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竞赛作品 | ASLA获奖解读:与自然共生—“让自然做工”恢复生态海岸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LAC STUDIO Author Lei


案例 | 课程 | 手绘 | 抄绘 | 树洞 | 经验 | 资讯 | 大师



推荐语:面对愈演愈烈的风暴、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港口城市高雄以坚固的高雄港为城市的发展中心。关注到高雄港的外围滨海区域,这项研究方案提出以规划的撤退来接纳不断上涨的海水将滨海的土地转变为即使是被淹没也能具有生产性价值的景观。


当堤岸被淹没后,这些硬化的基础设施可以成为生产性的礁石,与此同时新生的红树林成为保护内陆的柔性缓冲。预期逐渐上涨的海平面成全了一种未来几十年间阶段性向富饶发展的过程,从海洋一直到更远的内陆。


2020 ASLA 学生奖分析规划类荣誉奖


获奖项目:STANDING WITH NATURE:RESILIENCE OPPORTUNITIES FROMCURRENT, SEA-LEVEL RISE, AND TYPHOON获奖团队:WEI LEI; JIAXIN WEN; YINONG LI; YURONG XUE; SHIMIN ZHENGTINGTING LI; ERKE ZHANG院校:TIANJIN UNIVERSITY



0 1
介  绍 

「 项目概述 」

不是每一个沿海的区域都可以不计成本地修建坚固的海墙而得以庇护。题名为“与自然共生”,项目从洋流、海平面上升和台风中发现了可以恢复高雄当地已经被严重摧毁的滨海红树林栖息地,其核心概念挑战了那些很长时间被认为是灾害性的自然现象,提出可以采用特殊的方式利用自然去激活远离以港口为核心的高雄中心城区以外的边缘滨海地带


通过自然灾害胁迫下的主动后退,这样一种过程在生死存亡的更替间为自然做工和低影响的人工介入留出空间。通过构建一种向内陆延伸的亲生物的景观缓冲区,海岸整体的韧性得以提升。

与此同时,契合于该过程的永续发展模式可以使逐渐衰落的边缘滨海地区迎来新的发展生机。



「 技术细节 」

| 面临问题 & 应付手段 |

红树林为核心的技术手段上我们没有做太多的创新,因为原理上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让自然做工”——只要使用得当,红树林就能带来显而易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乃至社会价值。这在全球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和践行策略,在诸多景观的案例中也得到了特别特别多的应用,比如图纸中我们概括的是东南亚一些相对不发达地区复育和利用红树林的模式。

只是对于高雄而言,我们更多关注到了其特殊性,一方面是面对其边缘地区十分有限的经济能力和海岸已经被硬化的事实该怎么办,另一方面是人类的低影响介入可以如何利用其原生物种群落、洋流、漂浮木的沉积等等之间的特殊自然关系。

在最后几张场地/情景图中,我们是选取了能代表当地典型用地需求的地块(滨海养殖渔业、农业的居民聚落),结合当地比较有特色的一些背景(志愿文化、传统的农业、养殖业),阐述未来海平面上升和红树林群落复育之后对于当地的产业和居民生活有什么新的机遇。




| 多米诺理论 |

“多米诺效应“在现状下所指的是过去破坏整个沿海岸后的不可持续发展,即如今所见的快速发展的低端工业产业不在后整个边缘地区呈现各种衰落。与此同时,其面对自然灾害的低韧性必然会在未来加剧这样的情况。概念中反转现状“多米诺效应”中的关键“牌”主要是指高雄当地可能恢复的红树林原生群落和每年大量的漂浮木沉积现象


基于对现状和未来边缘地区发展潜力和需求的特殊性的思考,在洋流、海平面上升、台风等自然现象下促使我们重新去思考诸多关键性要素背后的潜在机遇(图中从蓝色到橙色的一个转变)。随后的几张图纸即是阐述在这样的机遇是如何被利用的,不同尺度下的原理是什么,以及如何达成一种基于长期过程和多尺度下的逆向连锁效应。




「 展望 & 未来 」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来看,我们需要意识到无论是政府还是社区,在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冲突的能力,都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投入巨额拨款大刀阔斧、人定胜天。这是目前很多景观领域前沿的学者们所关注的重点,考虑到景观不再是一种服务增量发展、迎合“小脚”审美和辅助地产开发的工具。而如何让景观承担更重要的中间角色、发挥更重要的社会价值,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我们是谁”和“我们可以做什么”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0 2
对  话

Q:在投稿ASLA时有没有担心自己的项目立意不够新颖?您对项目立意的新颖与否有什么见解?

