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

可持续艺术的 一吨计划
2024-09-04


                               

广州时代美术馆

2024.7.13-10.7



仰以观于天文,

俯以察于地理,

是故知幽明之故。


《周易·系辞》



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天体运行的规律,向下参考大地运行规则,故而通晓大道运行的规则,明白世事的道理。这既是道家思想中重要的遗产,同样也是中国文化中推古至今的智慧结晶。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世界中,地理学被认为是大宇宙(macro cosmos),即“天道”的重要一部分,与象征着人类性命的小宇宙 (micro cosmos) 相互对应。地理不仅是中国先人和思想家赖以考察的对象,亦是游士寻道求索的坤址,士人心灵的栖息之所,以及文人抒情怀意的艺境。


无论是通往深邃过去的洞穴,还是被想象成精神栖息地的广袤山川,或是滋养文明延续的水系,华夏地理亦为当代艺术家创造图像的集体冲动提供了线索。“相地堪舆”展览关注近年来中国艺术家以摄影和影像作为主要创作媒介,以田野考察为方法,围绕本土知识与具身经验,重构与地域相连的视觉叙事。换句话说,展览关注生活在 21 世纪的艺术家们是如何借助与地理相关的数据、知识和智慧,将他们的具身经验转化成视觉语言,从而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迷雾中“知幽明之故”的。


展览现场


“相地堪舆”展览方案成型于 2024 年初,从整体上回应了我在过去十年间对探究中国艺术实践与地理、地质和地缘议题交织关系的持续兴趣。 作为笔者艺术史研究的一部分,“相地堪舆”不仅仅以展览的形式阶段性的呈现了研究的成果,反过来也在筹划过程中对主题的建构,进一步推进了研究的进展。基于近五年来活跃在中国视觉艺术领域内的艺术家的案例,我以“坤舆寻址”、“地质感知”、“基建考古”和“幻乡诗章”作为串联起展览和研究四条线索,从不同角度考察了艺术家探索中国地理、地质和地缘政治所涉及复杂议题、话语及其创作路径,试图通过展览的现场,编织出一幅细腻描绘地域、文化与历史交织的地图。


展览第一板块“坤舆寻址”考察艺术家深入中国历史地理的脉络,利用摄影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深层联系的实践。林舒自 2017 年起拍摄《塔》(2017–)系列,将他从抽象摄影的探索拉回现实,重新关注物质世界和记录的意义。塔可的《洞天新录》(2017–)项目借助铂金印相工艺,再现了中国各地名山中的“洞天”——这些自公元 3 世纪以来被认为是通向神仙世界的天然洞穴,探索了这种文化传统的时空意涵及其演变。郭珈汐的《灵山记》(2021)是一部摄影手工书,她将模型和图像结合,记录了杭州灵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探讨了自然与人工景观的对比。曾翰的《元山水:山鸣谷应》系列,通过高精度摄影设备拍摄中国西部风景,以现代技术唤醒古代山水画的精神,探讨科技如何改变人类对世界的感知。这一板块中收录的最后一件作品,徐晓晓的《饮马长城窟行》(2017-2018)记录了这位荷兰华裔摄影师在长城沿线行走的漫长旅程,探讨了长城作为历史和文化象征的多面性,揭示了长城在权力、孤立和团结象征之外的生活和传统。


