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猛”纾困政策,中国经济第一强省率先放出大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智谷趋势 Author 智谷子



作者:震谷子、黄大大

来源:智谷趋势(ID:zgtrend)


疫情阴霾之下,中国经济第一强省率先出招。3份文件、8项行动、47条措施,精准、实在的纾困政策背后,广东显然底气满满、拳拳到肉。经济能否在疫后迅速反弹,关键在于敢重组资源的企业家精神是否被激活,以及给中小企业输血的渠道是否被疏通。广东率先打响的这场硬核“突围战”,无疑给中国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


全文3633字,阅读约10分钟


3月25日,广东省拿出了自2020年疫情以来最猛的纾困措施,一口气公布了3份文件、8项行动,涉及工业和服务业:《广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广东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


整整47条措施,细致入微,一场春天的及时雨,来了。

餐饮要额外花钱做防疫的,直接补贴! 

店家在外卖平台的服务费过高的,赶紧下调! 

旅游业遇到困难的,一定出钱! 

各种运输企业遭受成本压力的,支持融资!

当不少地方还在纠结如何精细化防疫的时候,广东再次先行一步,开始着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经济。一场硬核“突围战”正式打响!



保经济、保就业,已经成了当下经济社会头等大事。


最近一个新闻,令人百感交集。某市公安局通报,违法行为人张某,撒谎说自己外出买菜,实际上是开车到了附近做工。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对张某给予行政拘留5天。



疫情之下,老百姓太难了。新冠疫情进入第三年,一些地方还在疲于对付:线上软件无菜可买,核酸长队大打出手,健康码偶尔罢工,只剩下一个冰冷的圆圈在屏幕循环往复。


而广东在此时率先出招,这无疑给中国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省里连续发出三份文件,拳拳到肉。广东人搞经济,硬核、实在。



怎么说?这些政策,照顾到了三个方面:


一是扩大了纾困政策的覆盖面,比如“六税两费”减半征收政策适用范围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围到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


二是延续了过往好的政策,比如延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税费缓缴等。


三是大力推行政策创新,释放出“稳经济”的最强音。比如,其中的预制菜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简称“菜十条”,令人眼前一亮!

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 ;

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 ;

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 ;

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 ;

培养预制菜产业人才 ;

推动预制菜仓储冷链物流建设 ;

拓宽预制菜品牌营销渠道 ;

推动预制菜走向国际市场 ;

加大财政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建设广东预制菜文化科普高地……

这规格、这力度、这范围,要不是黑纸白字写着“预制菜”三个大字,我差点以为这是什么弯道超车的芯片、大飞机和新能源汽车顶层设计。


广东,为什么开始拼命“搞菜”?



在疫情防控中,很多城市的市民感受强烈:“搞菜”成了天大的难题。封控的时候,谁家里屯的菜多,心里不慌,整个家庭都有了定力。


预制菜,正是疫情之后兴旺起来的一种新经济形式。它一般是指将各种食材配以辅料,加工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简单加热即可食用,非常方便。


广东选择了预制菜作为刺激经济的一大“杀手锏”,可以说是一记妙招。它不仅能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齐齐发展,还能在疫情之下力促消费复苏,拉动乡村振兴。


农民们优选原材料,专业厨师研发菜式,链接制造业流水线生产,再通过企业微信的及时沟通、算法的支持,定制化触达消费者。


这个过程中,乡村农业不仅“接二连三”,连接了实体产业,还得到互联网科技的扶持,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能拉动额外的就业,一石三鸟。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想象空间的万亿级市场。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介绍,中国2020年广义预制菜规模达4220亿元左右(出厂口径),未来有望达到万亿规模。



实际上,广东动手搞预制菜,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2021年,广东在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排名第一。正因如此,广东如今底气满满,直接放出了狠话:


力争在3年内建成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平台; 力争建设若干个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园,形成预制菜产业集聚效应;力争五年内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是的,广东要打造一批预制菜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甚至,广东要求财政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预制菜项目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一盆小小的预制菜,也反映了广东厚积薄发的超强综合实力:


第一,率先初步从疫情中走出来,才有了着手恢复经济活力的空间; 


第二,制造业上下游都强大,才能从研发到出品都维持竞争力; 