A:没有担心,因为我们认为ASLA不是一个刻意于新颖性的竞赛。其次,我们不认为“老生常谈”这个用词就意味着这些问题很好解决或者答案已经显而易见。如今全球滨海城市面临的种种问题并没有因为几年前有几个获奖作品的出现而得以总结出所谓的“万精油”策略。

我们是以高雄这个城市的特殊性出发的,比如:废弃地在特殊的感潮现象下自然演替出湿地雏形、早期高雄的民间组织自发介入这些湿地的保育、高雄能在洋流和台风后获取到很多漂浮木资源等等。这些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特点,或者说很难去复制的特殊性。因此我们提案也不会成为未来希望做相关项目研究的设计师们在“新颖性”上的障碍。


Q:红树林这个切入点是何时发现的?您的场地分析流程是怎样的?您对设计中的“非线性”概念怎么理解?
 
A:红树林不是一开始的切入点。我们当时接手的课题其实是研究高雄内陆的湿地系统的,但经过一定的研究之后我们觉得高雄内陆的湿地已经算是一个经典的成功案例了。

ALSA的分析规划组的方案大多都是问题为导向的,所以我们将目光转向了问题更显著的滨海边缘地区。我们的作品不是一个“速成品”,分析多少和呈现在图纸上多少是一个反复斟酌的过程,这很难去定义。


所谓“非线性”,我认为这是映射一种复杂系统,即我们的方案叙事和解决策略、预期等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分析推导所得出的必然结果。
 


Q:您是否有建立某种分析模型来预测您的策略在生物质、经济产值、人口等方面建树呢?可否和我们分享一下这个定量模型的逻辑和预测结论?
 
A:我们提案的野心是来自于高雄内陆湿地系统自身的成功经验,在此之上我们希望去讨论一种将这种自然演替结合低影响的人工介入方式如何化用到滨海区域的可能性。数字模拟和一些计量模型必然可以生成一些数字甚而是空间形态,但谁都清楚那些“简化”的处理只是一种带有上帝视角的自嗨。我们更关心的是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提供一种契合于变化的可能的畅想,而不是去定义什么地方必须怎么样。我们的场地是如此巨大而复杂,我们给不出一个确切的完整答案,我们只能基于分析在有局限的规划层面给出一个答案。
 


Q:您对不同尺度的界定依据是什么?您是怎么避免生活场景、生产场景对自然场景的干扰的?您是依据什么组织“Buffer”空间的?
 
A:方案没有严格遵崇狭义景观生态学所指的概念和方法论。尺度划分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定义,我们在题目上强调了XL-XS这件事情主要是为了避免读图人迷失于我们在不同事情讨论上不断切换的尺度,图面上可以看到我们在Master Plan这张右侧有特别强调这个关系。


生物栖息本身不是我们方案的重点,我们只是排除了一些比较显而易见的矛盾。“Buffer”指的就是滨海片区在我们提案下所重点恢复的区域,这是一个比较泛的概念。



Q:很多滨海项目都进行历史追溯,例如Peter Walker的Brangaroo Reserve就追溯了悉尼港的原始海岸线。在您的前期分析中提到了工业历史和工程化防波堤,您是否有调研过工程化之前海岸的形态、位置、生物构成?这些信息是否指导了后续的形态生成?
 
A:PeterWalker的这个案例很有名,但海岸的原始形态显然不是我们关注的核心议题。由于边缘地区想要做传统生态恢复实践的可能性太低,我们更多是就事论事,分析层面主要就是把现状问题阐述清楚。


关于追溯历史层面,我们调研是有发现两种在高雄本土灭绝的红树林其原生的主要群落就在如今的高雄港和旗津港,这点图纸上是有强调的,也算是我们引入红树林这个策略的契机吧。



Q:您是否担心过重新引入红树林会打压其他原生物种的生存空间?
 
