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问西东·艺术史大课】初识石窟,看这篇就够

常青 艺旅文化 2021-04-20


【无问西东·艺术史大课】

跟着艺术史学家、考古专家常青老师

探访中国石窟艺术

解读佛教造像奥秘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讲,敦煌、云冈、龙门这三个名字是并不陌生的。十几年前,舞剧《丝路花雨》的上演,又使敦煌可爱的反弹琵琶女神普遍受到了人们的赞叹,敦煌的艺术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了。


但是,如果要请一般人来解释一下什么叫「石窟」,可能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石窟,似乎是比较难理解的名词,但如果问大家什么是佛教寺院?我想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地说出它的基本概念,但对于它的用途也总是能知道一些。因为佛教虽然发源于古代的社会,但它的思想与宗教活动,至今仍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的大地上,有数不清的佛教寺院分布在一个个省、市、县、村、向人们传播着从古代发展来的佛教文化思想。


其实,石窟也就是佛教寺院。所不同的是,我们一般概念中的寺院,都是在平地或山上用砖石木料建起来的一座座木构殿堂,而石窟却是在河畔山崖间开凿出来的寺院,因为它们绝大多数是一所所石质的洞穴,有着佛教寺院性质的使用功能,所以,这类寺院就叫作“石窟寺”(图1)。 


图1  敦煌莫高窟外景


01.

/石窟寺的作用/


为什么要开凿石窟寺呢?这个问题的本质与“为什么要建造佛寺”一样。


我们知道,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印度,主要流行在亚洲地区。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族姓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差不多与中国春秋时代的圣人——孔子同时,也算是东方这两大文明古国的一个有趣巧合了。释迦是在29岁出家修行的,在35岁时通过自已的独立思考创立了一套学说体系,以后一直在印度的恒河流域一带进行传教活动,逐渐得到了上层统治者的支持,在一般群人中也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释迦牟尼总结出自已的学说体系,被他的信徒们称作“成道”,而成道以后的释迦牟尼也就是我们一般概念中的佛了(图2)。


图2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壁画《降魔成道》  北魏


到了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中出现了大乘和小乘两个派别,这里的乘就是“乘载”或“道路”的意思,这是后期的大乘佛教把前期佛教贬称为小乘,认为他们的说教引导众生到达幸福的彼岸世界更加方便。小乘佛教认为佛只有释迦牟尼一人,而大乘佛教则宣称佛不仅仅是释迦一位,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间,在上下四方四维的各个空间领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佛,他们有的就是涅槃彼岸极乐世界的主宰。


图3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45窟内景  唐


那么,怎样才能摆脱现实中的苦难、达到涅槃世界呢?


佛教认为,只有严格地按照佛教所规定的正确方法去修行,把自己的生活行为、思想道德完全纳入佛教的轨道,将来是一定可以成佛的。佛教的寺院就是提供给出家僧人们进行念经、说法、修行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场所,僧人们在这里将会学到佛教的思想,按照佛教的规定进行修行,他们认为这就是通往彼岸幸福世界的道路。大乘佛教也称作“像教”,因为他们主张造立或描绘各种各样的佛像,以及佛教世界里的其他尊神像,如菩萨、罗汉、天王、金刚力士等,去供奉它们(图3),这样一来,在这些偶像们身上就会具有这些佛教尊神们的全部思想和神通。面对这些偶像,众生们就可以寄托他们的所有愿望。我们在寺院里,会看到大殿里供奉的各种佛教人物偶像,因为佛是无所不在的,所以,遍布各地的大小寺院,也可以说是佛在我们人间的不同住所


佛教信徒可以分为出家人和在家人两种。在家佛教徒就是居士,他们也是以佛寺作为活动基地的,那么佛寺相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沟通现实世界和佛教世界的桥梁。这就是寺院的基本作用和功能,对于山崖间开凿出来的石窟寺来说,其功用也是同样的。 


02.

