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启动发布会】第八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学年奖组委会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2024-08-31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由清华大学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属: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办。2015年新改组后的第一届学年奖共收到作品789组,2016年第二届学年奖共收到作品804组,2017年第三届学年奖共收到作品1236组,2018年第四届学年奖共收到1721组作品,2019年第五届学年奖共收到1936组作品,2020年第六届学年奖共收到2096组作品。2021第七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共收到作品共计2328组,2022第八届学年奖于4月9日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各高校大学生征集作品。

       

    2022年4月9日下午14:00,第八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启动仪式如期在线上进行。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副秘书长李明在启动仪式开始对参会的嘉宾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出席发布会的嘉宾有:组委会的委员,来自清华大学的庄惟敏教授、张利教授、方晓风教授、毛其智教授、朱文一教授、张悦教授、宋立民教授、梁雯教授、李朝阳教授,同济大学孙彤宇教授,东南大学孙世界教授、赵军教授,天津大学陈天教授,武汉大学李志刚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教授,南京林业大学王浩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唐建教授,重庆大学龙灏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杨豪中教授,东北大学张书鸿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王铁军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丁圆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邵健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吴卫光教授,鲁迅美术学院马克辛教授,江南大学过伟敏教授。年会承办单位广西艺术学院林海教授、莫敷建教授、莫媛媛教授。以及高校教师代表:广州美术学院许牧川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吴昊教授,北京交通大学高魏教授,深圳大学蔡强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姚翔翔教授,西南林业大学宋玉红教授,江南大学刘佳教授,天津大学赵伟教授、郝卫国教授,广州美术学院何夏昀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周维娜教授,四川美术学院黄红春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詹欣教授,中国矿业大学丁昶教授,山东建筑大学张炜教授、孙晓红教授、王志远教授,苏州科技大学华亦雄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吴文治教授、罗曼教授,苏州大学刘志宏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陈永馨教授等共计120余位不同高校教师代表。还有苏州园林设计院院长贺风春女士,组委会副秘书长文霞老师,赞助商代表万世雄先生、李萌女士,以及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一点资讯等媒体代表。



    随后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装饰》杂志主编,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副主任委员方晓风教授回顾了2015年至2021学年奖前七届的一个发展状况,方晓风教授指出:学年奖从2015年至今逐步发展壮大,离不开广大师生对学年奖的支持,学年奖的评审也是有目共睹的严苛,为了提升国内设计学科的建设,为教育事业尽一份力,学年奖也会永远秉承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份提交的参赛作品,2022年第八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将在广西艺术学院举办,也希望各高校和同学们继续支持学年奖。



  

    历程回顾完毕后,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探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国际建协(UIA)职业实践委员会联席主席,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主任委员庄惟敏院士对本届学年奖启动作致辞。

    庄惟敏院士,首先对线上线下参会本次活动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于前七届学年奖回顾的成果也感到欣慰。他认为,从学年奖第一届开始,一直到现在整整八年时间,从信息的发布到作品的收集,还有学生们的积极投入,以及最后作品集的出版,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好作品,也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最重要的是已经创造出自己的一个品牌。这个品牌本身它有多重的意义,一方面代表着融合建筑、规划、景观、环艺在内的所有大设计类的一个主要的学术方向。另外一方面是它涵盖了几乎全国所有的几百所院校的参与,当然这里边还有强大的评委阵容。这样一个品牌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仰仗各高校教师和以往的八家承办单位。他认为学年奖在今天的大背景下,学科意义更加重大。在现在的国际大背景的形势下,以及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高度融合的特征和趋势,也给了学年奖更加特殊的一种支撑状态,它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更加具有普适性、更加具有示范意义的需求,也是对学年奖的一个最有利的支撑。庄院士在最后说到,期待疫情能够有所缓解,大家能够实现面对面的一种交流。他代表委员会感谢各位委员、各位老师们、各位院长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对学年奖的支持,并预祝启动会以及后边的各项环节都能够顺利展开。



