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世界永远奖励敢于冒险的人丨高山书院波士顿-纽约站圆满结束

GASA 高山书院 2024-01-25


当地时间2023年8月19日,高山书院波士顿-纽约站圆满结束。
七年前,高山书院第一次硅谷学习之旅开启;七年后的今天,科学探索之路终于走到了美国东部——波士顿和纽约

这是一次开创性的学习活动。在古老而年轻的城市,14位院士教授、2位艺术家、2位企业家与高山同学们一起度过了7天自由而丰富的学习时光。
次美东之旅主要聚焦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6堂精彩科学大课,2次私密“高山夜话”,2场沉浸式艺术体验,8深度学习探访,一群聪明的大脑看到了生命的复杂与神奇,感受到了文化与科学的魅力,也享受到了“冒险”带来的冲击与惊喜。


精彩回顾



科学大课


1

何志刚院士在高山书院课堂上


8月14日上午,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何志刚给同学们带来了本站第一课《神经修复与再生之谜》。

为什么像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渐冻症之类的神经系统疾病还找不到病因?大脑究竟是如何控制我们的身体?神经细胞死亡后还能够修复与再生吗?困难点在哪?临床应用需要多久?人与动物大脑机制有何不同?冥想和普拉提对中枢神经系有没有影响?如何避免交“抗衰老”的智商税?
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科学家的面前,同学们秒变“十万个为什么”。作为首次实现了“神经轴突再生”的奠基人,何志刚院士不厌其烦地为同学们一一解答疑惑,并用十分开放的心态与同学们一起探讨自己曾经不相信或未曾涉足的领域。
生命科学发展到今天,还有太多的未知和太多的谜题等着我们去挖掘,或许,这样开放包容,自由无拘的探讨,才最有可能接近生命的真相。


2

何川教授在高山书院课堂上


2005年Science创刊125周年之际,Science公布了有关生命科学的125个重大问题,其中有60个问题与RNA相关。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RNA在生命调控方面的功能愈发重要,过去半个世纪,无数诺奖都“花落RNA”。
作为全新领域“RNA表观遗传学”的发起⼈,改⾰开放后出国留学唯⼀位获天尔夫奖的华裔科学家,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何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生命科学领域第二节课——《RNA甲基化在医学、农业和能源保护中的应用》。
从“RNA研究的发展历程”到“RNA药物”,从“RNA甲基化的重要性”到“肿瘤治疗”,再到基因编辑的生理、伦理、法律风险”,这是一堂干货满满又极度烧脑的科学大课,不少同学大呼过瘾。
课程最后,何教授把自己经常跟自己学生讲的一句话也送给了同学们:“无论选择什么方向,一定要把基础打牢,做就一定要做出独特和不同”。


3

陈珏院士在高山书院课堂上


“每个人体内的抗体和抗原的亲和力不同,结合程度有强有弱,这就是为什么疫苗研制这么难的原因之一。”


8月17日上午,在洛克菲勒大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洛克菲勒大学教授陈珏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ABC转运蛋白,遍及生命王国的分子泵》的生命科学大课。


陈珏教授用极为形象且优美的细胞图示将生动且清晰地讲解了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进一步分享了如何基于不同蛋白质结构进行药物研发等内容。第一次接触到如此细分领域的科学知识,同学们都深深感叹于生命的精巧与科学的奇妙。


4

Robert Desimone教授在高山书院课堂上


“如果希望专注,最好的⽅法就是物理上远离⼀切⼲扰。”

“大量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得阿尔兹海默的可能性越低。”