“地质感知”板块考察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地质与生态转向,关注艺术家如何利用视觉创作,将他们对地质学的叙事、个人感知以及生态批判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影像作品《古老的愿景》(2024)中,陈萧伊延续了她对横断山脉区域的矿山和开采遗迹的探寻,通过影像记录那些消失的风景,构建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叙事,将生命经验锚定在特定的时空中,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的共生关系。贺子珂的《乱码城市》(2023)以城市数据中心崩溃后的混乱为背景,通过一个在云端世界中的旅程,揭示了人类与地质记忆的交汇,呈现了数字时代的生态思考。李勇的《6500 号》(2022)在废弃石油工厂中,通过摄影底片、琥珀、铁锈等媒介,探索化石能源的物质遗存与个人情感的关联,展现了后工业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交织。张文心为展览特别呈现的作品以洞穴为母题,通过图像与研究档案的结合,探讨地质时间与仪式空间的交汇。她的展览邀请观者在时空的窍穴中想象万物,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张紫璇的《空中无色》(2024)记录了地下铁矿的运动,反映了劳动、机器和自然力量的交互。她通过影像探索能量的冶炼过程,回应了早期电影中的运动影像,揭示了地质力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上述作品通过对地质与生态话语的探讨,呈现了当代艺术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反思。这不仅揭示了地质学和生态学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艺术家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视觉艺术来探索和表达对自然界的理解与回应。


展览第三板块“基建考古”在艺术家所探索的水利、通信、工业、矿业和城市空间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穿行,试图借助这些作品揭示现代性与地缘政治的复杂关系。吕格尔的《禹的水》(2022–2023)通过对水与水灾的探讨,回溯了个人与集体记忆中的治水历史。这种对水的考古学式解读,将历史与现代基础设施建设联系在一起。张北辰的《太阳升起,大北电报站沉入海底》(2022–)是他长期项目“回响”的一部分,探讨了中国东南海岸线上的鼓浪屿如何通过物理连接和历史纠葛,展现岛屿的历史想象与当下图景的交织。冯方宇的《杨树浦:一座电厂与下只角的消逝》(2020–2021)通过拍摄上海杨树浦发电厂,记录了这座见证上海工业发展的老厂房在改造前的最后一瞥,展现了工业遗址的历史变迁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韩倩的《海潮间歇的寂静里》(2022)追溯家庭史,聚焦于首钢前身的钢铁厂,探讨了人与土地的争夺。通过一块红色矿石的发现,作品展示了因矿石而兴起的村落的历史命运,以及个体与土地的复杂关系。刘卫的《记忆 { 重置 }——东九龙》(2021)是一个数字委托项目,通过 Minecraft 虚拟世界再现香港东九龙的电影场景。作品展示了电影和虚拟世界作为现实再现的交互性,探索了记忆的重置与地缘政治的联系。这些作品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考古学式解读,回应了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揭示了现代性与地缘政治的复杂关系。


展览的末章“幻乡诗章”同样汇集了五位艺术家的作品,探讨了艺术实践如何诗意地回应殖民主义、生态和地缘空间(如海洋、太空)等当下亟待探讨的议题。朱英豪通过《一次横穿 1868 年岩层的成像》(2022–2024)重新诠释了 19 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旅行日记,展示了中国的地理风貌、人文景观和社会变迁。郑安东的《如何(未)命名一棵树》(2024)通过拍摄黄山松、台湾二叶松和琉球松,揭示了帝国知识的谱系与自然历史的交错关联,探索了植物分类学历史中的争议。刘雨佳的《微光渐暗》(2023)以松花江为时空穿梭的入口,通过多种影像媒介记录了东北地区的自然变化和极端气候,将纪录影像与民族志、文学和神话融为一体,讲述了边境河流、森林与人类共生的故事。任泽远的《从海岸到海岸(序言)(2022–2023)探讨了光在移(错)置中的角色,呈现了个人旅途中的模糊时间性和居间状态,揭示了海岸的多种错置。展览的最后一件作品,刘昕的《白石》(2021),设想了一段未来历史,通过寻找火箭残骸,探讨了技术生命的终结,反思了地球上外太空物体的“死亡”。“幻乡诗章”以开放式的姿态,呈现当代艺术家对地理、海洋和太空的多维度诗意思考与回应,试图带领观众进入一个跨越时空的幻境,共同探索人类与自然、技术与生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除了上述的艺术家作品之外,展览特别邀请程新皓、于渺作为展映项目的艺术家和嘉宾,呈现深入探讨他们各自的研究和创作过程。程新皓将分享他在《还归何处 2》(2021)中如何通过亲身实践和重演历史,探索记忆、时间和空间的交汇。于渺将带领观众走进《额姆宇宙》(2024)和《琥珀》(2024)的创作幕后和研究进展。综上所述,展览以“堪舆学”作为隐喻,展现了艺术家通过在地校察地理的方法,回应与华夏地理相关的美学、文化、生态、身份和地缘的复杂议题。