    本届主题 —— 空间的定义

    本届主题由全国工程勘探设计大师,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世界建筑》杂志主编,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张利教授对本届主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张利教授首先引用了方晓风教授关于空间的定义的文字描述:空间设计本身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对空间不断深化定义的过程。原始的空间来源于某些简单的限定,并具有多义性。随着使用空间的目的的明细化,就会以更多的限定物来定义空间。使之配合这个明细化的过程。不同的用途、场景和语境,决定了空间的手段和分寸。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空间的多义性也会被刻意的保留。这种多义性意味着空间对多种场景或可能性的适应。因此,对空间的定义也可视为设计展开的一个起点,一个视角。在这段文字的基础上,张教授对空间的多义性进行了四个角度的阐述。

    第一个是功能属性,在同样的空间里面完成不同的功能,可能是分不同的时间完成,也有可能是在同一个时间完成,这个是比较基础的,容易理解的一个属性。

    第二个属性是空间本身在环境属性上的若干个层面。这个环境属性里包括不同尺度,特别是在相对来说接近人体的整体尺度。可接近城市和自然环境的人体尺度之间的融合,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在这个环境属性之间实现某种跨越和融合,也是在当代的语境底下进行这种设计竞赛的一个必要的课题。除此以外,我们今天在这个时刻,所有的参会人士同处在一个虚拟空间里,实际上实体空间和数字的虚拟空间的属性之间某种跨越和融合,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这是第二个大的方面,环境属性方面的多一些。

    第三个大的话题,是不可回避的全球化和现在世界国际上那些大环境的变化。把我们要拉到关于精神属性的多义性的研讨。这里头其实核心应该是我们国家所提倡的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这里头应该有价值观的多元、包容,而不是单一的、极端化的,或者是追求某种激进的、压迫性的、排斥性的行为。也包括对历史的多元化的理解,反对曾经一度出现过的过度模仿西方城市的那种单纯的当代化消费主义的理念。这是第三个方面,精神属性。

在第四个方面,就是原来在不同的大的学科门类背景底下,不同的设计思维逐渐的正在找到一种可能的连接,跨越不同的学科门类,这里头有科学和艺术的连接,有实证思维和非实证思维的连接,也有工学和艺术学的连接。

    学年奖的设置其实为高校设计学科设定了很好的机会,科学和艺术、实证和非实证、工学和艺术学之间不再是一个格列,而是互相融合的。应该鼓励所有参加的同学们在这方面通过自己的探索。给我们的学科的交叉做出启发性的贡献,这是一个学科交融的大的趋势。



         

    在张利院长作完主题阐述之后,由本届学年奖年会及颁奖典礼承办单位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林海教授做本届学年奖年会筹备工作汇报,并发布本届学年奖视觉设计。

    林海院长对于本届学年奖年会的论坛场地、视觉、展览场地都做了很详细的汇报,可以看出广西艺术学院对于本次活动的重视与期待。



        

   之后,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住房与城乡设计部风景园林专家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指导委员会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园林》主编,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委员王向荣教授发布了本届学年奖参赛方案。

    在组委会委员寄语环节,组委会委员重庆大学龙灏教授、天津大学陈天教授、同济大学孙彤宇教授,以及评委团代表西安美院吴昊教授,结合了往届学年奖的一些评审经验,对参赛学生和高校教师做了经验分享。

        


重庆大学龙灏教授

天津大学陈天教授

同济大学孙彤宇教授

西安美院吴昊教授


组委会委员

 

    在院校和媒体交流环节,西南林业大学宋钰红教授作为去年的年会承办方代表也发表了一些见解与看法。

    来自苏州科技大学的华亦雄教授、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的况宝月老师提出了对于参赛的时间设定和奖项评定的一些问题。组委会委员庄惟敏院士、方晓风教授、王向荣教授针对问题做了充分的解答,并结合自己作为多项赛事的评委对师生们发表了自己的参赛意见。

    参会嘉宾合影

     本届学年奖从4月9日启动到11月下旬截止,历经7个月的时间,4月9日至8月1日为报名提交作品阶段,8月至11月评审,11月底颁奖及年会论坛,参与评审的评委近50人,严格按照评审要求,公平公正匿名评审,评审全程在学年奖官网进行。参赛方案后续会陆续发布,请大家关注学年奖官网与公众微信号了解更多详情。


腾讯视频号直播:



b站直播间: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文老师、李老师

联系电话(微信):18612409016

电子邮件:xuenianjiang_msc@163.com

网    址:www.xuenianjiang.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邮    编:100084

THE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