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 | 英语学术语篇中外壳名词的动词搭配研究: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的视角

通讯君 语言学通讯 2021-03-17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英语学术语篇中外壳名词的动词搭配研究: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的视角

陈颖芳 马晓雷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






摘    要外壳名词的广泛使用是学术语篇的重要特征。以往文献主要依据Schmid(2000)提出的构式框架开展研究,却较少关注框架之外的动词与外壳名词之间的搭配规律。本研究利用聚类分析和多项特异共现词位分析对497篇英语学术论文中的“动词+外壳名词”组合进行统计分析,并借助“事件域认知模型”分析两者的搭配机制。结果表明,外壳名词体现出不同的动词搭配倾向,两者之间的语义关联反映了科学研究事件域中的基本要素。外壳名词与动词的搭配规律可以为学术英语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外壳名词; 动词; 搭配; 事件域认知模型;

学习文献:陈颖芳,马晓雷.英语学术语篇中外壳名词的动词搭配研究: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的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1):91-100+149. 

作者简介:陈颖芳,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外语教学; 马晓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外语教学。

本文获得期刊授权独家全文公众号推送。欢迎其他媒体转载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科研助力 | 话语分析领域有哪些国际知名学者?互动赠刊公益活动

期刊征订 | John Benjamins旗下语言学电子期刊征订(中国官方代理)

学术观点 | 姜峰、Ken Hyland:互动元话语:学术语境变迁中的论辩与修辞

学术观点 | 胡光伟、刘焰华:学科性与学术语篇

学术观点 | 刘迪麟、雷蕾:学术词表研究综述

学术观点 | 王晶晶、姜峰: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学术论文写作立场建构研究

学术观点 | 赵永青等:实证类期刊论文讨论部分体裁结构的学科变异研究

学术观点 | 赵永青等: 中外期刊实证类论文英文摘要语阶推销功能导向研究

语言学通讯推荐著作,欢迎点击当当链接加入购物车,一揽子购买

01

研究背景

外壳名词的广泛使用是学术语篇的重要特征。所谓外壳名词,是指其自身意义笼统,却能够承载其他复杂具体信息的抽象名词(Schmid,2000)。此类名词同时具备了传递信息、衔接语篇、表达评价、建构立场等多重功能(姜峰,2016:470)。语言学家曾从不同的视角对这类名词开展研究,将其命名为泛指名词(Halliday&Hasan,1976)、低内容名词(Bolinger,1977)、前指名词(Tadros,1985)、回指名词(Francis,1986)、载体名词(Ivaniˇc,1991)、元语言名词(Winter,1992)、指示名词(Flowerdew,2003)等。相对而言,Schmid(2000)关于外壳名词内涵定义、构式框架、语义特征和功能分类的研究更全面,对该领域的影响更大(Aktas,2005:7;Charles,2007:204)。此后,针对学术语篇国内外学者探讨了外壳名词的分布特点(Mousavi&Moini,2014;刘芹王心怡,2016)、语篇衔接功能(Aktas,2005;Gray,2010;Gray&Cortes,2011;娄宝翠,2013)、评价功能(Liu&Deng,2017)、人际功能(Jiang&Hyland,2016;姜峰,2016)、学科差异(Charles,2007)、二语发展特征(孙海燕,2017)等。此外,也有学者在研究学术动词时部分涉及了外壳名词的搭配问题(如Master,1991;Williams,1996)。以上研究对于理解学术语篇中外壳名词的使用规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尽管如此,研究仍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首先,以往研究大都聚焦外壳名词自身的特点与功能,却较少关注外壳名词与动词之间的搭配关系。实际上,Schmid(2000:86)曾指出典型的外壳名词通常与特定的动词和形容词相关联。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大都依据Schmid(2000)提出的构式框架开展研究,却较少系统分析外壳名词与框架之外的句法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Francis(1988)、Schmid(2000)和姜峰(2016)的研究部分涉及外壳名词的前置修饰语,但却未关注动名结构这一最主要的搭配形式(Lewis,2000:116)。Gray(2010)虽然研究了“指示代词+外壳名词”与动词的搭配特点,但仅涉及了一种典型构式框架中的外壳名词。其次,以往研究大都是在词性标注的基础上利用正则表达式提取特定构式框架中的外壳名词。然而,由于语言形式复杂多样,在很多情况下外壳名词未必与框架中的要素直接相邻。尤其对于搭配提取而言,仅靠词性特征很难准确界定外壳名词与搭配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最后,以往研究在解释外壳名词功能过程中大都缺乏系统的认知理论支撑,分析的深度仍有待加强。学术语篇的各种体裁特征折射着人类在体验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抽象概念及关系。这种认知结构制约着语言产出的形式与功能,空壳名词的使用也不例外。以往研究大都仅关注外壳名词的频次分布规律及其在学术语篇中的具体功能,却较少从认知理论的视角阐释外壳名词使用的认知机制和特点。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将在句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外壳名词+动词”组合,利用聚类分析和多项特异共现词位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搭配关系,并以“事件域认知模型”为框架解释“外壳名词+动词”搭配在科学研究推理中的作用机理。具体来说,本研究回答以下问题:(1)外壳名词与动词之间具有怎样的搭配特点?换言之,具有典型搭配关系的外壳名词与动词之间具有怎样的语义关联?(2)如何从科学研究事件域的视角解释外壳名词与动词之间的搭配机制?


