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和巴基斯坦的故事(上)

宋德亨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宋德亨 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政务参赞,中国前驻印度孟买总领事。

我1970年9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外交部。当时正值文革期间,遵从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外交部把我们送到唐山军垦农场劳动、锻炼、储备。次年7月返回北京参加出国学习班,两个月之后,我被分配到巴基斯坦学习乌尔都语。打那以后,一发不可收拾,我与巴基斯坦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在巴基斯坦学习和工作14年,亲身感受到中巴友好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巴国朝野上下的共识:巴参议院和国民议会中,无论在野党还是执政党都主张并支持中巴友好;巴国领导人,无论军人还是文职总统,上台伊始的首访国家都是中国。中巴友好在巴基斯坦已经深入人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这句话在巴基斯坦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我在这里要讲几件凡人小事,以飨读者,希望读者们能从中体会到中巴友谊的精神风貌。

01

我的乌尔都语老师纳西姆

1971年9月,我受外交部委派到巴基斯坦学习乌尔都语。乌尔都语是小语种,巴基斯坦的国语,也在印度、孟加拉国的部分地区使用。乌尔都语不仅对我来说,对其他许多人来说也一样,是从前闻所未闻的语言。其实,“矬子里头拔将军”,乌尔都语还算是小语种中的较大语种,因为过去的《人民画报》用17种语言出版,其中就有乌尔都语。以乌尔都语为母语的人口有将近2亿,能使用乌尔都语的就更多了。尽管如此,我当时心里还是没底,担心会很难学。

///

宋德亨夫妇在拉合尔巴大清真寺留影(《我们和你们: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故事》图)




那几年,被派去巴基斯坦学习乌尔都语的就我和李健生两人,安顿在使馆文化处驻地。因是成人启蒙学习语言,故不便去当地学校学习,而是如私塾一样,请老师到文化处施教。文化处不在伊斯兰堡使馆本部,而是在拉瓦尔品第卫星城被称为“洪扎王府”(Hongza House)的洪扎土邦王别墅。“洪扎王府”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洪扎土邦王建在品第的“冬都”。该王府是三层楼的古堡式建筑,大门口左右两株木棉树(在广州又称“英雄树”)高七八米,早春二月,英雄花开花时节,满树红红火火,好看而又喜庆。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清幽雅静,偶尔鸟儿啁啾,打破沉寂,是理想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老师名叫穆罕默德·纳西姆,是一名中学教师。最初,我们压根儿不知乌尔都语为何物,老师又不懂汉语,故而只能用英语作为媒体教学,待到后来入门后才扔掉拐棍,直接用乌语教习。

纳西姆老师老家在印度勒克瑙。懂乌尔都语的人都知道,勒克瑙是乌尔都语的发源地之一,所以,他的乌语十分地道。而他的英语也相当流利。因此,我们是一举两得:学习乌语的同时,英语也得到提高。纳西姆老师为人谦和,具有中学老师的特质——细心、耐心,循循善诱。

须知,教我们两个大男人尤其是外国爷们学乌语,比之教本国小学生难得多:一是两种语言相距甚远;二是我们早就过了学习语言的年龄;三是乌尔都语有35个字母、54个音素,发音部位繁复,有的发音特别难,如小舌、舌根、硬腭和喉部发音等,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发音。

乌语中还有弹音,犹如俄语的弹音,也是汉语中没有的。纳西姆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打退堂鼓,而是信心满满,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教我们发音,不厌其烦的程度使我们都觉得过意不去,直到我们发音基本过关才露出满意的微笑。发弹音困难,他就让我们嘴里含一口水,舌头在水中打嘟噜,效果果然不错。这说起来简短,而当时的教和学却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漫长过程——我们的乌尔都语学了两年半。他的这种认真而负责任的态度,如果没有对中巴友谊的执着追求和奉献精神,是难以做到的。我们两个深深地为纳西姆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所打动。

老师是壮年男子,家里有妻子和四个孩子,当了我们老师后不久,他的妻子又怀上了第五胎。不到40岁的他就有五个子女,这在巴基斯坦并不少见。一个中学老师,除了学校工作外,每周二、四、六共三个下午来教我们乌语,还要养活一家七口,难免力不从心。特别是孩子老婆有个病痛的时候,家里没有保姆,难免缺课。对此我们充分理解,老师来不了,我们就复习、自学。

经济上使馆尽量帮助他,缺课也不扣工钱,开斋节和古尔邦节还给一定的奖金,以资鼓励。文化处辟有一块菜地,我们种出的白菜、萝卜、黄瓜、茄子、豇豆、辣椒、西红柿,有收获就有老师一份。中国的大白菜巴国没有,大白萝卜也比他们的大,黄瓜碧绿水灵,看着就令人嘴馋,所以,大白菜、白萝卜和黄瓜等蔬果特受巴基斯坦朋友的欢迎,蔬菜外交也成了外交工作的手段之一。

纳西姆老师清瘦但精神,来去自驾摩托车,飞快但稳健。老师喜好抽烟,总是烟不离手,上课时也一样,所以,做学生的在他来上课之前要准备两样东西——烟缸和茶水。因经济条件有限,他抽的烟没有什么名牌,通常是K-2牌香烟,一种十支装的廉价大路货。烟味特冲,我们就把门窗都大开着,好在伊斯兰堡基本没有冬天,省去关门闭户,空气也就清新了许多。

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和老师相处融洽,师生之情甚笃。我们从老师身上不仅学到了语言,而且学到了他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待人和气、宽容包容等优秀品质,这些使我们终身受用。纳西姆老师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细心、耐心、恒心,和对学生的谆谆教诲。不然,我们可能学不成乌尔都语。他是千千万万为中巴友谊添砖加瓦而又默默无闻的巴基斯坦人,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