“统计学显示,生孩子越晚,孩子患精神类疾病可能性更高。”
“以前我不相信AI能产生自主意识,但现在我不确定了。”“AI在制造一种新的智能,在某方面超过人脑的处理能力,但目标未必是与人脑相似。”
8月16日上午,在麻省理工的高山课堂,沸腾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研究所所长Robert Desimone先生给同学们带来了金句频出的一节科学大课——《注意力机制:大脑如何排除干扰?》。
关于脑科学,同学们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我们为什么会注意力不集中?、“人脑真的只开发了5%吗?”、“对大脑进行侵入式治疗,会有副作用吗?”、“AI能不能超越人脑?”、“上传意识与身体永⽣,哪个先到来?”。
Robert Desimone院士给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做科研的心路历程,也展示了当前大脑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成就,“我们的使命是理解脑,并且运用所学帮助脑疾病患者”。
有科学家领路,科学探索的路上,同学们满怀信心与热情。


5

Regina Barzilay教授在高山书院课堂上


大语言模型的爆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带来了新高潮。但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科学家们默默投身于AI模型相关研究。

8月15日下午,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Regina Barzilay教授给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AI模型助力肿瘤治疗和药物研发》科学大课。
2014年确诊乳癌后,Regina Barzilay教授发现,其实很多癌症早有踪迹,但因为没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大多数医生们无法凭借微小的症状诊断出患者未来是否会罹患癌症。于是Regina Barzilay教授便全身心地把自己毕生所学运用到了医学领域,并成为了智慧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
在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理想面前,疾病并不能打倒我们。Regina Barzilay教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AI科学课,更上了一堂倔强与不屈的人生课。


6


周以真院士在高山书院课堂上


当生命可能以其他形式存在,我们如何保证技术的安全性?什么样的技术才值得信赖?


“对AI的基本要求是可靠、安全、系统有保护措施、隐私性、获得性、可用性;现在我们对AI提出了新的要求:精确性、公平性、透明、伦理道德约束。”


8月18日上午,在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常务副校长、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信息科学大课《打造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一起探讨在技术和制度上如何实现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





高山夜话


高山夜话之Michael Sandel


好的社会如何定义成功?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平?


这是一个哲学思辨和人性拷问的夜晚。8月14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Michael Sandel做客高山夜话,与同学们一起研讨“优绩主义”的初衷与陷进,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工作的价值与成功的定义。


努力上大学是好事,但不要把上大学当成一个解决方案。如果我是美国总统,我会更关注劳动的尊严,关注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幸福,这些不应该和文凭有关。”


高山夜话之黄晶生(左)、王励弘(右)


8月15日晚,资深投资家、教育家、哈佛中心(上海) 董事总经理黄晶生高山书院2019级同学、瑞思教育董事会主席兼CEO王励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主题为《长寿时代:商业模式探索与影响力投资》的高山夜话。




深度访学


寻找历史与人文

本站课程的开课典礼,选在了400多年前停靠“五月花号”的普利茅斯港口,这里是美国的“诞生地”,是美国“自由与平等之精神”的发源地。科学探索需要冒险,需要走出去,也同样求真而自由,人文历史与科学精神在这里相映成辉。


高山师生们登上“五月花号”,踏上每一块木板,走进每一个船舱,听着老师讲曾经的故事,遥想当年海上的风浪和船上清教徒们向往新生的勇敢与执着。







8月13日下午,在肯尼迪家族办公室负责人、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董事、肯尼迪基金会董事Stephen Kennedy Smith先生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


这座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的建筑,是建筑师贝聿铭的杰作。除了欣赏建筑的独特,同学们更是在馆内观看了大量肯尼迪总统的影像资料,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这个国家的总统与其生平。


打卡科学圣地

此次课程期间,同学们拜访了世界三大最高学府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洛克菲勒大学以及生命科学圣地冷泉港实验室,身临其境地感受厚重而纯粹的学术氛围。



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部主任马小鹤老师带着同学们穿梭在琳琅满目的书本之间,一同聆听建筑与馆藏背后的历史回声;


在洛克菲勒大学,常务副校长Timothy P. O’Connor先生深情讲解这座隐藏于闹市、不设置院系、拥有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特殊校园文化和每栋建筑背后的设计深意......