02

理论框架

本研究将采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王寅,2005)对外壳名词与搭配动词之间的认知机制进行解读。该模型认为,人们在事件体验和认知过程中逐渐抽象概括出各种事件的概念结构,并以此为基础产出各种语言表达形式。一个典型的“事件域”包括事体(Being)和行为(Action)两个核心要素。其中,行为可以分为动态性行为和静态性行为,事体既可以是客观实体也可以是抽象概念。行为可以进一步分为很多具体的子行为或子动作,事体也可以进一步分为很多个体。每一个子行为或个体都具有各自典型的特征或分类信息。由以上要素构成的层级化的抽象概念结构,构成了人类体验和认知世界的基本模块,也决定着人类语义理解和运用的各种现象。

之所以选择“事件域认知模型”作为理论框架主要出于以下考虑:首先,该模型包含的“事体”和“行为”两个要素与本研究旨在分析的外壳名词和动词相对应。从“事体”的角度来看,学术语篇中评述的对象往往不是具体的人、事、物,而是科学世界中的过程、现象或关系等动态过程。由于动态的过程稍纵即逝,如果不将其转化为相对持久的静态化概念,就很难对其进行分类、评价、推理等操作。而外壳名词恰恰是一种将动态过程进行名物化处理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科学推理提供基本的对象和抓手(Halliday,2004:21;Jiang&Hyland,2016:4;Jiang&Hyland,2017:2)。从“行为”的角度看,在科学世界中,经过名物化处理的动态过程都是静态的,唯一发生的“行为”就是科学家在名物化的事件之间所建立的联系(Halliday,2004:21)。而动词恰恰是学术语篇表达总结、比较、举例、驳斥、探因等推理行为的重要手段(Halliday,2004:149;Granger&Paquot,2009:193)。作为一个包含动(行为)、静(事体)两类要素的理论模型,“事件域认知模型”可以为分析外壳名词与动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提供基本框架。其次,该模型具有层级化的特点,可用于分析“事体”或“行为”各自内部的类别关系。无论是外壳名词还是动词,都可以被划归为不同的语义类别。经过整合的语义类别可以在更概括抽象的层面反映科学研究事件域内的基本认知特点。“事件域认知模型”强调任何一个“行为”或“事体”分别带有各自的特征或分类性信息,恰恰可以为描写外壳名词或动词的语义归属提供基本框架。


03

研究设计

3.1 研究语料

本研究语料来自Applied Linguistics、Language Learning、TESOL Quarterly和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四种国际期刊2002-2007年间发表的497篇学术论文,以纯文本格式保存,共4,124,215个形符。全部语料经由Stanford句法分析器进行句法标注。