展览不仅试图展示艺术家对中国地理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在探索地理如何成为回应和思考当代社会复杂议题的平台。此外,我将展览视为一种“开放的实践”,试图考察中国艺术家个人经验、地理知识 , 与生态、地缘话语之间的联系,为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实践提供一条“脚踏实地”的路径。配合展览的公共项目,包括学术圆桌、艺术家工作坊及相关的公教活动,旨在引领观众穿越时空,深入地理,体验文化,感知生态,从而激发对人类与自然、技术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和探讨。最后,感谢广东时代美术馆团队对“相地堪舆”项目给予的全力支持,感谢所有参展艺术家,以及特别展映的艺术家程新皓、于渺;感谢艺术家画廊的工作人员;感谢所有参与公教、工作坊和相关活动的嘉宾;感谢展览搭建、制作、设备团队;以及所有关注和参观展览的观众朋友们。



01*

One Ton专访

策展人|何伊宁 

视觉艺术研究者/策展人

她的专著、编著以及参与撰写的合集包括《记忆寓所》《世界女性摄影史》《劳特利奇摄影与视觉研究导论》《英国摄影教室》及《港口与影像》系列等;译著有《摄影与旅行》《艺术与摄影》(待出版)、《做书的艺术家》(待出版)等数十种。

中英文论文先后发表于Photographies,  OVER Journal, 《现代美术学报》《新美术馆学》等同行评议期刊;其他百余篇文字曾先后发表于国内外艺术、摄影、视觉文化杂志与网络平台,包括:FOAM Magazine, Aperture Photobook Review, IMA, ArtForum中文网,《艺术世界》《画刊》《中国摄影》等等。


策展人档案



|One Ton|:

展览“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的灵感和起源是什么?


|何伊宁|:

受广东时代美术馆委托,“相地堪舆”展览方案成型于2024年初,从整体上回应了我在过去十年间对探究中国艺术实践与地理、地质和地缘议题交织关系的持续兴趣。2013年,我硕士期间的论文《中国当代摄影中的风景再现》围绕着中国当代摄影师围绕地理和风景的创作实践展开,后发表在英国劳特利奇丛书之《摄影与视觉研究导论》(The Rutledge Companion to Photography and Visual Culture)一书中。其他文字散见于《艺术世界》《中国摄影》《上海摄影》、瑞象视点、腾讯;策划的展览包括“港口与影像”系列(中国港口博物馆委任,2022,2019,2017,中国港口博物馆),“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委任,2020–2021,设计互联、誌屋/Modern Art Base、三影堂北京摄影艺术中心、高台当代艺术中心)等。

与此同时,2018年之后,我的研究开始深入到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尤其关注艺术家的个人经验、知识来源和艺术实践之间的关联。尤其是那些从西方国家学习艺术后回到中国的艺术家们,他们试图通过田野工作的方式将自己投入到与中国历史地理相关的现场。这种探索不仅是对个人艺术实践的延伸,也是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深度再解读和再发现。

在我筹划博士研究的过程中,地理、地质和地缘政治的纠缠逐渐编织出我手下研究的三部曲——“巨灵之掌”、“相地堪舆”与“翩翩共舞”。此次展览作为一次尝试,希望能够利用展览的机会,与艺术家、策展人和观众进行深度对话。这不仅是对我研究的一次展示,更希望通过互动和交流,反过来推动我的研究和写作,进一步深化对这些复杂主题的理解和探讨。