第三,高水平的城市化和大量的人口流入,提供了庞大的消费市场。


说实话,不是哪个省份都能轻松“搞菜”的!广东以制造业立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营业收入、利润、数字经济规模等统统都是全国第一。


2021年,广东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5万亿元,继续居全国第一,全部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自2015年以来首次达到40%以上。尤其是大湾区11个城市,各有各的特色,分工明确却又紧密衔接。



腾讯、华为、大疆……这些中国顶尖的民营企业,很多都来自大湾区。截至目前,广东省总市值超千亿元的上市公司已达40家,大多数都是制造业相关领域的“领头羊”。


广东位于内外循环的交汇点,产业体系完备,1500多万市场主体,1.27亿常住人口的庞大市场,合起来就是广东最大的机会。这不仅对预制菜来说是如此,任何一个产业亦是如此。


今天的广东,一手防疫情,一手抓经济,正在像走钢丝一样寻找着平衡点。毕竟疫情还没有过去,广东依然提起十二万分精神,与病毒搏斗。


根据最新的数据,珠三角城市新冠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数已经回落到个位数,即便加上无症状感染者也不过百。


两千多万人的深圳,极限封锁测试也告一段落,把社会面感染数降下来了。广深两座特大城市,以及其他珠三角城市初步走出疫情,这才能腾出手搞经济。说实话,很不容易。


广东的反应速度,恰恰就是这次防疫的关键。奥密克戎毒株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性极强,一座城市从上到下,应对速度足够迅速,跑得比奥密克戎更快,就打中了毒王的七寸。一天完成千万人口核酸检测,这种“闪电战”展现了防控的信心。



如今,广东又开始大力抓经济,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让很多人看到了新的愿景。2022年,或许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困难。


广东下了大决心。在这次拿出的47条措施当中,对工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可谓是拳拳到肉,绝对不整虚头巴脑的东西。


第一,不仅减免租金,还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不转嫁成本,每一方都获利。


第二,继续对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六税两费”减半征收,还扩大了适用范围,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到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能享受减税优惠。


第三,针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5个特殊困难行业,分别提出纾困扶持措施。


第四,推动超50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利用企业微信、腾讯云等手段实现数字化转型。


第五,加大工业投资、加快项目建设。官方数据披露,今年1-2月,广东省工业投资增长38.6%,比全国(19.8%)高18.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了36.1%。这说明,工业投资已经成为了广东工业稳增长的新引擎。


政府在助企纾困,广东头部企业也在担负责任,扶持小微企业。

 

比如腾讯,就对符合标准的小微商户实行支付手续费优惠,并将持续至2024年9月,多项举措综合降低小微商户的经营成本,预计投入超百亿。


事实证明,广东各界助企纾困的力度,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有针对性。货币不搞“大水漫灌”,财政政策也要“滴灌化”,让实惠流到每一个市场主体手里。那春雷阵阵,传来的是希望的声音。



30年前,很多地方还在讨论姓社姓资,深圳就独自唱响“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开放新篇章。


广东在历史上的抉择,大多数都是惊险的一跃。先行一步,大胆革新,就是广东这么多年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底层密码。


新冠疫情越来越像一道沟壑,把世界分为两个部分,敢于打破常规、锐意进取的人,和畏畏缩缩、故步自封的人。


我们之前就分析过,中国经济能否在疫后反弹,关键看两点:敢于重组资源的企业家精神是否被激活;给中小企业输血的渠道是否被疏通。


广东这一次的8项行动47条措施,显然是下了狠功夫,誓要夺回失去的两年,突围而出,创造自身的发展的新优势。


世界的无序和不确定性是常态。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疫情还是战争,做好自己的事,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互联网平台+金融场景:构建商业银行智慧养老金融生态圈

【原创】华略智库7000字讲透元宇宙:背景、技术、场景和机遇

【原创】欧盟碳关税:全球首个碳关税政策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原创】郑州龙湖金融岛开岛:离“河南陆家嘴”还有多远

【原创】借助消费互联网集成打响“四大品牌”,上海如何做到?

【热文】12年前一篇奇文,竟准确预判了当今世界局势

【热文】对话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中国如何化解缺芯风险

【热文】21世纪以来,为什么只有中国缩小了和美国的经济差距?

【热文】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三重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实况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