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雷军卖车,一辆亏6万......

金石道人 经济学博士
2024-09-05


雷军的再次创业,有点超出预期。


01

小米汽车的第一份财报

结束了为期两周的欧洲之行后,雷军带着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小米吐鲁番夏测基地开启直播。

虽然在直播中,不时出现一些瑕疵——哑音、卡壳、炸麦交替出现,但这场直播还是透露出不少小米汽车的重要信息,比如:

在正式上市之前,小米SU7 光充电桩就测试了7万个;

小米汽车目前测试里程已经超过700万公里,跨越了100多度温差;

小米整个高管团队,只有两个人还没有赛照等等。

将这些测试信息透露出来的核心目的自然是让用户看到小米对汽车质量的重视程度,让用户可以放心地购买小米汽车。

但在这些信息中,最劲爆的还是由卢伟冰说出的:

小米汽车正在研究进入欧洲市场。

大漠黄沙,驼铃悠扬,身处古丝绸之路腹地,卢伟冰终于说出了小米汽车想要西进的“雄心”——

去欧洲,在内燃机的发源地,用电车技术,收割新时代。

巧合的是小米近期也正好发布发布了最新财报,也是小米汽车的第一份成绩单。

8月21日,小米集团正式公布了其2024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多项关键指标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集团总收入达到889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了32.0%的显著增长。


净利润更是达到了62亿元,同比增长20.1%,彰显了稳健的盈利能力。

这是自小米上市以来最好的“单季财报”。

在汽车领域,小米的表现也算不错。单季度内,小米累计交付新车27307辆,连续两个月实现单月交付量破万,标志着小米汽车业务正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照这个势头下去,雷军之前说的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达成基本不成问题,甚至还能提前一个月实现。


虽然卢伟冰所说的“进入欧洲市场”还有一段距离,但对于去年底才刚刚开完第一场发布会的小米汽车而言,已经很好了。

至少,称他们是造车新势力中的新势力,也说得过去。


02

卖一辆车,亏6万?

财报公布后,小米集团港股在昨日高开高走,股价一度大涨超过9%!说明资本市场普遍认可小米继续扩张市场版图的实力。


而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就是小米汽车的亏损情况。

根据财报披露的数字,其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净亏损18亿元,以此推算,小米汽车单车亏损超6万。

这时就有人说了,小米卖得那么好,造车不也是亏损吗?

其实小米的亏损对比其他那些财报不怎么好看的“造车新势力”们,完全是两码事。对此雷军的正面回应就是很好的解释:

“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小米汽车还在投入期,希望大家理解。”


第一,目前小米汽车的规模较小,而汽车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的行业。

第二,小米第一辆车是纯电轿车,其投入成本本身就比较高,消化这部分成本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尤其是投入成本这方面,前大众集团CEO马丁.温特科恩曾经透露说,大众MQB平台研发和全球工厂实施花费了600亿美元(相当于4100亿人民币)。

而吉利也声称与联合开发的CMA平台仅研发就花费了200亿人民币。由此可见,汽车开发的资金是非常巨大的。

这部分需要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摊平前期的开发投入成本。比如前期投入100个亿,但是车只造了100辆,那么成本就会高达1个亿。但如果销量增加到100万,那么单辆成本就会被压缩到1万。


实际上,如果真较真的话,亏得远不止这么多。2022年全年小米汽车在汽车业务上投入了31亿元,2023年全年投入了67亿元,2024年一季度投入了23亿元。

过去的这些历史投入如果也加在交付的这2.7万辆车上面,你甚至可以计算器按出“小米至今为止每卖一辆车亏50万”的论调。


对于新势力汽车品牌来讲,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销量水平与毛利水平,因为汽车是一个成本前置、非常依赖规模化来盈利的行业。

销量方面,小米汽车已经连续两个月月销过万,这是小鹏蔚来等车企冲刺了几年才能达到的目标,而有些车企一直都没有实现这一目标。


在同类型同价格带的区间中超过友商,甚至已经是蔚来和小鹏的一倍还多。

小米汽车单季度的营收为 64 亿元,平均每天到账高达7111万,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小米汽车就实现了如此可观的收入,其增长速度令人惊叹。

毛利率方面,这个核心指标,可以和刚刚交卷的其他新势力们对比一下。

先来看极氪,第二季度交付新车54811台,营业收入达134亿元,净亏损为8.64亿元,整车毛利率为14.2%。

小鹏则在第二季度交付了30207辆新车,营业收入为81.1亿元,净亏损为12.2亿元,毛利率提升到14%。

对比来看,小米汽车高达15.4%。开启交付的第一个完整季度,毛利率就超越了特斯拉,在新势力中仅次于理想,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造车亏损,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常态。

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战最激烈的时候,那些新势力厂商都在亏。

蔚来,一辆车亏11万;

小鹏,一辆车亏7万;

哪吒,一辆车亏4.17万;

零跑,一辆车亏3.76万;

还有那个已经半死不活的威马,当时一辆车要亏12万!