之所以选择使用“相地堪舆”这一具有本土知识来源的题目,一来是重新参考了中国先人的知识系统——借助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方法,把天道运行、地气流转和人的凶吉祸福结合在一起,构建了堪舆学朴实的理论系统。这种知识系统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们对天地之道的敬畏与探索精神。作为隐喻,“相地堪舆”不仅指向古人对天文地理的观察和理解,同时也呼应了当代艺术家们借助摄影这一现代媒介,探索与中国地理、地质和地缘政治相关的议题和线索的实践。通过眼睛以及摄影媒介,艺术家们能够记录和反映出自然环境的变化、地理景观的变迁以及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呈现,更是对历史、文化和生态的深刻思考和反映。

此外,“相地堪舆”副标题中的田野意在强调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田野考察”——田野既指向一个场域,也指向田野工作。但我这里试图打破人类学田野的范式,而是联系到中国云游、采风等不同文化和历史经验中。作为策展人和研究者,我也是在不断地跟艺术家共同田野考察的过程中互相了解和启发,探索我们身下的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纠缠的问题。

展览现场


|One Ton|:

您选择了“坤舆寻址”、“地质感知”、“基建考古”和“幻乡诗章”四个板块,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些板块的构思与它们之间的联系?


|何伊宁|:

展览第一板块“坤舆寻址”考察艺术家深入中国历史地理的脉络,利用摄影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深层联系的实践。郭珈汐、林舒、塔可、曾翰与徐晓晓借助摄影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与地理的交汇处,呈现灵山的自然与人文、佛塔的神秘、洞天的时空意涵、古代山水画精神以及长城的多面性,揭示摄影的记录与反思价值。

“地质感知”板块考察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地质与生态转向,关注艺术家如何利用视觉创作,将他们对地质学的叙事、个人感知以及生态批判展现在观众面前。陈萧伊、贺子珂、李勇、张文心与张紫璇的作品连接起横断山脉、贵州平原、抚顺矿区、地下洞穴和铁矿的地质与生态话语,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地质学和生态学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艺术家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视觉艺术来探索和表达对自然界的理解与回应。

在“基建考古”中,吕格尔、张北辰、冯方宇、韩倩和刘卫的作品在水利、通信、工业、矿业和城市空间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穿行,揭示了现代性与地缘政治的复杂关系。上述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考古学式解读,回应了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揭示了现代性与地缘政治的复杂关系。

最后一个章节“幻乡诗章”以开放式的姿态,以朱英豪、郑安东、刘雨佳、刘昕,以及任泽远的作品,呈现当代艺术家对地理、海洋和太空的多维度诗意思考与回应,试图带领观众进入一个跨越时空的幻境,共同探索人类与自然、技术与生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考虑到展览与研究路径上的细微差别,这四个章节的顺序是按照展览动线的逻辑所构建的,带领观众在中国历史地理脉络、跨越时空的地质表层、现代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更开放性的议题中穿行;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艺术家的实践也并不仅限于一个板块,而是可以在这些框架中游动。这四个章节一同构建起艺术家实践的对象和知识来源,同时也映射出中国地理知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嬗变。

展览现场


|One Ton|:

您认为艺术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在当代艺术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种关系如何在展览中得以体现?


|何伊宁|:

在当代艺术中,艺术与地理之间的关系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对地理空间的描绘和再现,更是对地理知识、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深层次探索与反思。地理作为艺术家知识来源之一,促使他们通过视觉创作去审视和解析世界,探讨人与自然、历史与文化、技术与生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总而言之,“相地堪舆”展览关注近年来中国艺术家以摄影和影像作为主要创作媒介,以田野考察为方法,围绕本土知识与具身经验,重构与地域相连的视觉叙事。展览通过展示艺术家如何借助与地理相关的数据、知识和智慧,将他们的具身经验转化成视觉语言,揭示了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迷雾中重新理解和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展览现场


|One Ton|:

在展览设计上,您是如何安排和展示这些作品的?特别是在“行山”、“探境”、“入城”与“归乡”的动线设计上,您希望观众获得怎样的体验?


