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陈颙:点亮地下奥秘的明灯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少年社特别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展示在苏工作院士的光辉事迹,展现他们艰苦探索、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爱党、爱国、爱真理的理念情怀,以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成长,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

陈颙

点亮地下奥秘的明灯


 陈颙,地球物理学家。1942年12月生,江苏宿迁人。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国际地震预测和灾害委员会主席。现任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地空学院院长和中国地震局科技委主任。一直从事地震学和实验岩石物理学研究工作,近年来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地震雷达,并致力发展城市地球物理学。多次获国家地震局科技成果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发表论著近百篇(部)。



 一盏灯,可以照亮一方。有一个人,却想在中国的土地上,点亮可以探寻地下奥秘的明灯,实现“天上有北斗,地下有明灯”的梦想。

这位从事科研五十载,一心想摸清地球“脾气”的主人公,就是地球物理学家、51岁就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陈颙。

父亲的科学启蒙


陈颙的名字很特别,一般人读不出来。陈颙说,父母在他出生的时候,向当时的中央大学中文系的一位老先生求了“颙”字。后来,陈颙自己查阅了《辞源》,才知道“颙”的解释:一曰“大”,二曰“仰慕”。作为家中长子,他渐渐明白了老先生的良苦用心和父母的期望。

8岁那年,陈颙随父母迁居北京,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小和附中完成了学业。说起上小学的经历,陈颙仿佛回到儿时,带着股骄傲劲儿说:“我的学校是我自己找的。”原来,陈颙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单枪匹马跑到小学并顺利通过入学考试,被正式录取。几年后,他随优秀生一并面试升入中学。

在陈颙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做事极为认真的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父亲坚持每次上课前,一丝不苟地写出教学纲要,针对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重点。父亲对陈颙的启蒙和影响,总在看似不经意间。

中学时每逢周末回家,父亲总是笑眯眯地拿出一页写了几行字的纸,对陈颙说,这里有两道数学题,我解不出,你拿去看看吧。这时,陈颙总是欣然领命,默默地走到另一间屋子里,关上房门,静静地思索。当陈颙走出房门交出答卷时,他总能隐隐地觉察到父亲慈爱的眼光里露着一种满意。若干年后,陈颙才知晓这些题目都出自历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试题。陈颙回忆,自己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尤其是年少时对数学的热爱以及扎实的数理基础,大都得益于父亲那随意却又独特的教育方式。

学习就要走心


古稀之年的陈颙内心依然年轻,又让人容易亲近。说到学习诀窍,他用了一个流行词———走心。上中学时,陈颙每周都要面临一次考试。初二的一次物理考试,题目只有一道:“从行走的汽车上横向抛出一只皮球,问站在路面上的人看到这个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陈颙当时并不在意,可分数出来后,却破天荒拿了个不及格,这是他学生生涯中的第一次不及格,也是最后一次不及格。从那以后,陈颙的学习态度变得端正起来。

1957年,陈颙顺利升入高中。因为历史原因,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陈颙却在这段时间里自学了高中三年的数学和物理课程。尽管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较为肤浅,但主要概念与方法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中,对今后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高中三年级时,陈颙因为成绩出色被选为老师的任课助手,他常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同学们答疑解题。时至今日,陈颙仍能记起当时摸索出“一题多解”后的喜悦,笑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非常“走心”。毕业33年后,有位同事拿来1990年的高考数学和物理试题,他都能不费力地全部解答出来。陈颙感叹:若非当初主动学习知识,只是机械地死记硬背,恐怕再也没有这份从容与自信了。

庄子曾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陈颙很早就明白,对知识的精确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明了学习方法,有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陈颙将他的学习方法概括为两句话:学习靠自己,自我为主,老师为辅;学习要有动力和浓厚的兴趣。

