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 六点 · 诗

六点图书 2022-07-13



"

 六点 · 诗,主要出版当代汉语的原创诗集和对当代写作具有启发意义的翻译诗集,旨在直面当代诗歌创作的突破口,以及回应现代性的前提下所遭遇的古今中西问题,弘扬真正的本土诗歌写作。

"


《秋变与春乐:柏桦诗集(2014)》柏桦 著
此诗集写于2014年,均是抒情短诗,笔墨及内容和作者以前出版的各种诗集有连贯性,诗中有个人对生活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对祖国美丽山水的描写,以及读书的各种心得,诗歌秉承其一贯的简洁、优美而充满想象力的现代和传统交融的风格。
《游仙诗•自然史》蒋浩 著
蒋浩是卓有成就的中青年诗人,此诗集以第二届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一等奖长诗《游仙诗》为主体,精选了《自然史》等诗人近年写作的部分诗歌,或写人记事,或感时抒怀,或游走风景,或静观自我,他不仅像传统游仙诗人那样于自然世界中驰骋想象,更将他的游仙之域拓展到与古老仙乡大相径庭的当代琐碎日常生活中,无不透露出诗人对当代生活的深刻契入和向汉语传统致敬的超越境界。  
《回家》李笠 著
本书是作者2010年到2015年期间的诗歌精选。大体是日常之诗,很多是围绕着个体经验展开, 用两个或更多个声调发声,相互比较,彼此打开,不断摩擦和盘诘。真实而不拘泥,想象而适度地对现场和细节予以变形,而不是“用游客的方式观望”,回到母语、自然,文化、 城市和生活的“中国现场”,具有明显的现实指向性和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 ,带有一代人精神写作史的意义。

《走马灯》范雪 著

作者系享有盛誉的八零后女诗人,2002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时便崭露头角。本诗集所选均为作者原创诗歌。作品的时间段从2006年到2015年。主题较为多样和丰富,主要有:旅行见闻,系作者数年游学的所见所闻所感;文化批评,系作者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讨论;家庭问题,主要是对80后独生子女一代感觉结构的分析;当代都市情感,这部分主要是情诗;女性话题,讨论女性对经验世界的重构、设计和控制力;历史话题,这部分是与中国古代和现当代历史人物与场景的交谈。
作者突破了先前诗人习以为常的风格禁锢,有意识地排斥空洞宏大的叙事,着眼于日常生活细节的扎实叙述。某种意义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诗化道路,通过时间和场景的介入,从而有效地揭示了全球化和现代性语境下当代的生存图景。
《洗澡课》杨小滨 著

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评价杨小滨“有多重面貌,而且面面俱到,他是华语世界一位最有才情的创作者”。他的诗通过以修辞化的方式发掘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微妙诗意,试图把谐谑性带入诗歌中来,把抒情主体丑角化。迄今,他沿着自己这一写作路径行进,创作了通过将世界女性化来重新界定万事万物的“女”字头系列譬如“女太阳”、“女时钟”等,及“后……主义”系列譬如“后摄影主义”等,最大限度地吸纳学院的高蹈和民间的生猛,极具鲜活的原创性。
这本诗集汇集了杨小滨近年来诗歌创作的四个系列:“女世界”、“多谈点主义”、“指南录”和“自修课”,共百余首作品。其中不少诗作在单独发表时产生过一定影响。
《五大道的冬天》朱朱 著
本诗集系作者2012-2016这五年的新诗集,近40首,包括其著名组诗《清河县》第二部。这组十分重要的组诗反映了朱朱以语词和结构“虚构”历史的能力,这样的写作反映了他个人风格的多样性,组诗《清河县》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诗人对既有“语言”(故事、人物)的捉弄(改写),从而使“语言”得以受到重新理解,擦亮了故事的陈旧光泽,获得了新的革命式的“灿烂”。朱朱是一个有追求“纯诗”倾向的人,《清河县》就是一场语词和想象的享乐和虚构。他的作品风格虽然不免怀旧,但叙事坚持的操守,反诗意,反戏剧化和反浪漫主义显而易见,在追求诗歌之“江南性”的同时,也从内部对此进行颠覆,在相反的向度上挺进着。譬如古今很多江南诗人都把诗写得风光旖旎、软玉温香,朱朱却在温柔乡式的写作中追求尖锐峻冷的风格,以及一种“震惊”的艺术效果。
《流水》陈东东 著
这部诗集或曰诗文本,蕴含着诗论随笔和寓言小说的特质,它以讲述伯牙和钟子期传说为框架,篇章布局对应古琴曲《流水》的结构,二十四首分行短诗摹用和发挥古琴文字谱的语言方式,“知音”主题贯穿、展开和变奏于其间。由倾听和阅读而引起的这一写作似乎是讽仿式的,为了加强讽仿效果,在插曲里,依据人类妄想把古琴曲《流水》运送到莫须有的星际人耳畔的事迹,又去揶揄科幻文艺的宇宙意识。不过,如果注意到框入方括号的副题或题辞——“戏仿的严肃性”,就不应仅仅从一个向度去玩味。来自倾听和阅读的写作,又指涉倾听和阅读,渴望着回到倾听和阅读;这本有关“知音”的书,更进行写作跟倾听和阅读的对话。而对话这一诗学命题,恰是“知音”的应有之义。