|何伊宁|:

“欢迎来到广东时代美术馆‘相地堪舆’展厅。请深吸一口气,想象你已乘坐缆车缓缓进入一个幽深的山谷。从这里启程,你将跟随二十位艺术家的步伐,穿越山谷、探索地层、走进城市、再回归乡野。在这片艺术与地理交织的奇妙世界中,我们邀请你一同考察作品的丰富语言,感受中国地理的广袤无垠及其知识的深远绵长。”

此次展览的空间设计由广东时代美术馆展览部彭铭钧负责,他在我的研究框架基础上,将时代美术馆的主展厅空间按照板块进行分区设计。在空间体验上,让观众更好地与艺术家作品互动。我们设计了类似导游词的文字串联起整个展览的动线,从“行山”、“探境”、“入城”到“归乡”,每一个板块都回应了四个板块中不同的主题和艺术表达。除此之外,我们在空间中特别运用墙壁中的凿洞、墙面的切割、图像的特别制作来达到“借景”的目的,保证观众能够在空间中感受图像内外的对话。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样的动线设计,让观众在不同的空间中感受到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希望观众在展览过程中,能够与艺术家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对中国地理和文化的思考与探索。


展览现场


|One Ton|:

本次展览涉及艺术、地理、地质和地缘政治等多个领域,您是如何在策展过程中促进这些领域之间的对话和融合的?


|何伊宁|:


在展览的策划阶段,我特别注重作品之间的关联性和主题的连贯性。通过精心挑选和布置作品,我希望能够在视觉上和内容上构建出一个连贯的叙事,使观众能够在参观过程中自然地感受到不同领域之间的交互和融合。例如,在“地质感知”板块中,观众顺着张文心长达十年对洞穴探索的阶段性展示《洞穴与身体的拓扑图》(2014–),进入到张紫璇深入矿厂,拍摄地下铁矿内部运动的三屏影像《空中无色》(2024)的黑色狭窄过道,再到第三章节“基建考古”的现场。通过将地质与地缘政治相关的作品并置展示,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自然资源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览现场


|One Ton|:

程新皓和于渺的特别展映作品在展览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些作品如何与展览主题相呼应?


|何伊宁|:


考虑到空间的限制,此次特别邀请程新皓和于渺作为展映嘉宾参与到展览的公共教育活动中,呈现并深入探讨他们各自的研究和创作过程。于渺将带领观众走进《额姆宇宙》(2024)和《琥珀》(2024)的创作幕后和研究进展,通过这些作品,观众将了解到她如何通过影像媒介探讨人类与自然、记忆与时间的关系。程新皓将分享他在《还归何处 2》(2021)中如何通过亲身实践和重演历史,探索记忆、时间和空间的交汇。这些作品不仅与“相地堪舆”展览的主题紧密结合,还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思考地理、历史与个人经验如何相互影响的机会。借助程新皓和于渺的特别展映,展览得以在有限的空间中扩展,赋予观众更多层次的体验。

上:《还归何处2》▲

下:《 额姆宇宙 》   


|One Ton|:

在策划“相地堪舆”展览的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何伊宁|:


策划“相地堪舆”展览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在广东时代美术馆长形的单一空间中将四个章节的作品有机地融在一起,同时确保每个章节的独特主题能够得到充分展示。为此,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个连贯且具有流动性的展览动线,通过巧妙的空间分隔和展示手法,使观众在参观时能够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章节。在每个章节的衔接处,我们设置了过渡性装置和引导性文字,以帮助观众理解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展览的整体叙事结构。

另一个挑战是如何拓展广东时代美术馆的观众群,使展览能够吸引更多元化的观众。为此,我们在策展过程中注重多样化的公共教育活动和互动体验,设计了一系列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和背景的观众的导览、讲座和工作坊。此外,我们还尝试与本地时代玫瑰园社区和广州市学校合作,组织特别的观展活动和教育项目,邀请更多人走进美术馆,参与到展览中来。