在被誉为“世界生命科学圣地”的冷泉港实验室,神经科学教授李波老师用“为什么不饿还想吃?为什么对食物有这么无尽的欲望?”两个有趣的问题开场,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了“稳态摄食”(饿了才吃)和“享乐性摄食”的区别以及神经机制。


走进艺术殿堂

8月16日下午,高山师生们走进波了士顿美术馆。副馆长兼亚洲部首席喻瑜老师带领同学们游览经典馆藏,并生动地讲述了博物馆的历史和展品背后的跌宕故事。







8月17日下午,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先生的工作室,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另类的爆破艺术。在蔡国强先生的带领下,亲临爆破第一现场,走进绚烂多彩的烟火艺术世界。

“我学到了什么?”


在“生命科学圣地”学习生命科学知识,共同经历一场7天的生命科学之旅,同学们对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又获得了哪些有关科学发展、人类命运、自我价值新的启示呢?
在本次学习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高山师生们齐聚冷泉港实验室,开启了本站的结课汇报。



首先要感恩。感恩的情绪是每一次我上完高山课程之后非常强烈的感受,感谢高山为我们营造了这样的学习机会,课堂上黄晶生老师也说了,感恩是需要刻意练习的。


感恩课堂上每一个导师和同学的分享,我们小组觉得,发自内心感悟和真诚的分享,就带来很深的感动。第一天何志刚教授说,“我没那么在意诺贝尔奖,我们这么多年的研究,如果能治愈一个病人,那我都觉得是值得的。


今天我们小组的分享也没有主题,就是把大家的所思所想,提炼出来分享给大家。只要我们的分享能引起任何一个同学的共鸣、带给任何一点启发,就是值得的。


这次课程,我们小组每个人最大的感受是:要敬畏生命的奇妙和不确定性,承认自己的无知和幸运。


我们的行程是从“五月花号”开始,在那个时代,人类似乎觉得我们能解决很多问题,能明白生命的奥秘,能改造大自然。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人类走入了另一个拐点,开始发现:我们不能。我们不仅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人设,更没有这样的权利去改造整个世界。


这一次的课程,我们看到生命是多么的奇妙,多么的精妙——转运蛋白的复杂性、大脑的再生与修复,就连我们的社会也是如此,像迈克·桑德尔说的,精英的优绩主义,让我们慢慢看到人性内在的傲慢。


所以就像盈盈姐(韩敏,高山书院2021级同学,Alibaba 顾问;浙江致朴公益基金联合创始人)说的,我们的细胞与器官就像宇宙一样的奥妙;扬扬姐(刘扬扬,高山书院2023级同学,MissionX Capital ,创始合伙人)说,这个过程,打破的不仅是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还有对原来社会灌输给我们的价值观的理解。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认知,就是永生或许是可能的。但是,生命的长度真的那么重要吗?更重要的,也许是生命深度与长度的结合,没有深度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


这一次,我们小组每个人都有收获。


有人觉得要开始思考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了;有人的好奇心再次被激发;有人说要保持平常心,用多样性的目标去对抗AI的单一目标;还有人认为不要有我执,拥抱当下才是对生命的敬畏;还有人认为来自亲情的陪伴是让自己思想延续的最好办法。


总之,最后的感慨是,世界之大,我们一定要多来看看,用科学的眼光走进每一处的美妙。

——马懿:高山书院2019级同学,Heritan Capital创始人兼CEO





有句话这样说的: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那我们组分享的宗旨是:“萌”者不“卷”,所以我们就“展开”来讲讲了。


首先,在我们看来,这次波士顿课程领域:生命科学和AI,其实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驱动力。而作为人类,我们永远都在谨慎生存,我们也永远都在好奇探索。


