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翻译研究丨《红楼梦》翻译研究的修辞学视角

冯全功 思飞学术 2021-03-17
外教社的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素来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之说。“红学”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无数文人墨客争相研究,成果斐然。而“红楼译学”更是我国翻译研究领域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我们介绍的著作,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的多个译本,角度新颖、论点鲜明。

《红楼梦》翻译研究的修辞学视角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从作者到评者,从版本到文本、从文笔到技法等都无所不奇。对《红楼梦》本身及其相关话题(如脂批、曹学等)的研究便是红学。红学作为中国的三大显学之一 ,已有二百余年的发展史,并在近现代出现了很多红学大师,如胡适、王国维、俞平伯、周汝昌等。《红楼梦》博大精深、文备众体,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的语言资源与文化含量极其丰富,且小说本身具有超前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周汝昌(2006:243)甚至认为《红楼梦》(文化)研究代表今后的“新国学”。王蒙(2005:前言1)也坦言:“《红楼梦》对于我这个读者,是唯一的一部永远读不完,永远可以读,从哪里翻开书页都可以读的书。同样,当然是一部读后想不完回味不完评不完的书。”王蒙的肺腑之言可谓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当然也包括一些译者,如霍克思 (D. Hawkes) 等。

《红楼梦》翻译始于18世纪初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其已被译成三十余种语言,逾百个译本,为《红楼梦》翻译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红楼梦》的英译本现有近十部,其中有三个全译本,分别为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译本,霍克思和闵福德 (J. Minford) 的译本以及邦斯尔神父(Reverend B. S. Bonsall)的译本 ,其它重要的英译本有乔译 (H. B. Joly) 的前56回节译本 、王际真的编译本、麦克休姐妹 (F. Mchugh & I. Mchugh) 的编译本(从德语转译)等。这些译本为《红楼梦》英译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材料,特别是一些权威译本,译界也多有涉足。鉴于此,李绍年(1993)明确提出建立“《红楼梦》翻译学”的远大构想,并认为其是红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刘士聪(2001)在为王宏印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写的序言中亦提到“《红楼》译学 ”的问题。在“全国《红楼梦》翻译研讨会”上,王宏印(2004a)则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红楼》译评”和“《红楼》译学”,认为在学科归属上红楼译学既属于翻译学又属于红学。这些学者的战略性眼光有待学界进一步继承与发扬。据笔者统计,2000年至2010年在国内16种期刊 上发表的《红楼梦》翻译研究的论文就多达130余篇,其中《红楼梦学刊》还出现了极为罕见的专辑。另外,2011年10月,在成都召开了“《红楼梦》译介学”国际研讨会,国内外学者对《红楼梦》的译介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大会论文择优刊登在《红楼梦学刊》上(2011年第六辑),形成了红译研究领域又一难得的期刊专辑。至今出版的《红楼梦》翻译研究方面的专著或论文集也有10余部 。这些成果大大促进了红楼译学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有分量的专著和论文。

《红楼梦》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很多,修辞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视角,特别是广义修辞学。《红楼梦》中的修辞艺术近乎炉火纯青,可谓“修辞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林兴仁,1984:前言1)。以往《红楼梦》翻译研究的修辞维度大多集中在修辞格的翻译以及译者风格的探讨上,深入系统的研究则不多见,比较新颖的修辞视角更是寥寥无几。国内修辞学近十几年发生了从狭义到广义的转型,大大拓宽了修辞学的理论视野。2001年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的出版宣告了广义修辞学的正式诞生。作者提出了一个双向互动(表达和接受)的广义修辞学三层级构架,即修辞技巧、修辞诗学和修辞哲学,分别对应于话语(语言片段)的建构方式、文本的建构方式和人的精神构建(谭学纯、朱玲,2001:19-65)。这是一种基于语言但又超越语言的大修辞视野,理论切入点为“语言学、文艺美学和文化哲学的结合部”(同上:自序2),对翻译研究有莫大的启示。本研究广泛借鉴修辞学的理论和话语资源,特别是广义修辞学的三大功能层面,对《红楼梦》英译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引发对发展红楼译学以及构建翻译修辞学的思考。采用的译本主要为杨宪益、戴乃迭的和霍克思、闵福德的,同时根据需要参照乔利、邦斯尔以及王际真等译者的英译本,以下分别简称为杨译、霍译、乔译、邦译和王译。具体而言,三大功能层面中的修辞技巧层面主要探讨炼字和部分修辞格(双关、引用、比喻)的英译;修辞诗学层面主要探讨修辞原型、叙事话语以及文体风格的英译;修辞哲学层面则主要探讨对立修辞、女性修辞以及俗语修辞的英译。这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具有红楼译评的性质。另外,笔者提出了艺术—思想双重参照下的《红楼梦》英译修辞批评操作模式,其中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修辞技巧和修辞诗学的英译上,思想性则主要体现在修辞哲学的英译上。不管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的英译研究,都可用论辩修辞模式加以评论。

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体现的学科间性非常明显。如果说本研究在学科归属上属于翻译学,那么修辞学和红学则是其主要供体学科。换言之,本研究广泛借用广义修辞学和红学的知识资源来系统探索《红楼梦》的英译问题,以充分展示学科间性的话语力量。

*本文内容来自《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红楼梦>英译研究》。

思飞学术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 

您可登陆waijiaoshe.tmall.com

或在天猫页面(www.tmall.com)

搜索“外教社旗舰店”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购买

(请确保手机中已经安装天猫客户端,然后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图片,选择“识别图中的二维码”,按指示操作即可)


更快更好的购书体验,尽在“外教社旗舰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