展览现场


|One Ton|:

“相地堪舆”展览的影响与目标是什么?


|何伊宁|:


首先,通过考察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观众可以深入了解这些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方法。展览中的每一个系列都代表了艺术家们对地理、生态和文化等复杂议题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通过与这些作品的互动,观众可以体会到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个人经验、历史记忆和地理知识融入其中,并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

其次,我希望观众能够反思地理知识的嬗变和多样性。当我们回顾中国古代地理学知识的丰富遗产时,不难发现,在近代西方帝国体系的影响下,这些知识一度被遮蔽或忽视。通过展览,我希望引导观众思考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认识和重视本土知识,探索多样化的知识来源和叙事方式。展览中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当代艺术家对地理和文化的探索,也呼应了对古代知识体系的再发现和再解读。

此外,我希望通过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生态环境、地缘政治和社会变迁等议题的深入思考。展览中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呈现,更是对这些复杂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回应。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思考,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艺术家如何通过视觉语言来探讨和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关切。

最后,作为当代艺术研究者,我试图从知识来源的角度提供一条书写当代艺术实践的路径。我希望展览能够在观众中引发关于知识多样性和文化认同的讨论,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既尊重和保护本土知识,又能够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展览现场


|One Ton|:

您曾在中国和欧洲策划过多个大型主题展览,这些经历对您策划“相地堪舆”展览有何启发和帮助?


|何伊宁|:


每个展览都有其独特的观众群体和文化背景。在策划大型主题展览时,我始终注重研究和了解合作机构的遗产和观众特征。这使得我能够更好地调整展览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在“相地堪舆”展览中,我同样对广东时代美术馆的观众进行了深入考察,结合他们的兴趣和期待,设计了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展览体验。

其次,作为独立研究者和策展人,我需要在学术研究和公众参与之间找到平衡。一方面,我希望展览能够展示深刻的学术思考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展览能够超越传统的当代艺术观众,吸引更多元化的观众群体。在策划“相地堪舆”展览时,我尝试通过多样化的公共教育活动和互动环节,打破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局限,促进更广泛的参与和交流。

此外,我在欧洲的策展经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国际化的策展方法和理念。这些经验让我能够将中国本土的艺术实践和国际前沿的艺术思潮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展览。在“相地堪舆”展览中,我结合了中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和视角,探索了地理、生态和文化等复杂议题,希望能够引发观众对全球化背景下本土知识和文化认同的深刻思考。

展览现场


|One Ton|:

您的博士研究围绕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解殖实践展开,能否分享一些您的研究发现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本次展览的策展思路?


|何伊宁|:


我的博士研究“巨灵之掌: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解殖实践”旨在为中国当代艺术中回应中国语境中殖民主义遗产的艺术实践建立一个研究框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和讲中文的艺术家反映并回应了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这与全球艺术界的非殖民主义转向相一致。本研究主要关注过去十年中产生的作品,同时还考察了作品中的解殖议题、艺术家的动机和视觉策略。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结合视觉分析、实地考察和深入访谈,调查这些艺术实践的大量主题和叙事,探索这些作品如何在中国语境下提供了对殖民主义遗产的细微理解。

如果说“巨灵之掌”这一地缘政治性的考察聚焦在150年历史经验的描摹,那么“相地堪舆”中的艺术家作品则在更广泛的时空脉络中,展现了本土知识、个人经验与复杂的历史和地理议题的关联。比如“相地堪舆”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张北辰、郑安东、程新皓和于渺等的相关实践,实际上与我的博士研究紧密相关。我希望通过展览,不仅能够展示这些艺术家在视觉语言上的创新实践,还能够巧妙的引发观众对殖民主义遗产的深刻思考。



|One Ton|:

在策展和研究方面,您未来有何规划和目标?是否有新的项目或主题正在筹备中?


|何伊宁|:


