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政策落实,关键在教师!

张彩云 光明社教育家 2023-08-28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大量教育政策文件,引领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政策的颁布只完成了“最先一公里”,其落地是一个复杂的行动过程,涉及不同层级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不同实施群体。教师处于政策落地的末端,不仅是政策的利益相关者,更是政策能否有效落地的关键因素。只有发挥好教师的主体作用,让教师乐于并善于将政策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切实体现立德树人的宗旨。
要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应把握好如下几点——
增强教师执行政策的自觉性,避免“失语”。现实中,很多好的政策因为缺乏相关主体的参与,而最终流于形式。一些教师在参与实施教育政策的过程中,会出现如下心理现象:一是觉得政策落实是上级领导的事,与自身关系不大;二是觉得教书育人太过繁忙,时间不够;三是觉得缺少配套措施,能力不足。若被这些心理支配,教师就会消极应付,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失语”“缺席”。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创造机会、条件,让教师参与政策宣传和组织实施等过程,帮助教师增强政策执行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畅通教师理解政策的渠道,避免“失真”。正确理解政策是政策实施的前提。在落实政策时,由于层级多,政策信息传递失真的现象并不鲜见。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新课标和课程方案颁布后,部分教师尤其是边远落后地区的教师,苦于不理解政策,又怕耽误学生,索性新旧课标一起用、新旧教材一起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负担。
政策文本往往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具体执行还需因地制宜。理解教育政策,既要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和目标、框架和内容,还要把握政策的实施环境与实践结合点,这就要畅通教师学习和交流政策的渠道。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通过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专题研讨,帮助教师理解政策内涵,对政策产生主观认同感。另一方面要搭建交流平台,结合实践案例,让教师懂得政策转化的方法,并准确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除此之外,还要了解教师在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帮助教师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实际问题。
提升教师政策执行素养,避免“失能”。政策执行是政策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思想政治素养,还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实践转化能力。教育政策能否按照原本的目标执行,关键是教师能否将政策要求转化为自身实践。对教师自身而言,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教学行为,这无疑会对教师的能力提升带来挑战。
提升教师政策执行素养,要聚焦“三个能力”,即实践转化力、自我反思力、评价改进力。教师在准确把握政策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将政策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在政策实施中,积极开展自我反思,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同时对照政策目标进行评价和调整,改进自身教育教学行为,以此实现专业发展。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3年7月刊第2期,原标题为《教育政策落实,亟须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作者 | 张彩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设计 | 阳晓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教育家》2023年征稿启事

这份被校长、老师们盛赞的“学习资料”,学校必备!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