宋德亨夫妇在拉合尔巴基斯坦独立纪念塔前留影(《我们和你们: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故事》图)




尊师重道是中国人的美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师父,师即是父。学业结束后,我们并没有人走茶凉,仍然与纳西姆老师保持着联系,文化处一有电影招待会,我们就把老师一家也请来,边看电影边叙友情,还可以讨教乌尔都语问题;使馆有大型招待会,如国庆招待会、春节招待会,都会请上老师一家。只是在我结束在巴基斯坦的第三任转赴印度孟买任总领事之后,才失去了与老师的联系,不能不令人遗憾。也不知纳西姆老师一家近况如何,套用一句老话:“好人一生平安”,这是我对老师的良好祝愿。

02

忘年交阿尔斯兰

在巴基斯坦学习和工作的14年中,结识的巴朋友无数,从政府官员、外交部官员到文化、新闻、科技等各界人士,直到平民百姓中的各界友好人士,应有尽有,但印象最深、值得一提的人士中,忘年交阿尔斯兰就是一位。阿尔斯兰全名叫穆罕默德·汗·阿尔斯兰,巴基斯坦人和乌兹别克人混血母亲是乌兹别克人),身材高大健硕,仪表堂堂,身材长相随其母。其父是布店老板,在拉瓦尔品第开了一家中等绸布店,家境小康。他家在品第卫星城,是一个独门独院不带楼的院落,后有带鸟屋的小花园。阿尔斯兰子承父业,也经商,但比之乃父规模要大。

我和阿尔斯兰是因他到使馆申请签证而认识的。他因生意同中国关系密切,经常跑乌鲁木齐、广州、义乌等地,购买中国商品回巴基斯坦销售。我当时任使馆政务参赞(副馆长),也管签证的事。开始时我对他并未在意,签证由手下人员办理,我一般不直接插手。后来,因签证要得急,有时又是时限较长的往返签证,一个月甚至三个月,须由作为主管的我签批,我才同他有了直接接触。

一来二往,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得知他对中国感情深厚,是巴中友好的积极支持者,只做中国生意,对中国也十分了解。除经商外,阿尔斯兰也从政,属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也就是现任总理谢里夫的穆盟。他是拉瓦尔品第穆盟的召集人,曾为谢里夫出谋划策。在穆盟中,他极力主张巴中友好。

在距伊斯兰堡53公里的东北方向,有一座穆里山(Murree),是著名的避暑和旅游胜地,山上风景优美,夏日凉爽,适于避暑;海拔虽然最高处只有2240米,但在冬季满山积雪,苍松翠柏银装素裹,吸引大量赏雪寻梅的游客。1971年,基辛格博士打开美中关系大门的破冰之旅,为避人耳目(特别是媒体),就是佯称去穆里山休息养病,金蝉脱壳,神不知鬼不觉地飞往北京的。阿尔斯兰在穆里山建有一栋别墅,一楼一底,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全部使用中国产品,瓷砖、地板、吊灯、窗帘、门窗、暖气片,以至家具、沙发都是中国货。他把这栋楼得意地称作“China House”(中国宅邸),足见他对中国情有独钟。

阿尔斯兰和他的妻子、父母、弟弟都十分好客,经常邀请大使、我和使馆人员到他家做客,每次都是倾其所有,用巴基斯坦风味饭菜盛情款待我们。我们都喜欢他家的巴式烧烤(Pakistan BBQ)和脂油饼(油煎的囊)。他母亲还学着包“中国饺子”给我们品尝,味道不错,就是个头太大,类似包子。来而无往非礼也,大使和我也适时回请。但凡使馆有国庆招待会、春节招待会,以及电影招待会,都会邀请他们参加。外交不只是正式场合与官方人员之间的觥筹交错,民间往来也是构筑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外交更是国家关系中实实在在的内涵。

宋德亨和巴基斯坦朋友阿尔斯兰及其可爱的儿子夏阳。(《我们和你们: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故事》图)

阿尔斯兰当时虽然不到30岁,却已有了三个孩子。在我2004年离开巴基斯坦时,他妻子又怀上了第四胎。他的妻子也是乌兹别克人,很可能是他母亲当年为他物色的。其妻白净靓丽,性格温顺,彬彬有礼,有巴上层社会妇女的气质,只知相夫教子,生意和政治一概不问,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式女性。三个孩子中,老大是个男孩,叫夏阳(Shayang),那时只有两岁多,走起路来像企鹅,摇摇晃晃而不倒,说起话来呀呀鸣呜,语焉不详,十分活泼可爱。老二是女孩,才一岁多,尚不会走路,明眸皓齿,小脸白里透红,招人疼爱。老三也是女孩,仍在襁褓之中。

阿尔斯兰的父亲外表憨厚,不善辞令,但待人接物不乏热情,不过不是在嘴上,而是在表情和行动上。据说其父有中国山西人的“算计”,善于理财,精于商道。其母为人精明,能说会道,待客热情,有点像上海人。其弟代父料理布店事务,20多岁仍未婚配,可能是眼光偏高。他酷爱板球,经常带领一帮中学生在广场上打板球,乐此不疲。

这是巴基斯坦的一个普通而又幸福的家庭,衣食无忧,天伦之乐,其乐融融,这也是千千万万个巴基斯坦家庭的缩影。国泰民安,安居乐业,是每个国家的追求。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 |《我们和你们: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故事》

作者 | 宋德亨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