/中国石窟寺的分类/


   图4 印度阿旃陀石窟第10窟  公元前一世纪 

石窟寺也是起源于印度(图4),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中国的佛教徒也开始开凿石窟寺。公元5至8世纪是中国石窟发展的最盛期,最晚的可以到达公元16世纪。

中国历朝历代的石窟寺可以分为以下9种类型

1. 洞窟内立一座中心塔柱的塔庙窟,是提供给僧侣们绕塔作礼拜用的(图5);

2. 用于讲经说法的佛殿窟(图6);

3. 供给僧人生活起居和坐禅修行用的僧房窟;

4. 在有的塔庙窟和佛殿中雕塑了大型佛像,就形成了大像窟(图7);

5. 在佛殿窟内设立中心佛坛,形成摹仿地面寺院殿堂作法的佛坛窟(图8);

6. 专门为坐禅修行而凿的小型禅窟(罗汉窟);

7. 由小型禅窟组成的禅窟群(图9);

8. 利用天然溶洞稍加修凿而成的石窟(图10);

9. 利用崖面的自然走向而布局规划开凿出的摩崖造像(图11)


总的来看,中国石窟寺是以建筑、雕塑、绘画三者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为弘扬佛教思想、为僧侣们的出家修行服务的。古代的善男信女们认为出资开凿石窟、雕塑与绘画佛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作功德的行为。 


图5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内景  北魏

图6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内景  北魏

图7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5窟内景  北魏

     图8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55窟内景  宋 

图9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侧壁的禅窟  西魏

图10  甘肃永靖炳灵寺第169窟内景  西秦

图11  四川广元千佛崖  唐


中国石窟寺的制作,可以说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


以敦煌莫高窟来讲,它所在的鸣沙山是由第四纪初期的沉积物酒泉砾石层组成的,砾石层主要是河流冲击而成的,是大小不等的鹅卵石和沙土的混凝物。它的硬度极不一致,一般说来很松脆。石子虽然坚硬,却各个分离,只靠一点点粘力不大的钙质勉强胶结住。因此,凿窟虽还可以,在上面雕刻就不行了。这种岩层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莫高窟只能向塑像和壁画方面发展(图12)。


相比之下,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太原的天龙山石窟、邯郸的响堂山就大大不同了,那里的岩石不仅分布面广泛,而且很适合于雕刻,于是就产生了一座座宏伟的石刻岩中殿堂与众多的精美雕像(图13)。


左上 图12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45窟彩塑   唐             

右上 图13  河北邯郸南响堂石窟第7窟内景  北齐


03.

/中国石窟寺的分区/


另外,中国石窟寺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地区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时代艺术风格和不同地区的地方特色。我们根据中国石窟发展史上出现的这些明显的差异,可以把全国的石窟寺分成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三个大的自然区,而每个大区中又可以分成若干个自然小区。


📍新疆地区

新疆地区石窟主要分布在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天山山脉以南的地区,集中的地点有库车和拜城一带、焉耆回族自治县一带和吐鲁番附近。最早的石窟大约开凿在公元3世纪,最晚的有可能迟到公元13世纪。洞窟内采用泥塑像和绘制壁画的方法制作,在焉耆和吐鲁番一带,还在有的洞窟前面用土坯砌成前堂,或者直接用土坯来砌建洞窟(图14)。 


图14  新疆吐鲁番柏兹克里克石窟外观  高昌


📍中原北方地区

中原北方地区,是指新疆以东、包括黄河流域和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数量最多,内容也最复杂,是中国石窟寺发展的主要地区。按照自然地理和风格特点,还可以再分为四个小区


1.河西走廊区,即位于甘肃省的黄河以西地段,从公元5至14世纪都有兴建,在洞窟内一般是采用泥塑和壁画的形式;

2.陇山东西区,即今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创建于公元5至6世纪。陇山西部多采用泥塑和壁画,陇山东部大部分是石雕刻;

3.陕北关中区,即陕西省的北部和中部地区,有少量的窟龛开凿于公元6世纪,主要部分是在公元7世纪及其以后制作成的,多采用雕刻手法(图15); 