因为要生存,所以都很关注生命的质量,也是因为想要了解更多,我们也被好奇心驱动而去探索。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直面和攻克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个难题:了解疾病、治愈癌症、减缓衰老,也因此引发了这样的一场AI变革。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之下,未来生命可能会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而这一次的课程也让我特别深刻地重新理解了融合与协作。
在Robert Desimone院士的课堂上,他提到说,“其实在科研领域有通才也有专才,相比较而言,通才更擅长商业,专才更擅长科研中某一个特定领域的探索。”
在波士顿美术馆,俞喻女士跟我们分享说,“其实在国外的博物馆,你们看到各种各样的藏品,有来自非洲的、来自埃及的、来自中国的,也有来自欧洲各个世纪的。但在中国,我们只能看到来自自己国家的瑰宝。
蔡国强老师说,“我对于世界的热爱,是我的作品中旺盛生命力的来源”。触动我的一点,是他讲到2008年筹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烟花表演时,他说感觉那一刻中国被世界拥抱,世界也在拥抱中国。
很多的融合并不是自然而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更多的是需要人为的努力。比如在洛克大洛克菲勒大学,我们看到的那幢楼,人为地让各个学科之间能有机会穿插着去进行交流。
在高山,我们所有的人其实都是一个垂直的AI模型,比如张益唐老师可能是最好的数学模型,Robert 老师可能是最好的脑科学模型,蔡国强老师是非常擅长艺术的模型。而我们每一位高山同学,也都是各自领域独一无二的模型,我们散若漫天星辰,而如果融合在这里,汇聚合力的话,也可以一起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也都在努力对抗自己的傲慢与偏见。从这些课程里,我们也看到,格局越大,世界就越大
最后在这一刻,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在波士顿美术馆看到的高更的一幅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之所以想到这个,是因为我觉得这也是高山最大的价值所在,因为在高山,我们可以去拥抱本心,可以去好奇探索,一起去解决人类最终极的问题。

——田江川:高山书院2021级同学,初心资本管理合伙人





们组的分享主题是“Happiness and Health”,核心观点3个。
第一,从根本上,科技的发展需要以人为中心。第二,从宏观上,人类的安全将成为重中之重。第三,从微观上,主动地适应变化求生存与发展。
这次的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及愉快的经历,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更长远也更高的角度去思考生命与人生,思考Health and Happiness
杜甫有句诗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在过去的200年里,每平均10年人均寿命就提升2岁。所以我想,我们应该从一个更开阔、更长远的视角来展开分享
夜话对谈中,张益唐教授提到,宇宙的起源于137亿年前的大爆炸,直到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生命才开始演进,当然这是一个太长的视角,如果回到人类发展最近这1万年,在自然面前,前9700年人类的力量都很弱小,但最近这300年,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呈指数级提升。
这源于对宗教思想的革命、大学的出现、科学的涌现、前沿技术的产生,在一个好的环境和土壤里面,300年见证人类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包括今天第四次的工业革命。
但其实每一次的工业革命最终都是回到人,回到服务人的基本需求。而人的基本需求无非就是生理和心理需求,也就是health and happiness。
再往下想,每当一个前沿技术出现、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4个方面的挑战,即成本的挑战、效率的挑战、稳定性的挑战以及安全的挑战。
前三个方面,人类已经有太多示例证明可以通过“大力出奇迹”的方式来克服,而到了今天,我们可能更应该关注的是安全性的挑战。
达尔文曾提到,幸存的生物并不一定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
波士顿的课程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韧性和复杂,也看到了技术的发展与威胁,未来怎么走,还在持续不断地摸索中,但我相信,生命总能找到出路,就像在蔡国强老师工作室,当他点燃炮火的那一瞬间,我能感受到那种如同生命一般的自由与奔放的力量。
最后,我稍微调整了一下开头我引用的杜甫的诗,希望把它送给张益唐老师,还有我们所有的同学:
知音寻常高山有,人生百岁古来稀。

——朱正国:高山书院2019级同学,北拓资本董事长兼创始合伙人





想用三句话来总结我们的收获:

