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士毕业后有哪些出路?

布拉格向北 布拉格向北
2024-08-30

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提倡美好邻里社会公平和个人成长


 本文全长  2600字

阅读时间  5分钟


2020年我从加拿大UBC博士毕业,读博期间作研究生职业发展督导,被问的最多的问题是:研究生毕业后,该怎么找工作?


我在北美生活了十几年,2007年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拿下硕士学位,跟不少当年的同窗保持联系,时过境迁,乍看之下,硕士毕业后走上学术道路的同学似乎经历更坎坷些,相当一部分比较早地放弃学术转行进入各个领域,不几年后便自足圆满。


北美跟国内情况不完全一致,更不必说湾区、硅谷独角兽企业云集,面向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机会众多,哪怕走偏几步也总有机会厚积薄发。因为身边常遇高人,我给在校研究生的总体建议是:除了教职,好好看看非学术岗位,了解一下同龄人是怎么找工作的。



01不建议大多数研究生只盯着学术岗
求职路因人而异,没有固定模式:
有人毕业后并没有进入被人看好的企业,却遇到擅长带新人的领导。
有人进入行业头部企业,埋头深耕,修炼人脉,为人厚重,十年过后以行业督导身份带高校学生开眼,受敬重程度不亚于资深教授。
有人不喜久坐办公室,五年更换三次老板,近距离观察市场真相,知识技能不断迭代,见多识广,所做之事适合天生活泼热情之性情。
无论走哪条路,都有得有失。跟前人取经,多看多听,自有裨益。

最怕自以为优秀,毕业后就有份好工作等着你。比如在加拿大,八成的中高级别岗位都靠内推,根本轮不到单纯凭投简历的求职者。

回归正题: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多数研究生去找学术岗位呢?

简单的解释就是,高端人才的培养机制跟目前的社会需求不匹配。
一个国家能承担多少学术岗位,受综合国力、发展阶段等宏观因素影响。如今北美大多数拥有博士头衔的人都不以科研为谋生之道,我相信中国也很快将面临这一现实。为此要提前了解社会大环境、你生活的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假如你所受的训练和你的意愿刚好能满足市场上很多高端岗位的要求,发展机会估计是不赖的。然而学术小白不一定有足够视野,再加上缺乏工作经验,弄不好就会陷在相对封闭的小圈子里,不了解外面什么样。

你问问自己,导师有没有跟你讨论过就业前景。有的话,他愿不愿意推荐你去非学术岗位?高校设置博士学位是为了储备以学术为终身职业的人才,老师们当然乐于推荐高徒做学术,但并非所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博士都具备科研能力,更不必说能力足够、却一心想投身于知识转化的博士。硅谷就有大批读到一半的博士逃离科研,拿着不亚于教授的薪水,转入初创企业。
从宏观角度讲,优秀的学者是稀缺人才,能靠做学术做出名堂来的人,真的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科研工作者一生勤勤恳恳,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最终都是无名的。


02读博出来不搞科研,算不算浪费?

有人问,读博出来的收益不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地涌入这条窄胡同?
原因很多,我觉得其中之一是观念误判。无论哪个领域的博士生,刚博的时候都以为自己会成为高校教师, 他们的家人可能会告诉他们说,进高校当老师是一份稳定、受人尊敬的职业,再说还有寒暑假呢!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这么想很正常,我们国家在八九十年代的确尊师重教。社会上大家普遍觉得教授高人一等。
但是如果你真去了解下现在的高校环境,就明白不是这回事。当老师意味着全年无休,没有节假日和周末。而且终身职位太少,容不下那么多有才华的人。对青椒而言,更谈不上稳定。
不懂行情的人会说:博士毕业不进高校是loser。咱们看事实:2020年有多少海归博士?
2020年疫情加上国际关系变化加速了海归回国潮。智联招聘统计,2020年投简历到国内岗位、有意在国内发展的海归人才数量较上一年猛增33.9%,其中25-34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64.6%。
这些人突然涌回国,可国家未必有足够大市场容量接收那么多高质量人才。再加上这两年中国大陆博士毕业生翻番,导致太多博士在高校只能拿非常低的薪酬,还没有固定职位。
博士毕业后做不做科研,是个人选择。
我刚刚读博士的时候,也想当然地以为毕业后准定进高校。事实却是,自己和身边几个博士同学读博到了半程后,特别是开题写论文时,产生一种自我厌弃感,觉得怎么自己这不行那不行。回头看其实那种焦灼、自我解体,是种成长的阵痛。
事实上,一半以上博士都担心未来的就业和财务状况。事实上对很多人来说,学位不仅没能带来高薪,反而会让他们负债累累。
这就是为什么我劝在校生提前了解就业市场,这样你才知道怎么选择工作,别跑偏或者随大流。基本常识是:过好自己的人生,你需要有经济保障,有机会实现社会流动、有职业保障、有影响力的职业。
总之,博士离开学术界的原因很多。
也许是研究岗和教职岗僧多粥少;也许是因为经过岁月洗礼,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做科研;还可能是因为在人生路上找到了其他更有兴趣的方向。
我坚决反对博士毕业后不做科研就是浪费社会资源。恰恰相反,我认为只有真正发挥你的长项,找到自己的热爱,才不枉此生,没有辜负你读博经历的种种磨难。


03怎么让自己读博出来 路更宽?

博士生在跟导师做过几年科研后,都会对自己的能力跟志愿有一定了解,才知道未来的路不只进高校这一条。
我的博士同学当中,当然也有人毅然决然地坚持做学术,但不是因为他们适合做学术,而是没其他出路,完全没办法在社会上找工作。
我认为正在读博的人,要问自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读博士让你的路更宽,还是更窄?”

发展得好的博士,会感觉拿到博士学位自己有更多选择,而不是更少。不论科研、当老师、进知名企业还创业,拥有博士学位,如果你能选择的道路更多,起点就比其他人更高。
但如果你发现自己毕业后除了进高校、没有别的选择,那就要当心了,很可能后面的人生走得不太愉快,大多数人都跟创造知识不沾边,就是一台论文生产机器,被严重剥削的打工人。
我博士毕业典礼上UBC的校长对毕业生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对硕士和博士毕业生说,无论将来你要在哪工作,我希望你们记住这个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都是欢迎的。你已经在UBC受过严苛的训练,接下来的人生里,你要作知识使,把你学到的知识调动出来,发挥你的特长,用在社会需要的地方。
知识大使指的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有高职业标准的个人,他们勤奋、聪明,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信誉好,有职业道德。要想成为知识大使,要经历多年的工作打磨,才能在特定领域取得成就。
你不进高校,不写论文,也能保持对领衔科研话题的敏感度。像读博期间一样,养成阅读学术文献的习惯,保持跟博导、跟顶尖学者、行业高手的互动,跟这些人建立高质量的沟通,比如参加学术会议或是注册行业协会,听一听最顶尖的科学家、企业家在关注哪些话题。

如此说来,知识大使的标准还蛮高的。
我希望你也能从我今天讲的这些话里受到启发,眼睛别光盯在学生岗位上,把自己的人生过好。



作者介绍

 江 北 

「布拉格向北」创始人

人在温哥华

刚刚实现创作自由 在家办工的理想生活


  - end -  


布 | 拉 | 格 | 向 | 北

欢迎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布拉格向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