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荷韵岭南之古莲新境 古村落的现代复兴之路:广州花都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艺文中心 | GVL怡境

怡境君 看见景观
2024-09-03



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塱头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广府古村落,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的炭步镇静静矗立了700余年。村落占地6.25平方千米,布局遵循传统的"梳式"格局,紧邻南粤珠江流域的巴江河。设计师们巧妙地保留了村内完整的水系,以村前的半月塘为核心,完美诠释了广府传统村落民居的风水布局理念与典型形态特征。


古村中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类型丰富,工艺精湛,规模在珠三角地区独树一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这座沉睡多年的历史瑰宝重新焕发光彩,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塱头古村已成为展示岭南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成果的窗口,为花都区域内数十万民众提供了一个探寻历史、感受文化的理想去处,同时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村落的复兴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春阳台艺文中心周边及核心保护区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古村,总面积达88680平方米(艺文中心周边范围35974平方米,核心保护区范围52706平方米),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代古村落之一。这里汇聚了近200座青砖建筑,呈现出典型的岭南广式大围村落风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然而,与许多古村面临的困境相似,塱头村也饱受生态污染,河道水质污染缺乏治理;空间破败,村落空心化严重,老屋年久失修,缺乏维护;配套缺乏,部分基础设施缺乏;特色缺失,传统文化载体逐步消失等问题的困扰,亟需进行全面的环境提升与文化振兴。


如何用景观设计缝合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在人工建筑与生态景观之间取得和谐共生,是当设计面临的核心挑战。景观作为连接建筑与环境的纽带,需要巧妙地融合现代建筑的几何线条与自然环境的有机形态。


设计团队的目标是通过景观设计,巧妙融合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打造兼具美学、生态与功能的高品质景观空间。充分考虑建筑特征、场地条件、使用者需求等因素,合理运用植物配置、地形塑造、水景设计、铺装材料等手法,营造出与建筑风格相得益彰、满足使用者多样化需求的景观环境。


春阳台艺文中心,由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张永和设计,作为塱头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标志,其设计理念深刻地体现了对古村文化新繁荣的追求。


因此,景观设计在其中更强调氛围而不是表现。以“借文人八雅,叙生活八感”为核心设计理念,旨在通过奇、悦、悟、迷、忆、思、醉、品这八种生活情感,打造一个情绪与雅致环境气质相融合的叙事性景观体验空间。这种设计不仅令人在自然环绕的空间中深刻体验到文化与历史的交流,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感悟生活、寻求内心平静的场所。



在春阳台艺文中心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团队秉承"融于自然、大隐于野、回归质朴"的理念,将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力求营造一个纯粹、开阔、融于自然、返璞归真的人文空间。



建筑入口处的景观设计可谓"留白"的典范。设计并未采用过多的景观对景手法处理,而是充分利用原有大树做为点景,同时尽量留空把人的视线以建筑为焦点引导,衬托建筑的简约大气,使建筑本身的空间感和纯粹性得到充分彰显,同时保留了景观的视觉通透性。



在建筑下种植爬山虎,这些藤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覆盖整个墙面,与建筑物形成和谐的整体。另外,攀援植物的枝叶会伴随四季更替呈现出多彩的色泽变化,与周围乡村的自然景致相映成趣,使得建筑与环境巧妙融合,赋予了空间生命力,建筑是永恒的载体,景观表现出时间维度的变化,


▼白天爬山虎


▼夜间灯光效果


在场地内,一棵拥有300年历史的古树被完好保留,其苍劲的树干和葱郁的树冠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设计师因势利导,在古树下打造了一个别具情趣的"耕读讲堂",以朴素的木质长凳环绕树下,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适合交流的空间。这一设计巧妙地实现了对古树的就地保护,同时创造了一个沟通自然、传承文化的公共场所。赋予了空间以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



下沉庭院的景观设计以"减法"的姿态,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场地的原真,用朴素而精准的手法唤醒了人们心中对自然的敬畏。一棵树静静地矗立在庭院中间,仿佛一位沉默的智者。它的存在,引发人们的内省和思考。



中庭空间以其空灵雅致的东方意蕴令人印象深刻。在建筑围合中形成了一个内部中庭,她既是建筑空间的变化也是室内空间的采光点,同时是留给景观一个与建筑空间呼应的“呼吸点”。在简练的建筑中庭里景观对应处理得更加纯粹与本真。