AI我所干;干我所爱;干就完了。
这次7天课程下来,我们发现AI无处不在:从神经修复,到RNA到细胞穿越,甚至到艺术领域,蔡国强老师“玩焰火”,也用AI设计作品初稿。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AI的时代,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无所不在的AI尝试,都在使用最先进的AI技术武装的业务里。我们也不能例外;
1776年蒸汽机被发明出来,约100年之后,无法融入世界潮流的大清国在1860年,被蒸汽机武装的铁甲舰撬开了国门。在当下,AI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可能也是一种方法论,什么样的方法论呢?在更大范围和领域展开广泛的相关性研究,动态的分析算法和策略;拥抱复杂性,摆脱从一而终的迷信,这应该是对所有创业公司的启发。让AI加持我们的事业,爱(AI)我所干。
什么是爱我所干?昨天的课程中,我问洛克菲勒大学常务副校长Timothy P. O’Connor,他们是怎么找到这么多优秀的科学家的,这些科学家们通常会在这所学校待多久?他的回答让我十分触动。他说,“我们大概在他们35岁左右的时候找到他,然后一直陪着他们大概到70岁。”
一个人有幸可以一辈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许没有诺贝尔奖等着他,也许没有声名显赫,但是能有一片天地让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直到终老,这很幸福。
另外,也必须感谢那位叫Rockfeller(洛克菲勒)的老先生,120年了,他用他商业的成就创造了一系列伟大的事业,推动了人类的进步。do what your live,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生命所依。
第三点,6天前,我们到了普利茅斯港,登临了“五月花号”2号。感慨万千,但是细节在魔鬼之中,知越多愈无知。
读了高山发来的资料,查过更多资料,还原了五月花的故事:为了加入弗吉尼亚股份公司,成为股东,两艘船,一半清教徒家庭,一半投机者,用生命去冒险,也许并没有后世粉饰的哪些宏图伟愿,错误的抛锚地,契约精神的依赖,从《五月花号公约》伊始,谁能料到这100多人,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国度的创造过程,而这个国度竟然深远地改变了这个世界。
我们这一行的多位教授,在30多年前,也是大航海般的跨越山海,从中国来到了美国,开启了求知的征程,并在今天传道授业薪火相传。她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这些人必须开启新航程的勇气,相信不确定的美妙;
人生有很多陌生的领域,像一扇扇门,莫测,神秘,令人看上去有些不安;可有些门其实是虚掩的,所有笔直都是骗人的,那里有什么最优解,干就完了

——王雨豪:高山书院2022级同学,Dora.ai、好奇地球、ahakid,创始人兼CEO




高山师生们在“五月花号”前的合影


高山书院波士顿-纽约站圆满结束。


正如开课典礼上马懿同学所说,这个世界永远奖励敢于冒险的人。不管是第一次冒险海里爬上陆地的生命;第一批冒险走出非洲的古人类;乘坐“五月花号”的102个清教徒,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批“下海”的人.....


冒险精神并不是一味鲁莽地向前冲,而是积极大胆、充满信心、永不妥协,直面挫折和危险,用科学的态度解决问题。这是生命的坚韧与魅力,也是生命之无尽馈赠。


对于高山来说,波士顿-纽约的课程是一次新的冒险与开拓;


对于同学们来说,与当下功利的追求背道而驰,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无用的知识,也是一种心灵的冒险和探索。


而未来,在科学指引下,更多新的冒险与新的步伐即将拉开......


高山书院下一站,不见不散~



关于高山书院


高山书院以“科学复兴”为愿景,以“没有受教,求知探索”为理念,以“公心大用,智识生活”为共识,引导企业家、创业者及各界知名人士学习科学,同时向社会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高山书院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编辑丨朱珍(Ting对本文亦有贡献)

热爱科学的人都在这里!

添加高小山微信:GASA2017,与科学做朋友


推荐阅读

1

高山书院历届同学名单

2

你看过最有意思的书是什么?丨高山书院2023级同学书单

3

高山书院2023级同学名单

4

梁信军:我为什么上GASA大学

5

高山书院2023年课程表发布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高山书院,与全球科学家一起探索科学的乐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这个世界永远奖励敢于冒险的人丨高山书院波士顿-纽约站圆满结束

GASA 高山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