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1)确定备选外壳名词。根据Schanding(2016),将780个抽象名词(包括其复数形式)纳入“备选外壳名词”列表。

(2)提取外壳名词。“外壳名词+补足语从句”是最典型和普遍的外壳名词应用形式(Schmid,2000:21-23;Jiang&Hyland,2016:7;姜峰,2016:471),因此本研究利用Tregex工具提取六种构式框架中的外壳名词:外壳名词+of/for doing、外壳名词+to do、外壳名词+of+疑问词从句、外壳名词+that从句、外壳名词+in/for+which从句、外壳名词+疑问词从句。然后,人工逐一删除不属于“外壳名词+补足语从句”的句子,得到用于提取“外壳名词+动词”搭配的句库。

(3)提取“外壳名词+动词”搭配。利用Tregex工具提取出具有以下两种搭配关系的“外壳名词+动词”组合:

a.外壳名词作为动词的宾语,如:

Figures 11 and 12 illustrate the process of expanding the netw ork topologies for the merge and split topologies in the Expansion M ethod.

Overall,very few studies in ILP have examined w hether learners’ability to mitigate a speech act may be influenced by their LR in the target culture.

b.外壳名词作为动词的主语,如:

It seems to be the case that these participants,regardless of their feedback condition,benefited greatly from the three intensive testing sessions,because the opportunities to interact one-onone w ith a near-native speaker of French provided them w ith valuable oral practice to an extent that w as impossible to match in class.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to become involved in various international communities led to the issuing of Decree of Order 94,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LT facilities w ithin the Lao civil service.

然后,将所有非外壳名词和非动词的成分删除,得到用于后续分析的“外壳名词+动词”对。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仅关注意义相对明晰的实义动词,以下动词类别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1)助动词,如will、have、can等;(2)提升动词,如appear、seem等;(3)轻动词,如make、have等;(4)系动词(1)。

(4)生成“外壳名词+动词”矩阵。利用R语言生成动词(经词形还原)与外壳名词(经词形还原)的共现矩阵。行信息代表动词,列信息代表外壳名词,每一个单元格代表对应的动词与外壳名词之间的共现频次。

(5)统计分析。为了考察搭配动词之间的聚合关系,利用R语言pvclust程序包生成50个动词的聚类图谱,并标识出与各动词搭配频次最高的外壳名词。为了分析“外壳名词+动词”构式的组合强度,利用R语言distinct.coll.analysis程序包对7个典型外壳名词的搭配动词进行多项特异共现词位分析。


04

结论

4.1 聚类分析结果图1是50个高频动词的聚类图谱,每一个动词后面标注了与其搭配频次最高的三个外壳名词。

需要指出的是,外壳名词虽然自身意义笼统,但其具备的核心语义特征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并不大。而且本研究提取的外壳名词主要来自于六种典型框架,因此其意义相对固定。这意味着聚类分析可以基本将具有相似搭配倾向的动词聚集在一起,并进而发现动词之间的亲疏关系。尽管如此,图1中仍存在个别难以解释的动词聚类,但我们认为这并不影响整体聚类结果的有效性。

