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海绵城市?——吴昊专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纯干货,不啰嗦






2020年7月21日,城市设计联盟邀请海绵城市专家吴昊,参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文化范》节目,FM107.3,为大家科普究竟什么是海绵城市。


后期还会邀请更多建筑、规划、景观、市政专业等专家参加《城市文化范》节目。


并且制作更多的视频和音频节目,欢迎大家提议留言。


本期嘉宾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景观学 专家委员  吴昊


中国水利学会

生态水利工程学委员会

专家委员 


(详细内容请听节目)

北京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最近对外发布
并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到底什么叫“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仅仅就是
雨季路面不积水这么简单吗?
我们距离“海绵城市”还有多远?
今天我们就和您一起来聊聊
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城  市

文化范


海绵城市,让城市学会呼吸



提到海绵城市

大家经常还会联想到海绵宝宝

其实这是一个

特别生动形象的词儿

比较好从字面上理解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

城市像垫了一块海绵

下雨时候又能透水又能吸水

雨多了,可以多存一会

雨停了水可以再慢慢排出来

甚至缺水的时候

我们可以把水挤出来进行利用

浇浇花,补充河道水体的用水

所以设计界也有个很形象的说法

叫把城市轻轻的放在海绵上

这个对我们北京这样一个

人口非常密集,降雨不均匀

水资源又非常缺乏的城市来说

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新形势下

海绵城市是推动

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

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

是新时代特色背景下

现代绿色新技术与

社会、环境、人文

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机结合



城  市

文化范


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大城市病的药方



“海绵城市”建设就是

解决大城市病的一个药方

传统看病使用的是

地下设施加管道排水的药方

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

海绵城市的方法

是像中医一样

从根本上

综合的去解决问题

把“渗 滞 蓄 净 用 排”

这样一个综合的方法利用起来



说到“渗 滞 蓄 净 用 排”

这其实这就是

海绵城市建设的法宝

不过您看,在这里面

“排”字放在最后了

“渗透、滞留、调蓄、净化、利用”

都是我们在海绵城市要实现的功能

也就是在把水排掉之前

我们要最大化的

将水在源头就渗透掉,或者存起来

这样就降低了

整个水系统中的

径流流量和排放压力

当然我们还可以

净化后进行利用

最后才是排

排掉的水

也是经过削减后的水量了



嘉宾特意给我们举了个例子


“海绵城市”建设中

应用最广泛的就是下沉绿地

意思是将绿地下沉个

十几二十公分

这样雨水就可以从路面上

进到绿地来

利用绿地空间实现调蓄

其实大自然里面的湿地

就是一种下沉绿地



如果把下沉绿地做的更复杂一些

可以升级为“雨水花园”

整个雨水花园就像一个

自然的过滤器

能够对雨水起到很好的作用

它的最大特点是

可以和很多不同的

场地类型相结合

比如市政道路上的绿化分割带

居住在亦庄的朋友

路过科创十四街可以留一下

道路的绿带就是采用的

“雨水花园”的做法




城  市

文化范


北京变身“海绵城市”



北京很多年前就在推行雨洪收集利用可以追溯到90年代在这方面深圳和北京一直是国内的先行者


例如长安街的人行道很久以前就有一段使用了透水的铺装大家下雨天去看上面水很快就下去


在奥林匹克核心区建设的时候也使用了很多相关技术那边有个较大的下沉庭院周边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整个公园也有很多下沉绿地和湿地所以这里虽然地势低但是是最不用担心积水的地方


北京作为首都,风水极佳城市发展和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北京天然的地势三面环山这里有永定河北运河、通惠河等一系列水系北京西北以前水系和溪流比较多山前的泉眼比较多东南湿地比较多因为地势比较低洼所以北京以前就是一块大海绵人的生活和水也非常亲近


这些大大小小的河道就是城市排水的主动脉也是两岸城市居民生活的母亲河城市构建的排水系统就是次动脉海绵城市要建设很多海绵街道、源头绿地海绵小区等等于是毛细血管或者蓄水的细胞整个体系建立以后北京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会慢慢的回到以前比较和谐平衡的状态也会重新拉近人和水的距离

城  市

文化范


国际上“海绵城市”的范例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方面

国际上做的比较早的是

美国的低影响开发

和海绵城市一样

对水量和水质的管理并重

强调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广泛应用



新加坡有一个“ABC计划”

Active Beautiful Clean

分别指

活力的、美丽的、洁净的

因为新加坡的降雨强度非常高

地形非常多变

非常适合我国南方的城市借鉴



海绵城市在澳洲有个特别的名字

叫做水敏城市设计

因为很多城市比较缺水

水敏城市建设

特别注重对雨水的利用或者渗透

以及海绵城市和城市设计的结合



其实我们国家的海绵城市试点

也积累了不少独特的经验

现在也在积极往国外推广和交流



城  市

文化范


构建海绵城市 提升北京城市品质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

在“十三五”期间

北京提出

要在建成区20%的面积

完成海绵体建设

新建区海绵体建设与主体工程

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再用十年时间

到2030年

建成区80%的面积

能实现70%雨水就地消纳

全面建成海绵城市

打造和谐宜居首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中央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避免使城市变成一块密不透气的"水泥板"。这需要我们全社会的一起努力,我们也一起期盼这碧水蓝天的美好明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文化范

城市设计联盟

内容定位:传播城市设计理念,分享经典项目案例和专家观点

面向人群 :政府主管部门、城市设计相关从业人员和设计爱好者

视频访谈节目:定期邀请采访城市规划,建筑,市政,园林领域专家

打造跨专业交流、咨询、媒体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