议题中尝试探讨听觉空间的混合机制

从游走鼓浪屿的个人感受出发

通过抽离了夹缝这一原型

并以电子音乐LiveSet当中“情境”(Scene)的架构

来解构鼓浪屿上声音空间的组合方式

最终通过数字手段重构

生成混合声音的空间——“夹缝+”与“夹缝-”

从而产生被转化的感官体验


这种空间与感官的机制是多样而广义的

它既可以作为建筑而存在

也可以作为装置而存在

对我而言,建筑正是这样一个复合系统与生产过程

它们都游离于鼓浪屿本体之外

观者直接通过与它们的互动

直接与鼓浪屿上的声音发生情感联系

夹缝对声音的混合不仅发生在内部

也发生在此地与彼地







目录










我从中抽离了两种空间原型:作为连接的夹缝和作为主体的夹缝


当我行走于鼓浪屿时

我注意到在喧嚣的主街背后,比小巷更加狭窄更加隐秘的

在我看来,鼓浪屿是一座由狭窄夹缝组成的岛

夹缝总是连接着不同的空间,有的通向房屋的内部,有的通向另一条街道

在曲折的夹缝中,视觉被削弱了,唯一可见的是头顶的天空

它是去视觉化的听觉结构

在漫长的行走中,声音渐近渐远,空间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联结在一起





夹缝两端


作为连接的夹缝是一种点到点的二分结构,它压缩、混合、过滤着两端的声音

通过夹缝,我们的感官被直接带往另一端






夹缝两端 —— 通道的夹缝  /  洞口的夹缝  /  机器的夹缝


如果说我们所看到的商品街就是鼓浪屿的话

那么夹缝之内的鼓浪屿是另一个鼓浪屿

而夹缝本身则容纳了无数的结构、人流与信息流——它是鼓浪屿这个巨大声音机器背后的电子元件。





夹缝作为一个空间原型


那么夹缝作为一个混合声音的媒介,是否可以生成新的听觉空间呢?

单个空间原型是单纯的,但它们以特定的方式组合会产生新的效应

我将其归纳为一种点到点的二分空间,通过维度的扩展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1+1 > 2 的过程






夹缝 - 划分 - 情境


那么被夹缝所连接和划分的声景(Soundscape)又是什么呢?

在这样一个听觉空间的架构下,我希望引入电子音乐Live Set当中的一个概念 —— Scene

我将其译为情境,但它有别于建筑语境下的“情境”,它指的是一种更单纯的感官属性







对于我来说,鼓浪屿就是一场巨大的Live Set,一场“进行时”

无论鼓浪屿的过去和未来如何,无数的事物在岛上兴起又衰败

历史已经成为历史,空间的更替都永不停息

相较于被定义为历史的空间,当下我们所处的情境以及体验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正是无数的“正在发生”构成了鼓浪屿

那么这个声音的构筑物是否可以成为进行时的空间呢?





Scene是指「Live Set」这一演出形式中

氛围和属性相似的发声单元以及声音片段的组合

这一形式具有即时性以及重复性

通过穿行于循环或即时的片段,音乐氛围渐渐推进

就如同音乐中的编曲结构一样,情境是一种声音之间的构成逻辑,它是一种声音的拼贴


「Live Set」不仅仅指「现场」,和传统的音乐现场、以及一般电子舞曲现场的「dj Set」不一样,在Live Set中,即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即现场的表演并非为了还原某一乐谱或某一作品而存在,而是所有声音片段都被解构(这些片段可以来自于现成作品、单一片段或是任何声音),再根据音乐人的即兴重组来产生一切可能性,其中任何一个时刻都是无法被还原的。其表演是渐进的,长度从十几分钟到两三个小时不等,音乐人会花上许多时间来逐渐烘托氛围至高潮。





音乐人、作曲家对于音乐和空间的图解实验

无数音乐人、作曲家、演奏家都尝试探讨音乐与空间的数字关系与图解逻辑

但我希望从非逻辑性的、非数学的、感官化的视角来理解音乐与空间的关系

情境作为一种声音的架构,它是否能被设计,以营造出特定的感官体验呢?

其中的时间属性是否可以被利用,成为这一声音的构筑物的运行机制呢?