总体来看,图1中存在三个较明显的聚类。其中,聚类1中的动词最多,聚类2次之,聚类3中的动词最少。仅从搭配的高频外壳名词来看,三个聚类之间差异明显。在聚类1中,子聚类4倾向搭配的典型外壳名词是ability,子聚类5倾向搭配的外壳名词是way,子聚类6倾向搭配的外壳名词是evidence和way。在聚类2中,子聚类7倾向搭配的外壳名词是need和importance,子聚类8倾向搭配的外壳名词是fact,子聚类9倾向搭配的外壳名词是assumption、claim、hypothesis、finding等。在聚类3中,子聚类10倾向搭配的外壳名词是question和issue等,子聚类11倾向搭配的外壳名词是likelihood。按照Jiang和Hyland(2016)对外壳名词表述功能的分类,可以发现以上各聚类倾向搭配的高频外壳名词在语义上是有差异的。聚类1主要搭配的外壳名词ability和w ay表达的是事物或事件的特征,聚类2主要搭配的外壳名词fact、need、assum ption等表达的是事物或事件的本质。聚类3中则体现出同时搭配两类外壳名词的倾向,其中likelihood和possibility表达的是事物或事件的特征,question和issue则表达的是事物或事件的本质。总体来看,外壳名词的属性与搭配动词的聚类类别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那么,搭配不同外壳名词的动词又有什么特点呢?进一步观察聚类1,可以发现与外壳名词ability和way搭配的动词主要包括以下类别:研究类动词,如test、examine、investigate、measure、explore、define、discuss、focus、identify、illustrate、consider、use等;因果类动词,如influence、depend、affect等;关系类动词,如include、involve、relate等。与evidence连用的主要是观察类动词,如show、present、provide、offer等。聚类2中,与外壳名词fact连用的动词主要包括:因果类动词,如lead、follow、motivate、contribute、result、attribute、support、confirm、explain等;观察类动词,如suggest、indicate等。与外壳名词need和importance连用的动词主要是感知类动词point和highlight。聚类3中,与外壳名词likelihood连用的动词主要是变化类动词increase和reduce;与question、issue等连用的动词主要是研究类动词raise和address。

4.2 多项特异共现词位分析

以上对外壳名词和动词之间搭配倾向的分析主要基于两者之间的共现频次统计。上述基于搭配频次统计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动词与外壳名词之间的搭配倾向。然而,单一的频次统计不一定能准确反映词语间的搭配强度(Laakso&Smith,2007:740)。词语在不同构式间的分布频次也应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图1中挑选出7个具有代表性的高频外壳名词,并利用多项特异共现词位分析统计它们与不同动词之间的搭配强度。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排除多个构式之间的共性搭配特征来识别某一构式特异的搭配倾向,从而有效分辨出若干相似构式之间的细微差异(Desagulier,2014:162;邵斌等,2017:382)。

表1列出了与ability、evidence、fact、likelihood、need、possibility、way等7个外壳名词特异搭配的典型动词,其中pbin代表特异共现的程度。具体来说,与ability搭配的特异动词,主要包括:研究类动词,如measure、test、assess;发展类动词,如develop、improve;因果类动词,如affect、depend、facilitate。与way搭配的特异动词,主要是研究类动词,如describe、find、explore、use、understand、illustrate、examine等。与evidence搭配的特异动词,主要包括:观察类动词,如provide、show、produce、present等;研究类动词,如interpret、find等。与fact搭配的特异动词,主要包括:因果类动词,如lie(in)、support、explain、attribute等;观察类动词reflect、suggest、mean等。与likelihood搭配的特异动词,主要是变化类动词,如increase、reduce、maximize、raise、mitigate等。与need搭配的特异动词,主要是感知类动词,如feel、stress、perceive、highlight、point等。与possibility搭配的特异动词,主要是变化类动词,如rule(out)、eliminate、raise、reduce等。

多项特异共现词位分析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的结果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之处。总的来说,相似点居多,主要体现在:(1)研究类动词更倾向于与表达事物或事件特征的外壳名词w ay、ability连用,尤其是与w ay连用;(2)变化类动词更倾向于与表达事物或事件特征的外壳名词likelihood、possibility连用;(3)观察类动词更倾向于与表达事物或事件本质的外壳名词fact、evidence连用;(4)感知类动词更倾向于与表达事物或事件本质的外壳名词need连用。同时,表1和图1也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表达因果关系的动词,同时具有与外壳名词fact和ability搭配的倾向。


05

讨论

综合聚类分析和多项特异共现词位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典型外壳名词与动词之间的总体搭配趋势。构成典型搭配关系的动词和外壳名词之间在语义类别上存在较明显的对应关系。这种语义上的关联,反映着科学研究中的典型事件,如:研究事物或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方式、研究完成某个事件的能力、某种因素预示某种事实、某种事实产生某种结果、增加或减少做某种判断的几率、强调某种必要性等。下面,我们用“事件域认知模型”对以上典型事件进行解读。