这样的数据更像一个文字游戏,参考价值并没有那么大。

与其说雷军卖车一辆亏6万,不如说一辆居然只亏6万。

如此对比之下,那些销量和毛利都上不来的厂商,它们才是真的有些危险!


03

汽车界的“小米”,有多少含金量?

小米汽车属于京圈造车势力,北京国资委、北汽等不会眼睁睁看着上海、广州、深圳,甚至重庆在新能源车领域大杀四方的,这么大一块蛋糕,京圈一定会全力支持一支力量来参与进来的。

所以,小米汽车成为未来新能源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存在是肯定的。

唯一不确定的只有一点——

小米汽车是否能复刻小米手机的成功?

在笔者看来,小米汽车有五大不可忽视的优势。

一是非常优渥的政治条件。前面说了小米汽车现在算是京圈的新能源独苗,能够享受到很多企业没有的条件和资源。

早在两年多以前,小米汽车就成为北京市政府工作计划的重点任务。从小米汽车制造工厂落户北京亦庄开始,一路大开绿灯。

二是资金充裕,可以投入巨量资金打磨爆款产品。小米的第一台车,投入了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入了超100亿元。到2024年上半年,小米汽车已公开约1200件中国专利/专利申请。说到底还是小米集团本身的基础就很好,雷军手上拿着1400亿元的现金,根本就不愁钱花。

三是出色的市场营销与预售活动。“粉丝经济”、“社区营销”、“微博营销”都被雷军玩明白了。

要不怎么说小米能迅速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营销功不可没。就连刘强东曾经也感叹过:

“别和雷军比营销,我们玩不过他,他不是一般人。”

而从实际效果看,小米汽车尤其擅长运用社交媒体、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全方位营销推广。通过精心策划的发布会和线上直播,吸引了海量观众关注。

四是“人车家”生态。这可以为小米汽车用户带来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打通的便利。有“米家”的基础在,小米汽车稍微用点功夫就能打通整个生态,从“手机 X AIoT”到“汽车 X AIoT”只是时间问题,顺便还能提升一波手机和智能家居设备的销量。

五是雷军出色的个人能力。这个世界上很多事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比如造车这件事就打了很多人的脸。


贾跃亭花了百亿,做了个ppt;

许家印花了百亿,做了个车模。

阿里华为这种科技大厂,也只敢和现有车厂合作卖皮包车。董小姐当初嘲讽小米就是个皮包公司没啥硬实力,只注重营销,而自己是技术重资产工业大厂,不屑和小米同台。结果自己造手机,手机失败,造车也失败,30多亿的项目直接烂尾。

雷军把钱砸下去,是真能砸出东西来。

但即便这样,也不能一早断言小米汽车前途十分光明。

首先,相比其他车厂小米入局时间还是晚了点,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显得制造经验不足。小米直接跨越到自建汽车工厂和生产制造汽车,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所以,小米新车故障不少,曾经一个月内光是在网上就爆出了好几起故障。

5月初,一位厦门的网友称,自己新提的小米SU7刚驶出4S店,在行驶了39公里后,就在高速上抛锚,被迫停车。

5月8日,湖南耒阳的车主开着新购未满一个月的小米SU7汽车在停车过程中,刹车疑似突然失灵,车内发出警报声,屏幕随后出现“制动系统故障”等4条异常信息。

5月21日,广东佛山的车主提车不到1个月的小米电动汽车两次在高速路上智驾失灵,无法行驶。

.........

汽车本就是个核心技术门槛高的行业。

小米汽车首款车刚刚落地,研发积累不足,在电池管理、车载系统、动力电池、自动驾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积累相对很多同行都存在短板。

尤其是对上比亚迪这种发展全产业链的“庞然巨物”,很容易吃亏。

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弗迪动力、弗迪视觉、弗迪科技、弗迪模具(弗迪精工),从上游原材料到中游零部件再到下游整车,形成完整闭环。

芯片、电机、发动机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锂离子等电池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自动驾驶......全都能造,而且各个都很能打!

如果小米复刻自己在手机界的传奇故事,那么以后最大的对手可能就是比亚迪。

一个专注于全生态,一个专注于全产业链,竞争起来是个什么样的画面,真不好想象。

这也将是雷军最后一次创业路上的最大变数。

| 金投研好文推荐:何猷君拿下中国电竞第一股!电竞是个好生意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经济学博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