我希望这一构筑物是一种声音的机制与结构

它既不是音符的数学关系

不是声音的物质属性

也不是乐器

而是一种声音运作、压缩、混合

即时发生的机制

它在物质世界的空间属性就是互动的





Set Kulangsu - 人的游历代替时间成为引导情景交替和演奏的主线


当人行走于夹缝中,穿梭于氛围不同的空间时

如同在LiveSet当中,随着时间行进,情境发生交替

而夹缝则是至关重要的混合器


那么

从更具体的层面来看

夹缝所划分的情境的属性又是什么呢?

行走当中所体验到的鼓浪屿又是什么呢?






过去的鼓浪屿与当下的鼓浪屿之间的关系正如传统音乐与电子音乐之间的关系

前者是线性的结构,而后者是非线性的结构






相较于被定义为历史的空间,正是无数的“正在发生”构成了鼓浪屿



那么在当下,与岛上寂寥的、将钢琴作为死物陈列的钢琴博物馆相对的

这一混合声音的构筑物是否也可以是一个收集并储藏当下声音,记录当下鼓浪屿的声音博物馆呢?












鼓浪屿的钢琴文化保护是否应该重新思考呢?

同样,是否能为当下鼓浪屿上的声音建造一座博物馆呢?

观者是否也能成为鼓浪屿的演奏者呢?

"夹缝+"游离于鼓浪屿之外

人们通过行走与其互动,同时与鼓浪屿的城市空间发生情感的联系





我利用了经典的二叉树算法生成一套丰富的、高度可控的二分网格系统

它所生成的网格将是一个充满夹缝的空间(详情见推送【算法】划分——二叉树的多种变体 )





历史版本:从左至右 - 最初到最终


经过数次迭代,我选择了一组16*16的夹缝网格,在网格系统之上,生成了扭转的夹缝。通过扭转前后的网格叠加相切,生成了更加丰富的空间和通道,夹缝空间从低到高逐渐开放、混合。



底层平面

混合率:低

中层平面

混合率:中

上层平面

混合率:高

顶层平面


从底部到顶部,被扭曲后的夹缝网格与原始网格之间相交

切割出逐渐变大的孔洞,混合率和开放度逐渐增加





和LiveSet一样,不同的单元按氛围分布,其中包括16个演奏单元与16个声音单元

人在夹缝中行走的位置和听觉范围变化,将自然而然地开启一场即兴的表演







声音单元和演奏单元两两一组,分别承担着垂直交通与社区空间的功能







声音单元连接着采样器,从鼓浪屿上的夹缝中收集并存储着正在发生的声音

行走于其中时,游览者与鼓浪屿时时刻刻发生着联系







而演奏单元则是半开放的社区空间,新住户的加入将成为其演奏的音符之一。其中的演奏机制参考音序器(Sequencer),演奏发生在固定的和弦中,而控制中枢统一着全局速度。







大小- 混响  /  洞口-缩混  /  扭曲-延迟  /  材质-


在混合之前,单体空间的形态和反射方式各不相同,为声音带来了不同属性的效果(FX)









在上岛之前人们将直接通过栈桥进入夹缝空间

”夹缝+“是自在的,人们穿行其中,既可以选择参与其中,也可以进行单纯的体验








随着高度上升,声音单元被逐渐打开,空间越发交错,声音更加糅合





当新住户加入前,空间等待着演奏者开启

进入后,循环被打破,时间开始了,而他们所触发的声音又将被夹缝混合,传递给后来者

当他们离开,空间又回到循环












这一空间运行机制可否成为一个LiveSet控制装置呢?


"夹缝-" 游离于鼓浪屿之外

是鼓浪屿在展览现场的映射








控制器 - 形态映射


"夹缝-"是一个声音装置

它通过传感器感应空间位置来控制视觉与声音

通过采集鼓浪屿中的声音,它也将直接连接使用者的现场与鼓浪屿

随着手掌的挥动

庞杂的声音从背后的夹缝中涌出





机器 - 内部 - 信息流


信息流 - 采样器 - 鼓浪屿






"夹缝-"相似但不同于一般的midi控制器。它从视觉到抽象,以空间游历为主导来控制Set,触发视觉和声音,而非在通常Live Set当中,从声音到图像生成这样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