首先从行为及其特征的角度来看,科学研究中存在着观察、测量、评估、定义、推测、解释等诸多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子行为。进一步探究这些子行为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能够被进一步整合为两个类别。第一大类是研究类动词,主要包括前文提及的研究类动词和感知类动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有生命的科学家作为动作行为的主体。这一类动词可以进一步分为表示具体研究活动的行为和表示心理活动的行为。第二大类是关系类动词,主要表达的是因果关系。前文提及的因果类动词、观察类动词、变化类动词、增减类动词等都可以纳入这个类别(参见Halliday,2004:85)。根据Halliday(2004:149),这类动词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情况:(1)表达外在过程的因果关系(即事件a导致x的发生),如lead(to)、increase、preclude等;(2)表达内在过程的因果关系(即事件b使研究者本人相信y),如show、suggest、reflect等。将科学研究领域的子行为整合为研究类动词和关系类动词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即对客观世界开展研究并进而探讨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从事体及其特征的角度来看,不同于其他事件域中客观实在的人、事物、工具等实体,科学研究中的核心事体是空壳名词所代表的抽象概念。如前所述,将动态过程进行名物化处理是学术语篇区别于其他体裁的典型特征之一。这些抽象化的概念构成了科学研究事件域中行为动作的发出者或目标对象。按照Jiang和Hyland(2016),可以区分三种类别的事体:(1)表达事物或事件特征的外壳名词,如ability、likelihood、possibility、way等。(2)表达事物或事件本质的外壳名词,如evidence、fact、need等。(3)表达事物或事件之间关系的外壳名词,如reason、difference等(2)。第一类和第二类外壳名词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科学研究通常都是以事物或事件的特征作为研究对象,而其目的则是发现事物或事件的本质。当然,这种分类并不能完全反映空壳名词之间的细微差异。Schmid(2000:85-91)用[Factual]、[Linguistic]、[M ental]、[M odal]、[Eventive]、[Circumstantial]等义项特征的组合来界定外壳名词的语义内涵,这种方法值得借鉴。例如,likelihood、ability、possibility都蕴含了[Modal]的特征,ability、way都包含了[Eventive]的特征,evidence、fact、need都包含了[Mental]的特征等。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更容易理解不同类别外壳名词与动词之间的搭配内涵。首先,研究类动词,尤其是表达客观研究行为的动词,主要倾向于同表达事物或事件特征的外壳名词搭配使用。这是因为研究行为的发出者是有生命的科学家,而其目标对象通常是事物或事件的特征。无论是measure、test、investigate等研究动词还是way和ability等表达事物或事件特征的名词,都蕴含有[Eventive]的共同特征。这构成了它们之间搭配组合的认知基础。

其次,关系类动词中表达外在因果关系过程的动词也主要倾向于同表达事物或事件特征的外壳名词连用。这是因为improve、develop、alter等动词包含着“事件a导致x的发生”的语义框架,这与way和ability等外壳名词中的[Eventive]特征相吻合。而increase、reduce、eliminate等动词蕴含着数量增减的特征,这与likelihood、possibility等外壳名词蕴含的程度量化特征相一致。

再者,关系类动词中表达内在因果关系过程的动词主要倾向于同表达事物或事件本质的外壳名词连用。这是因为evidence、fact等外壳名词都是研究者本人根据研究结果所做的主观判断,因此具有[Mental]这一共性特征。而show、reflect、suggest等动词包含着“事件b使研究者本人相信y”的语义框架,这与[Mental]特征相匹配。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外壳名词与动词之间的共性认知特征是促成它们搭配组合的重要因素。根据Firth(1957:12)等的观点,词语的意义存在于与其结伴的词语中,具有搭配关系的词语在语义上既相互依存,也相互影响。动词的语义在很大程度上与它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相关(如Fillmore,1982:114;Levin,1993:1;Goldberg,2006:39)。本研究结论也证明了以上观点。