A:这点不需要我们担心,事实上我们在前期研究时已经知道台湾有在叫停部分地区红树林的复育。叫停的主要因素是早期一些志愿者在生态相对稳定的沼泽中种植红树林小苗导致那些在相对裸露的沼泽中栖息的生物受到威胁。所以,你们可以看到我们有一张弦图是在说明红树林,以及漂浮木沉积这样的策略并不是适宜于所有区域,比如靠近港口的区域是非常危险的。



Q:在设置渔业和农业产业时您是否考虑过生产行为本身会破坏红树林的生长?请问养殖业和农业对红树林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您是怎么进行处理的,是否在“Buffer”区域有所应对?
 
A:可行性是一个竞赛中的经典话题,不仅仅是养殖的问题,比如红树林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恢复、极端气候和产业转型下未来几十年后高雄还需不需要传统养殖业等等都是可行性上的未知挑战。我们是在一定的合理性下去讨论一种可能性,而不是这个方法在经济上、技术上、政策上等等必然可行。


其次,问题是无穷的,提案也没有完美的,有限的图纸中我们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和我们解决的问题所带来的新的问题,这不过是14张小小的图纸,对吧?对于一个篇幅有限的设计项目,展示最核心的手段即可,这也是设计“非线性”的一种体现。



Q:您在后续的效果图和分析图中有考虑过添加极端天气下的场景展示吗?
 
A:我们后面三张场景更多回归于“人”,但我们不是在设计防灾避难体系,而是讨论人与自然可能的一种新关系。因此,极端天气下的场景对于我们的方案呈现并没有太大意义。我们有一张做到了台风后的效果图,呈现海边人们的志愿行动。这个场景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我们对于高雄市民对于湿地保育运动的热情的和台风过后志愿清理海岸活动这些事实的推测。这本质上是想佐证我们方案想要依托低影响人工介入的经济可行性。



Q: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到您并没有给出非常完整的总图,而是选择通过概念性拼贴+节点放大的方式表达,在图面表达上请问您有什么想要和同学分享的?
 
A:ASLA不同的组别作品呈现的点是有明显区别的,在探究尺度和图纸呈现形式的偏好上都有明显偏好。我们所在的组别中,分析与规划本身是高于设计的(虽然将“规划”和“设计”一分为二是一种不恰当的说辞),我们的提案给出所谓详细完整平面的意义并不大。其次,我们没有画蛇添足非要加入狭义上的空间/形态设计,因为这与我们本身强调和探讨的低影响、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适应性是相悖的。



Q:感谢分享,通过本次介绍相信大家对《与自然共生:来自洋流、海平面上升和台风的韧性机遇》(Standing with Nature: resilience opportunities from current, sea-level rise and typhoon)的这份获奖作品的技术细节、未来展望和作品内核也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期待你们之后能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好作品。


A:感谢。



本文转载自 LAC STUDIO





/ 往期竞赛作品解读 /


国内学生包揽一二三等奖!| 2020年IFLA景观国际竞赛结果公布!


竞赛通知 | 2021 CHSLA 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中国风景园林组委会


竞赛结果丨2021成都·大学生主题花境设计大赛结果公布暨入围作品展览开幕




点击查看 ——#竞赛结果合集点击订阅话题,即可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竞赛结果及解读。



/ 往期竞赛通知 /


竞赛资讯 | 光辉城市&睿住天元Mars虚拟设计大赛正式开启!


竞赛资讯+作品解读 | 第九届“文科杯”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启动,期待有梦敢为的你



点击查看 —— #竞赛通知合集
点击订阅话题,即可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竞赛通知。




为了方便大家竞赛交流、组队、讨论,我们建了一个竞赛交流群,大家可以扫码加入↓↓↓


群内氛围





加入方式


添加XIN学姐微信 → 拉你入交流群


XIN学姐微信
XIN学姐微信:XINLA03
已有XIN学姐微信,则无需重复添加



XIN景观联盟:案例资料同步更新、星球嘉宾提问,景观精品素材,海量案例,打卡学习,课程享受额外优惠等各种福利。
更多精彩请关注:B站/微博/小红书:XIN的景观图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XIN的景观图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