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成为一名嬉皮士?

子非鱼 格林威治嬉皮研究公社 2022-05-18

☝☝☝




村口李书记他儿子,今天下午把头发染成了黄棕色。红蓝相间的格子衬衫还没系最上面两颗扣子,破洞的牛仔裤上挂了两大斤链子,就跑去网络会所开包间,进在线直播,瞄到个大胸妹子就哐哐发红包,他觉得自己很嬉皮;


无业青年小张,闻上去还有少年心气,结交社会大哥,下半身纹身,铆钉夹克和黑皮裤,剃个圆寸两边还划拉三道口子,一条金链子吊胸口。今天晚上人民路口撸串的时候,提起酒瓶把人给砸了,人说他朋克,但他觉得自己很嬉皮;


中产阶级爸爸养的Anthony,梳个背头喷得油光闪亮,走轻奢风,潮牌的白衬衫尖头的布洛克,万宝路黑冰爆珠吞云吐雾,逛夜店,逛Live House,夹个手包,心思都在艺术系音乐系文学系的女大学生身上,他觉得自己很嬉皮。


中国的小青年,中国的青年文化圈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符号抄袭,什么嬉皮、朋克、摇滚范,往自己身上套,但一般好像不喜欢深入去学习。


学习,懂吗?长者早就告诉我们,“你们还是要学习一个,你们比西方的青年玩儿得还嗨,但摆的姿势,毕竟还是too young,识得唔识得嘎?”


所以,今天就来说说如何成为一名嬉皮士。


——这里先表态,我是一名坚定的嬉皮士原教旨主义者。该教派认为,只有生活在嬉皮文化诞生年代的嬉皮青年才能称之为嬉皮士,即专指六十年代小年青。其后所有妄称嬉皮士的人,一律只予以认定“像嬉皮”、“有嬉皮风格”、“嬉皮范”,决不能与“嬉皮士”一概而论,违者发配他去当朋克(扯淡)。


好了,下面进入正题。


成为一名嬉皮士,其实挺难的,就有这么几个点你要抓住,要掐住,要稳住。


首先,着装打扮是嬉皮士之所以显得很嬉皮的原因。


六十年代是神秘主义的时代,是东方文化大肆传入的时代,嬉皮士们反主流文化、反时尚,穿衣打扮尽可能手工、尽可能异域、尽可能随意。蓬松杂乱的长发、大胡须、赤脚,扎染的T恤是绝对的标配,然后是手镯、念珠、大耳环、印第安流苏、丝绒外套、色彩鲜艳的大披肩、二手褪色牛仔裤。“迷你裙之母”Mary Quant在设计中率先采用塑料雏菊之后,戴在头上的羽毛便被塑料花朵替代,嬉皮士成为名副其实的“Children of Flowers”。




那时候,Dior、Chanel的高定,没几个年轻人看得上的。


手工、花饰和天然织物,才是嬉皮士的最爱。扎染体恤、披巾、外套、牛仔裤、以及各种不可名状但能勉强蔽体的东西。佩戴鲜花以反战、以放肆、以男女之爱。天然织物在迷幻风格和波普艺术的影响下色彩绚丽、张扬大胆,几何、波点、奇形怪状的符号被印染在从各种跳蚤市场上淘来的衣物上。


补充一句,有辆嬉皮Van就更好了,人车合一,嬉皮到底。




然后,懂摇滚以及玩摇滚以及玩儿玩摇滚的人。


懂摇滚的意思,是指不仅知道哪些乐队牛逼、哪些歌在哪个电台播放、哪家音像店能第一时间买到专辑、乐队巡演的门票在哪儿能搞到,基本素养还得会。吉他随手来两段和旋,没事和朋友组个乐队,在纽约Greenwich和旧金山Haight-Ashbury的小酒馆驻唱,自己出过单曲也许还小有名气——这是六十年代嬉皮士常玩儿的事。


以及,很多女性追星族成为了Groupie,负距离接触摇滚巨星。也并非难事,也并非禁忌。Janis Jopllin出名前没人愿意和她上床的,成名之后每次演出完都有许多歌迷在酒店躺着等她。更别提六十年代后期旧金山以“杰斐逊飞机”为首几支迷幻摇滚风格乐队的Groupie乱事。


另外,你知道Mick Jagger的妻子就是个Groupie吗?。




还有,会吸毒(误),吸毒在六十年代——至少在中前期——没有限制。


迷幻摇滚始于LSD,嬉皮士拜服于LSD。50年代,人们遵纪守法,只吸食大麻。六十年代以后,哈佛心理学教授蒂莫西·莱利鬼使神差发现了LSD的奇效,开始以哈佛教授的名义建立LSD研究中心,广邀名人参与体验,一时间LSD蔚然成风。