4.中原华北与东北区,包括山西、河南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公元5至8世纪,是中国石窟发展高峰期的中心区域,主要采用石雕刻的手法制作。


图15  陕西子长北钟山石窟大窟的供养菩萨群像  宋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东南和西南两个地区比较集中。东南指江苏、浙江和江西、福建的部分地区。最早的出现在公元5至6世纪间,公元10世纪以后的内容较多。西南地区包括四川、广西、云南、西藏等地,是公元8世纪以后中国石窟寺发展的重心区域。南方地区制作石窟寺的主要方法也是石雕刻(图16)。 


图16  四川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第20号养鸡女  宋


另外,在制作特点方面,中原北方地区除了个别石窟群以外,多掺杂着摩崖造像龛;而南方地区除了个别地点外,则是摩崖造像龛的数量多于石窟洞。


就全中国的范围来看,石窟群地点的总数约在1000处以上,而石窟洞和造像龛的数量很可能会超过10万。其时代延续之长久,保存内容之丰富,是其他信仰佛教的国家所无法相比的。各个地区,各个地点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不是孤立的,在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不断地推动着石窟寺向中国民族化的风格迈进。


04.

/从石窟艺术看现实社会/


中国的先民们在制作石窟寺时,倾注了无数的人力、财力,以及他们的聪明与才智。这些原本属于佛教的艺术,却又包含着相当多的世俗社会中的内容,因为任何宗教生活都离不开现实社会。透过这些宗教艺术的折光,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国古代1500多年间人们的部分生活面貌。单从它们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言,那些结构完美的洞窟建筑、栩栩如生的雕塑人物形象、辉煌灿烂的巨幅壁画,就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祖先们的文化艺术成就,它们都是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必要参考资料和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石窟寺里的艺术又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轨迹,其中保留着大量的真实物质形象。例如:当时人们所常用的建筑形式,男女人物所穿著的服装(图17),以及人们所使用的生活器具等等,有许多根本不见于史书记载,既使在考古发掘中也是极难见到的。所以,这些珍贵的艺术内容又是我们研究古代物质生活发展史的重要参考对象。 


图17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409窟西夏王妃像  西夏


石窟寺艺术的价值,也决不仅仅只有这几个方面,那一座座神秘的佛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文化艺术宝藏,其中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当今社会去学习、借鉴的内容。就是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参观一下石窟里动人的雕塑与壁画作品,既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提高艺术鉴赏力,还会使我们解除紧张工作之后的疲劳感。所以,中国古代的石窟寺艺术,从宗教与文化角度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原载《百科知识》1997年1期,第49~50页,少许改动

已经原文作者授权




本文作者

常青


大学教授,艺术史学家,北大考古系硕士,师从宿白先生学习中国佛教考古。美国堪萨斯大学艺术史博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博士后。华盛顿佛利尔-赛克勒美术馆和美国国家美术馆高级访问学者、佛罗里达州立博物馆等从事研究及策展工作。


曾在龙门石窟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工作。参加过商周汉墓、唐长安城遗址、南宋临安城遗址、邺城建筑遗址等八次考古发掘。出版专著七种,合著四种、专业论文70余篇。


—无问西东·艺术史大课|游学专线—



     我 们 的 足 迹    


 文 化 游 学  

华 北:邯郸正定

华 东:浙西南浙南苏州徐州济南

泉州徽州南京扬州

西 南:黔东南

西 北:宝鸡青海

东 北:沈阳

海 外:柬埔寨日本德国芬兰波罗的海缅甸


 城 市 走 读 

杭 州:径山 胡雪岩故居六和塔北山街

孤山上林湖

上 海:真如寺




艺 旅 文 化 

        文 化 研 学        城 市 走 读          

文 艺 沙 龙        博物馆导览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以下合作

原创稿件|优秀讲师|非遗手作|企业团建|活动定制


喜欢,就多给我们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