06

结论

本研究借助聚类分析和多项特异共现词位分析,探索性地分析了学术语篇中动词与外壳名词间的搭配组合规律,并结合事件域认知模型对两者之间搭配关系的认知机制进行了解读。研究发现:(1)不同的外壳名词具有不同的动词搭配倾向,据此可将动词划分为两类:一类主要与表达(事物或事件)本质的外壳名词连用,另一类主要与表达(事物或事件)特征的外壳名词连用;(2)构成典型搭配关系的动词和外壳名词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语义联系,这种联系反映了科学研究事件域中的基本要素。如果说外壳名词的作用是将科学研究中的动态过程抽象并固定化,那么动词的功能就是对这个静态化的世界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事件域模型对于习得动词与外壳名词的搭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短语学理论的观点,组成搭配的元素之间具有不同的强度,从固定搭配到限制性搭配再到自由组合,搭配元素之间的约束关系越来越松散,构成了一个连续统(Howarth,1998:27-28)。然而,纯粹意义上的自由组合也许是不存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能够共同出现在一起,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一定的约束关系(Ackermann&Chen,2013:236)。恰恰是这种处于自由组合和限制性组合之间的搭配最不容易被二语习得者掌握(Howarth,1998:42)。本文研究的动词与外壳名词的组合恰恰处于这一灰色地带。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看似松散的搭配组合背后,存在着动词与外壳名词之间的语义对应关系,并且反映着科学研究事件域中的典型认知结构。如果学习者能够对包含这种关系的事件域认知模型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将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和掌握动词和外壳名词之间的搭配规律。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拓展分析了搭配动词在协助外壳名词实现科学推理过程的重要作用;二是尝试利用聚类分析、多项特异共现词位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究词语之间的共现关系;三是将认知科学的“事件域认知模型”引入有关外壳名词功能的分析之中。本研究仅以第二语言教育领域的四种期刊作为语料来源,因此所得结论是否能够推广到其它学科领域还值得进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仅涉及部分实义动词和外壳名词,关于更多的行为与事体之间的联系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编者按


欢迎查阅知网或《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年第1期纸质原文。

本文编辑:吉林大学  王峰

本文审核:上海理工大学 孙雨

公众号外联:我们优先推广免费的学术会议、讲座、研修等项目。收费项目与商务合作需支持劳务费,请联系dianzishu@126.com 商谈。

欢迎加入语言学通讯读者群,添加时请自报实名,单位和研究方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加群联系人:sflsy0803 孙老师

文学与翻译加群联系人:Nicole2397471433 李老师

继续为各位提供有益的学术资讯

长按二维码赞赏语言学通讯

科研助力 | 学术研究方法网课集锦

科研助力 | “中国文学的趣读与研究” 网课推荐

科研助力 | 扎根理论听不懂,NVivo实操做不出,科研论文没救了?

文学悦读 |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徐贲教授: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经典为何有必要精读?

文学悦读 | 谭晶华教授:日本文学的黄金时代——从夏目漱石到川端康成

文化解读 | 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不一样的中国史》

文化解读 | 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用故事讲透全球史

文化解读 | 复旦大学韩昇教授:新解《史记》

文化解读 |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解读《孙子兵法》

学术杂谈 | 牛津大学严飞博士:社会学看待“污名化”与社会突发事件

科研助力 | 扎根理论听不懂,NVivo实操做不出,科研论文没救了?

科研助力 | 如何提升文献检索能力?告诉你…

科研助力 | 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的统计学课

科研助力 | 中山大学王宁教授的方法课:30讲带你搞懂质性研究方法

科研助力 | 浙江大学耿曙教授:研究设计35讲

科研助力 |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刀熊博士:7大实证研究方法

语言学通讯外文书店

9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通讯

科研助力|学术观点|专著推荐|期刊动态|教师研修|招贤纳士|博士招生|读书小札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情怀的公众号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