这种迷幻随后被大牌小牌摇滚乐队遍尝,尤其是在旧金山,那个叫奥古斯塔•奥斯利•斯坦利三世(Augustus Owsley Stanley III)、被称作“旧金山名誉市长”的“无耻之徒”,自己研制、自行兜售LSD,将整个旧金山带入迷幻天堂。嬉皮士但凡集会必须来点LSD(Stanley的LSD纯度之高,暗处摇晃还会发光),Grateful Dead这样纯粹的嬉皮士乐队直接引领旧金山摇滚乐的LSD吸食之路。


不过到六十年代后期,LSD这样的软毒品(Dope)开始让位于海洛因、可卡因这样的硬毒品(Drug),摇滚乐界“27岁俱乐部”里的成员几乎全死于硬毒品。


(兴奋剂和麻醉剂,在21世纪要谨慎、区别对待,不过六十年代致幻必服的LSD,值得我写一篇)



左为斯坦利三世,右为“感恩而死”乐队主唱加西亚


紧接着,性解放。


记住,口服避孕药是从六十年代开始被广泛使用的。青年们第一次“生理性任性”,也就从六十年代开始。


那个年代,性解放运动追求的便是解脱施加在“性”上的陈规和束缚,老一辈的、清教徒式的性观念被革命了,青年不必为了婚姻,甚至不必为了爱情而背负责任,性就是愉悦,享受愉悦,有错吗?


而且“性”不随意不买卖,不是高不可及也不是低俗下流的事。嬉皮士们信仰“Love and Peace”,你头戴花环我头戴花环,哦你喜欢The Who?那不妨就到我公寓彻夜详谈。自然得很,明白得很,美好得很。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很重要的一项准备内容就是避孕套。那是可以随手挽住身边一个不认识的姑娘就往怀里摩挲的狂欢节。也不光音乐节了,争取民权,我们去体验性的美好吧;反战,make love,not war;女权运动,让我们在性上一视同仁;乃至同性恋权利争取,嗯。


“性是美好的,毛主席说过,但不要过度。”出自“五月风暴”巴黎街头的涂鸦。


另外再提一点,公社。


公社也叫群居村,始于六十年代中后期。旧金山因毒品泛滥差点被警方抄底之后,再加上许多根本不懂“嬉皮精神”为何物的中西部小年青涌入,当初在社区享受美好时光的嬉皮士们转而逃离城市,在乡间构建自己的“乌托邦”。


这个“乌托邦”,就是公社。


但嬉皮士的“公社”不是人民公社也不是巴黎公社,虽然自给自足,但没有强制性也不在乎多强的集体归属感,你要来便来,没事你也可以走;也不是划地揭竿而起闹革命,嬉皮士将公社视为逃避异化社会的避难所,避世,消极,但自在。


很多男性每日就下地劳作,女性就做做手工活,急需的就到镇上去买,小木屋、帐篷、聚落,生娃过日子,空闲时间女人们怀抱尤克里里和班卓琴,男人们弹奏吉他吹奏口琴,晚上围着篝火谈哲学,无限度的惬意。




也别忘了神秘主义和东方佛禅。


塔罗牌、占星术、星相学、冥想、通灵,打坐、参禅、研读禅宗经书,嬉皮士们在对资本主义僵化的主流文化和教条的中产阶级价值观厌倦、失望了之后,求诸神秘主义学说和东方思想。


之前一篇《“垮掉的一代”与东方佛禅》就梳理过“垮掉派”和东方佛禅的关系,到了嬉皮士,这种关联更广、更深。六十年代不止披头士远赴印度、不止金斯堡云游日本,成千上万多少青年奔赴东方神秘气息云遮雾罩的国度,寻找信仰。



至于反战、民权、环保运动……


如何成为嬉皮士,走到民权、反战什么的,就要和“新左派”们、黑人民权斗士们纠缠不清了。有一个误解,不是六十年代所有青年,只要离经叛道就是嬉皮士。不是一回事。


“新左派”最开始很大一部分成员是犹太人或者“红尿布婴儿”(父母是共产党或与共产党有关系),吸收嬉皮士是中后期的作为;黑人民权斗士们诸如“黑豹党”的博比·西尔和马克西姆·X对嬉皮士更没兴趣,种族权利不是“爱与和平”,而是“必要的暴力”;阿比·霍夫曼等人组成的“异皮士”(Yippies)更是对嬉皮士的政治反动了,要闹革命。




那么讲到这儿,懂没?懂了,或者不屑,或者很想。


——不过说到底,这些终究都是梦。


有一个问题是,你真想成为嬉皮士吗?你真以为自己很嬉皮?


得了吧。




(END)




垮掉派|嬉皮士|摇滚乐|新左派|波普艺术|布拉格之春|波普艺术|反乌托邦|波希米亚|民谣与乡村|宗教学|佛与禅|苏俄|后现代主义|邪典|荒诞派|达达与超现实主义|蒸汽朋克|42|布考斯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