▲2018年11月,受邀参加海南中学建校95周年系列讲座活动。


与地震科学结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发生了多次六级以上地震,不少还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地震最频繁、最危险的时候,也是陈颙最忙碌的时候。1965年,陈颙大学毕业,此后他一直从事地震学和实验岩石物理学研究工作。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后,陈颙受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派遣,前往震中区进行研究工作。当时,坐在车上,头顶是一片灰蒙蒙的天,但陈颙和同事们仍然勇敢地来到破坏最为严重的震中现场。看到震后惨烈的现场,没有一个人说话,死一样的沉寂笼罩着每个人,陈颙的心也被灾害冲击着。当时,陈颙就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地震灾害的预测上做出成绩,为国家和人类做出贡献。

震后的满目疮痍让陈颙久久难忘。他说,大学所有的知识,如果不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那就只能算是“纸上谈兵”。而从事地球物理专业的科技工作者,把自己成天关在实验室,不到灾害现场真切体验,哪怕取得的研究成果再多,他的科研工作也谈不上完美。

心里有责任,行动更加自觉。当时,各种地震仪器被震坏了,陈颙就小心地从里到外检查一番,然后再拆拆补补、卸卸装装。那时,最让陈颙开心的时刻,莫过于让一台仪器起死回生,在地震现场发挥作用。现场资料的处理和结果的分析,大都在结束了一天的测量之后进行,窝在小小的野外帐篷里,陈颙沉浸在铅笔与计算尺的交替运算中。

在震区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陈颙和同事在余震中,必须心无旁骛地观测、计算实时数据。因为检测设备架设在野外,在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最多只有两个人在一起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盯着地震图和各种仪器……


一诺已行数十载


在陈颙刚工作的那个年代,中国地震研究领域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在地震这种毁灭性灾害面前,人类显得非常渺小。

“真的见到了那种无助与慌乱,内心不可能没有触动。我觉得,总得做点什么,哪怕是一件微小的事情。”从那时起,陈颙就决定将他的毕生精力投入地震领域的研究中。陈颙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从1965年毕业分配到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陈颙在地球物理学领域攀登了50多年。在20世纪70年代,他从事高温高压下岩石物理学实验研究,发展了测量岩石变形的激光全息技术,研究了应力途径对岩石性质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他又致力于地震预测和地震灾害研究,将地震学、工程科学和经济学结合在一起,首次编辑了全球地震危险性图和全球地震灾害预测图,该图已被联合国等机构用于减灾规划。

20多年前,陈颙就有一个大胆设想:让地震波给地球做个B超!他认为,从地球内部带来的信息,可以了解地球变化,不仅可以预测地震,也能找到矿藏。为实现这个目标,陈颙带领团队一直努力着。

在寻找区域性人工震源的过程中,陈颙的团队最早用过炸药,可是危害很大,用火车振动的声波、汽车振动产生的地震波等,也都失败了。后来,他们开展了以有限水体作为人工震源的深入研究工作,终于取得成功。

有限水体只要配合发泡气枪,就变成了一个新型绿色人工震源发射台,震波覆盖面积近500万平方千米。这就意味着,只需在全国建设10个容积5万立方米的有限水体,就可以组建成震波覆盖全国的人工震源发射网,形成探测近地表的“地下明灯”。

如今,这样的“灯”已经亮了四盏,陈颙希望自己能完成这项事业。

-END-

文/陶韬 马洋 齐琦

来源:《江苏院士风采录》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编著



往期精彩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钱七虎:奋斗一甲子 铸盾六十年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王泽山:硝云弹雨挥洒万丈豪情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祝世宁:甘为人梯的追光者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贲德:雷达人生“三部曲”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郑有炓:翻过最高的山 遇见最美的风景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冯端:回首向来萧瑟处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方成:仰望苍穹 俯瞰大地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戎嘉余:科研观奠定成功路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都有为: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赵淳生:用生命熔铸“超声电机”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张淑仪:光声热电伴春秋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齐康:“凝固的艺术”铸就丰碑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朱兆良:为求双赢的“氮组长”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