2023年,我与研究者、策展人蔡昕媛共同创立了Decolonial Being Network。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行动网络聚焦“存在(物)”(Being)与(帝国 的)殖民性(coloniality)之间的联系,旨在通过发起跨地域/文化的研 讨、展览、工作坊、写作和出版,考察缠绕在“存在(物)”背后的权 力结构和认知体系,及其对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的广 泛影响。无法避免地置身于全球解殖话语中,DBN尝试挑战当下以北亚特兰大为中心的知识与权力生产秩序,为网络中的行动者们创造一个关于多元的、在地的,去殖民性的阐释空间。

 

DBN计划将于北京歌德学院合作,通过小型而浓缩的展览、档案与文献归档、案例作品展示、工作坊、线上/线下研讨会、表演性讲座,将北京歌德学院的黑盒子、客厅与剧场全面改造成为一个临时的归档与社交网络空间。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殖理论与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中文环境中对于解殖议题的讨论和交流。

展览现场


|One Ton|:

作为一名女性策展人,您在职业生涯中是否遇到过特殊的挑战?您如何看待女性在策展领域中的角色和贡献?


|何伊宁|:


作为一名女性策展人,我在职业生涯中确实遇到过一些特殊的挑战。首先,策展工作需要高度的学术研究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这对于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的女性来说,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时间管理挑战。我时常需要在研究、策展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确保每个方面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投入。

然而,这些挑战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女性在策展领域中的独特角色和贡献。女性策展人往往能够带来更多元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这在策展工作中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艺术作品,还能够在策展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回应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在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通过策展工作,推动更多元和可持续的艺术实践。通过连接不同背景和文化的艺术家和观众,我们可以共同畅想并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未来。


|One Ton|:

未来您希望在策展和艺术研究领域达成哪些成就?对年轻的策展人和艺术研究者,您有何建议?


|何伊宁|:


我希望能够持续关注21世纪以来艺术家的知识、思想来源,并通过研究、展览和其他类型的活动展现出来。同时,也希望能够组织、编辑身边卓越的研究者、学者和策展人的著作,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艺术与社会、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

对年轻的策展人和艺术研究者,我的建议是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与艺术家共同深入探索和理解自己所关注的议题和领域。多参与实际的策展和研究项目,积累经验,并积极与同行交流,拓展视野。

展览现场




02*

参展艺术家


陈萧伊、冯方宇、郭珈汐、韩倩、贺子珂、李勇、林舒、刘卫、刘昕、刘雨佳、吕格尔、任泽远、塔可、徐晓晓、曾翰、张北辰、张文心、张紫璇、郑安东、朱英豪

*特别展映艺术家:程新皓、于渺


 👈---------------向左滑动

查看艺术家作品



03*

一吨书单

何伊宁|读书推荐


*

“堪舆寻址”参考书单


01《中国古代地理学史》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


02《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论述》

唐晓峰


03《历代游记选》

叶幼明、贝远辰


04《徐霞客游记校注》

徐弘祖


05《山水之间》

[法]朱利安



*

“地质感知”参考书单


01《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

章鸿钊


02《深时之旅》

[英]罗伯特·麦克法伦 


03《地心之旅 : 探索山洞、岩穴与地下世界》

[意]弗朗切斯科·绍罗


04《堪舆学与当代生态主义的符号学研究》

王雨馨


05《末日松茸》

[美]罗安清


*

“基建考古”参考书单


01《“绝对”的制图学:图绘资本主义》

[英]阿尔伯特·托斯卡诺 / [美]杰夫·金科


02《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英]毕可思


03《帝国的边缘:后殖民主义与城市》

[澳]简·M.雅各布斯



*

“幻乡诗章”参考书单


01《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

段义孚


02《恋地情结 : 环境感知、态度和价值观研究》

段义孚


03《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

[印]苏尼尔·阿姆瑞斯 


04《风景文化》

[法]边留久


05《寰宇主义与自由地理》

[美]大卫·哈维


*展呈照片由冯方宇惠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吨计划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