水景旁,一株荷花孤芳自赏,傲然绽放。这一景象让人联想到文人园林的意境,简约而不简单、淡泊而富有内涵的美感。不喧宾夺主的恰到好处。让人感受到设计的匠心独运。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抛开尘世的喧嚣,沉浸在这片宁静与和谐之中,感受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在荷花池塘旁,水面与道路巧妙地设计为同一高度,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无边际的镜面水景。行走其间,脚下的倒影与远处的风景连为一体,仿佛踏入了梦中的泽国仙境。粉色的荷花点缀其中,为素雅的景致增添了几许灵动与柔美。



屋顶花园很多,但屋顶荷塘很少。春阳台的屋顶立体荷塘,打破了人们对屋顶景观的传统认知。将荷塘与建筑浑然天成地交融,巧妙的把原建筑场地的荷塘还于屋面,既是对场地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延续。


▼8602m²的立体荷塘,建筑纵横与景观道路水景增强了空间的韵律感 摄影©田方方



看似简单的设计背后,实则蕴藏诸多挑战。设计师对于屋面荷载,结构安全;防水处理;水体循环,水质把控;管线遮蔽,安全防护等等技术因素的考量与论证,同时在空间体验上对荷花疏密,四季变化;生长效果等等这些问题无不考验设计团队的专业与匠心。解决了这些问题,"春阳台"犹如一座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立体荷塘",高低错落,别有一番风味。



春阳台艺文中心的景观设计可谓"大隐于野",设计师以极简的手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风光。顺应塱头村"前山后水"的地理格局,与周边的稻田、水塘、等乡野景观和谐共生。



设计刻意回避了过多人工化的景观营造,而是通过对场地的微妙处理,用景观过渡让建筑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这种克制的景观处理手法,既突出了张永和大师精妙的建筑设计,又营造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意境。



为了修复被农药及化学物质污染的水塘,设计团队运用了三维综合水生态原位修复技术。对水系进行合理规划和治理,增加了净水植物及底栖动物、鱼类+动力活水循环系统。这不仅解决了村内的水质问题,还为村庄增添了灵动的水景,水生态系统也得到了恢复,从而提升了整体的自然美感,更为村民创造了一个健康、宜人的生活环境。


▼水景治理前后对比图

水景治理前

水景治理后

塱头村的振兴之路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春阳台艺文中心的景观设计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设计师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文化的设计初衷,将建筑与周围的稻田、水塘等乡野景观巧妙融合,打造出一个富有诗意和叙事性的空间。极简的设计语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场地原有的地貌和风光,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塱头村的蜕变不仅仅见证了一个古村落的重生,更是一场生态文明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生态治理与修复等举措,村庄重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彰显了景观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塱头村的振兴之路为传统乡村保护与活化提供了宝贵的范例。“塱头模式”启示我们,在追求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必须坚守传统文化的根基,并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只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为指引,才能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项目名称:花都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艺文中心
委托单位: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

景观面积:10666m²

设计时间:2023.01

竣工时间:2023.07

景观设计:GVL 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建筑设计:北京非常建筑设计研究所

摄影单位:日野摄影




感谢 GVL怡境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方公众号关注 「看见景观」


看见景观 视频号 

项目频道 / 美学频道 / 纪律片频道/考察频道 更新中
 

国内外项目考察预定中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看见助手微信咨询考察

近期考察

成都第四代生态住宅考察 8.30-8.31

标杆项目现场考察+分享会

国际报奖

国际报奖资讯 | 景观篇 2024年8月-12月

国际报奖资讯 | 建筑篇 2024年7月-11月

国际报奖资讯 | 室内篇 2024年2月-9月

近期阅读

城墙上的园子:西安 万众曲江半山松间 | SPI山水比德

超千方会所,家楼下的「贵族运动场」:杭州 绿城保利交控·桂月云翠园

藏于溪谷深处的心灵归途:成都黄龙溪谷塔希提 | SPI山水比德

一半诗园见山海:厦门建发·五缘湾玺 | WEDO域道设计

青云之上 蜀韵华章:成都龙湖·青云阙 | GVL怡境

筑都会桃源:杭州龙湖·亚伦·御湖境 | 上景设计

MVRDV 完成香港苏富比旗舰艺廊室内空间,打造全球最为开放的艺术文化中心之一

繁荣都市中的“雅”奢真意:杭州 万科·朗拾滨屿府 | A&N尚源集序


END

更多精彩项目,可识别二维码关注 看见景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看见景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