在"夹缝-"的空间坐标系中,不同区域对应着特定的氛围,在同一氛围下统领着属性相似的片段,每当使用者重新触发一片区域,片段都是全新且随机的,但氛围是不变的。






”夹缝-“  控制方式


"夹缝-"是一个完整的控制器,足以完成一场Live Set

它同时又是一个由观者奏响的远程声音博物馆

鼓浪屿就在展览现场






















"......当一个系统(System)、一套方法(Method)、一个设计(Design)可以自我发展,从场地与文化背景的逻辑中生长出来时,其内在联系的严密性与丰富性便已经决定了其独特之美 —— 一种自发的合理性......从另一方面来看,当一个事物从冗杂的现实中被抽离为形而上的结构,丧失了本身的形象(材质、颜色、温度……)之后,纯粹的形式与内在逻辑便能转译为为空间的属性——序列感、氛围感、无形象性——主题被剥除了,角色与舞台也不再需要,调性也成为了多余,其自身就是存在的理由,而来自于其中的,简洁逻辑(层次、结构)的重复性(迭代、loop、波)与差异性(微差、振幅的变化)便足以令人产生共鸣,而音乐(电子)所具备的特性与算法(非线性),以及建筑(参数主义),在序列的规则上遥相呼应,而它们又将在何处会合呢......"

——【算法】基础行为的自组织|Self-Organizing | 20170924-20171227


大概在大四,写完”基础行为的自组织“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文末提到了一些未来的探索方向,但当时没有思考出具体实施办法,在思路上也有不少纰漏。在那之后也研究了不少前人所做的实验,期间自己对于电子音乐的探索也渐渐从最初单调的几种类型拓展开(当时的我是个UK Bass狂魔),尤其后来慢慢接受了噪音艺术,接触了解构俱乐部等等诸多类型之后,对于电子音乐的空间以及叙事的理解逐渐有了进步。


就个人而言,这次创作的顺利进行也得益于大四之后,在长期对纯粹逻辑的执着之后感到了疲乏,在设计与创作上认识到了人的主观意识以及创造力的中心地位,决心向感知感官回归。在算法和技术方面,最近一年也大多是需要什么学什么,弄了个将将就就。不过毕设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短期之内极大激发了各方面的潜能。





关于开题



8+联合毕设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不同的思维相互碰撞,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工作室就展现出了很有个人特色的设计概念,当然这也是许多其他建筑院校对我们的一种期待。这次方案整体做下来从前到后基本保持了一条线贯彻到底,在前期方案的大方向就定了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从一开始就抱有一种”给自己的五年探索和追求一个交代“的期望去完成它,所以许多前置的思维和知识以及技能在关键时刻纷纷开始汇合,将我的毕设导向了这样一个结果,尽管中间有几次摇摆,但在导师们的帮助下依旧坚持了最初的想法。






前期概念

(3.2 - 4.5)





最开始在调研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夹缝中很特殊的行走感受,并且开始以采样器效果器这样的概念为基础做了一些探索,差点把方案引向纯Mapping或者纯学术研究的方向,不过在其中下意识地规避了声音的转译、乐谱的映射、互动乐器这几种常见的做法(这几种方式已经有无数音乐人、艺术家和建筑师做过探索,例如Karlheinz Stokhausen,Brian Eno,Nevin Aladag,Sebastian Bach,Stan Allen等等),同时也规避掉了钢琴和交响曲之类特征过于鲜明的概念。不过在筛选掉以上选项之后,方案的方向几乎等于一片空白,在分散的单体装置这一方向上努力了大概半个月后,方案进度陷入了停滞。后来在周老师的指点下,回归到解构再重构的思路上来——用基本的单元(二分空间)作为原型来生成空间。







中期汇报

(4.5 - 4.8)


中期汇报面对来自各个大学的老师和同学,第一次需要把自己的框架解释出来其实难度颇大,不仅仅需要考虑前置知识的讲解问题,还有多条思路的讲解顺序如何安排、如何让人理解声音等等一系列难点。但鉴于时间有限,自身能力也有所欠缺,在汇报完毕之后在场许多人都是一头雾水。不过逻辑大体是自洽的,往后能继续发展出新的可能性。






后期深入

(4.8 - 5.12)


这一阶段在确定工作方向后,在形式的生成以及细化上花费了许多时间与精力。除确定的二叉树之外,为了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我使用了多种方法来生成夹缝:其中包括Differential Growth、Reaction Diffusion、充气结构、甚至场模拟来尝试更多的生成方式,但结果总是不如人意,甚至显得过分花哨。

