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者》涨价至9元每册,是为了存活还是加速衰落?

千寻 传媒头条 2019-02-25


文丨千寻  来源丨传媒头条(www.cm3721.com)


导语:如今,纸媒增加新的用户难度已经很大,留住老用户成为主要任务。《读者》能否在调价后坚守住已有读者群体,尽可能减少读者群流失,要看调价之后是否能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6月26日晚,读者传媒发布提高定价公告称,自2018年第15期起(2018年7月15日上市),将《读者》《读者》(校园版)杂志提价3元,定价变为9元/册。 

 

调价后,《读者》《读者》(校园版)全彩印刷,印张数量不变。对于2018年度内订阅用户、形象刊用户按6元/册价格结算,不收取差价,零售用户按照新价格9元/册结算,现有结算费率不变。对于2019年的订阅用户、形象刊用户按照8元/册优惠结算,零售用户按照9元/册结算,结算费率不变。

 

对于《读者》,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读者》原名《读者文摘》,创办于1981年,是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文版半月刊物,曾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据了解,作为陪伴几代人成长的“心灵鸡汤”式读物《读者》共出现过两次涨价。2009年,从3元涨到4元;2015年变为6元,此次涨价至9元,涨幅高达50%,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的最大涨幅。


另一方面,对于股价已经跌至6元以下的读者传媒,现在一股的价格还买不了一本《读者》杂志,也让很多读者表示“太贵了,不能接受”。当然也有人认为,涨价后的《读者》9元每册,一个月两期,换句话说“包月价”也就是18元,和视频网站15-20元每月的会员价格相差不大,依然会为好内容付费。

 


涨价背后是利益驱使

 

现今,杂志已经面临用户的大面积流失,《读者》却还要涨价,原因是什么?

 

据读者传媒发布的公告称,涨价的原因是受2017年以来纸张等原材料大幅涨价和印制成本提高的影响,导致期刊产品成本大幅增加。为合理传导上游成本增加的影响,保证《读者》及相关期刊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公司广大股东利益,经公司反复调研、论证,决定对《读者》及相关期刊提高定价。 

 

而从读者传媒2017年年报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其期刊的单本印制成本约为1.6元。的确,物价整体上涨,纸价上涨也是必然的。今年5月,纸价上涨还曾刷爆印刷圈,包括白板纸、瓦楞纸、箱板纸等纸种价格全面上调。但无论怎么推算,纸张成本的上调也不可能赶超《读者》这次的涨幅,而涨价后的《读者》在短期势必会带来读者传媒期刊经营的收入及利润的增加。

 

按照去年的发行量来计算,涨价后,光是《读者》主刊的零售收入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增加近4000万元。同时,读者传媒也表示,此次提价可能导致期刊发行量下降。



为何读者传媒要冒着期刊发行量下降的危险来涨价,其实不难判断。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报刊用户量逐渐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抓紧收割既有成果是很“商业”的选择。当然,这背后也透露出读者传媒对《读者》的前景预判:期刊的收益期或许真的不长了。

 

读者传媒2015年年报显示,《读者》主刊的总发行量为5349.52万册。其中,2613.09万册来自长期订阅,2736.43万册来自零售;2017年年报显示,《读者》主刊总发行量为4934.32万册。其中,订阅2432.84万册,零售2501.48万册。《读者》主刊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15509.41万元,占读者传媒2017年营业收入78979.342619万元的19.64%。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读者》主刊的发行量在下降。另一方面,读者传媒从2013年后利润率也一直下跌。营收下降,运营成本提升,负债率在近些年也相对提升。报告中提到,2016年公司实现净利润 8,025.14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7.71%,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在传统纸媒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下,纸质期刊销量下滑及其广告版面减少导致期刊业务利润减少;201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7,141.4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01%,而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为减少传统纸媒整体下滑的冲击,加大了营销体系建设及市场推广投入,销售费用大幅度增加。

 

不难发现,《读者》的发行量不断下降,而为应对纸媒下滑,读者传媒增加了大量的宣传投入。如今,读者传媒与其用更多的宣传成本换取发行量的微效提升,倒不如通过涨价的方式来增加利润。



涨价只能带来短期收益


有专业人士认为,纸媒涨价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但涨幅在35%-40最为合理,而《读者》的涨幅达到了50%。

 

事实上,纸媒走向衰落,主要在于原有的读者群体老化,而老化的群体更是“惜金”,让他们掏更多钱购买报纸,可能会加速读者群的流失,从而加速《读者》的衰落。

 

但随着消费者“内容付费”意识的不断成熟,花10元买一本杂志也并非难事。重要的是,它的内容要让受众觉得值。如今,纸媒增加新的用户难度已经很大,留住老用户成为主要任务。《读者》能否在调价后坚守住已有读者群体,尽可能减少读者群流失,要看调价之后是否能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作为《读者》而言,涨价后伴随内容的改版升级,增加附加价值,才能更能够符合读者的心理定位。如果只是靠单纯的涨价增加收益,这个效益只能是暂时的。

 

目前来说,《读者》依然拥有相对稳固、庞大的用户群,和不错的发行收入,还没有到无法延续的地步。如果读者传媒只是为了收割短期利益,坐吃山空,无疑是轻率的选择。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中央三大台”撤并背后的大棋局

中央媒体人事体制改革最新进展:人民日报三次调整离退休人员待遇

大国媒体的必由之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使命

为何《如懿传》至今未播,《中邪》遭撤档 原因全在这篇广电总局最新审核规则分享中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变迁

别了,报纸

学习完新广告法,350万个公众号还有必要做吗

新华社网红编辑:逢“通讯社通稿”也必改标题

蔡伏青新任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张惠建卸任

上报集团1/3报刊休刊,分流2400人

年终盘点之一丨关于2017年离职的30个媒体人

年终盘点之二丨关于总局2017年禁限令一览

年终盘点之三丨关于2017电视台的9个深刻记忆点

年终盘点之四丨关于2017九个利好政策

年终盘点之五丨关于201740位媒体高管职位变动

年终盘点之六丨这些纸媒或永远定格在2017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传媒头条微信公号

传媒业的参与者、观察者、发现者、报道者

微信号:cmtt6636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