在四月二十号左右,在周老师和栋哥的指点下我终于摆脱无头苍蝇的状态,抛弃了上述的复杂算法,重新回到二叉树结构上,选择以二维网格系统为基础,通过扭曲来生成富有层次的夹缝。这时,当方向确定下来之后,每天的工作便是坐到电脑前疯狂迭代筛选,不断细化深入。






二十天左右的形式选择后,空间形态基本落定,时间也差不多到了最后展览部分的设计。而更细层级的设计,譬如内部空间设计,都放到了下一阶段进行。





装置&展览

(5.12 - 6.4)



在最后出图深化、制作模型、现场搭建和改造、做视觉和声音程序、设备安装调试的阶段,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在诸多头绪当中安排,尤其是展览现场的布置困难重重。由于自己一开始抽签选中这一块并不太适合做投影的空间,所以带来了诸多从未遭遇的挑战,在展品和设备位置安排上反复调整(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学长沈星逸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还有雷宏才同学在互动程序上给予的支持)


大概在开展之前的一周,所有实体的模型已经完成,但展览现场迟迟无法使用,也无法进行设备调试,在开展前两三天,展位终于清空,模型才得以放到现场进行固定和修改(这也是我们工作室的每个同学都遇到的难题)随后架设隔墙和侧门、通电、挂图、安装设备、做校正,一连串流程下来搞定了实体的部分(感谢寒熙和嘉玥两位在模型和布置展览上帮了不少忙,还有陈威振和文乾帮我在分身乏术的时候深化图纸细节)大概在开展前一天,最后的展览终于完成了百分之五六十,而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则是和设备程序故障作斗争。



展览检查前夜


在暗门里修复故障


对于一个互动装置来说,最大的缺点就是观众从作品旁边走过,却不知道是一件互动作品,更不知道如何互动(还记得开展之前的那个早上通宵调完视觉和声音,满怀绝望回到寝室睡下的心情)。所以在开展之后的三四天,针对投影机位置和颜色、传感器故障、隔间反射声过大、Mapping位置偏移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疯狂的debug。。。



为了鼓励观众发生互动而做的最后挣扎,最终也导致了过度互动被掰


同时LeapMotion的性能远远比我想象中要更加不稳定,在现场常常隔一两个小时就断开连接,展览现场也是状况多发。这次的展览现场虽然布展迅速,展台空间包括后台空间都专门做了设计以便存放设备音响,以及活动门以便每天开关。但由于展场限制,无法将主体部分的控制模型单独放在游离其外的展台上,整体互动感大打折扣,数据线的部分也无法自然展开,只能弯弯曲曲绕在模型前。




改造计划




改造之前




改造之后







答辩

6.11 / 6.13 / 6.16


三次答辩的嘉宾阵容都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各大国内建筑业界大咖云集,站在他们面前汇报也是亚历山大。三次汇报之后,自己对于方案的表达以及时间控制的能力突飞猛进,虽然都略显紧张,但整体概念和逻辑都阐述得相对清楚。

评委老师普遍对于毕业创作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尤其对于概念的架构以及方案本身的实验性给予了肯定。除此之外,创作和答辩的主要遗憾在于时间把握上的不足以及最终装置展览部分内容的展现不够详细不够明确,老师们对于汇报部分所展现的声音提出了一些疑问。嘉宾们对于未来发展方向也给出了许多的宝贵建议,希望我能在建筑的边界上做出更多突破,将本次毕业创作的探索继续下去。









鸣谢


本次展览投影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由

北京苑艺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友情赞助


特别感谢


周宇舫、王环宇、王文栋、王子耕老师

对毕设以及展览的悉心指导以及大力支持


我的家人们、工作室室友们、我的挚友们

在学习生活中的一路陪伴







本作品所使用片段来自Loopmaster采样包以及个人制作片段


混音歌单


SLV - Forest Voices

作品片段

KRSLD - Slappa

Dark Sky - Hequon

Halogenix - NEVREVR

Kanine - GO

Ivy Lab - Hiya

Ivy Lab - Hotel Motel

Peryl - White Tight Space

Samo DJ - Hollabackboi






本文转自谢雨帆个人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




更多毕业设计详细介绍

请持续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