《句本运动》张尔 著

《句本运动》辑选了自张尔从事写作以来的百余首新诗,诗人的日常、行走、精神漫游、内心活动以及对宇宙万物的微观体验,均化作个体且独立的语言分子,以一种接近寓言与剧本的空间效果,对社会现实与历史文化作出了积极回应。其中,该书重要的组成部分组诗《壮游图》,更是将山水自然与当代生活通过言辞的神秘与矛盾的美学重新建立在新诗的语言谱系中。


《我的聂家岩》向以鲜 著
此部诗集由六个章节构成。试图透过一个乡村孩子对意味复杂的故乡(聂家岩)生活的回忆、纠缠、打开与抒写,以切片、特写、慢镜头或长镜头的方式,呈现一出出中国业已破碎的乡村文化以及生养其间的人民的欢乐、悲伤、痛苦和生死场景,为重建中国当代乡村文明,提供一个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的鲜活样本。《我的聂家岩》不是一次通常意义的还乡之旅,而是一场融合着个人经验、秘戏、觉醒与先锋意识的诗意倒带或回溯。



《盐的家族》缪克构 著

《盐的家族》是诗人不断走向成熟期创作的诗歌作品精选集,近年来发表于各大重要文学刊物,包括《盐》《盐的家族》《寻盐》《听雷》以及“凡人小传”等代表性作品,对盐民所特有的人类学和文化风俗史意义上的个性、细节、生命形态等有着具体、丰富的审美转化与诗性表达,因为深入了我国几千年诗歌写作都很少耕耘的领域而显得弥足珍贵。评论家认为,诗人缪克构的诗歌世界疆域广阔,充满个人生命经验的在场与唯美主义的哲理思考,具有清晰的辨识度。



《天空在鸟上飞——醉权诗选》醉权 著
醉权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崭露头角的先锋派诗人,《天空在鸟上飞》收录的诗歌作品,突破了风花雪月的抒情滥调,以其独特的逆异主义风格探索诗歌的现代主义理念及其表达、在当代汉语诗歌书写中的艺术凸显,反思当下全球化席卷而来的道德和人类生存困境。
《细色》孟明 著
这是孟明历年来的诗作精选集,代表了他所有写作中最极致的追求。既有继续浪游不居的流离体验,也有介入现实甚深的歌哭怒悲,语言追寻古典汉语的脉络,演变出现代感极强的长短歌行。诗人正逐渐在理性上认识早期更多地以直觉去感受的城市,包括往表层写和往深层写——生活、风景,内部、外部,锻造了孟明诗歌的新境界。

《长寿碑——草树诗集》草树 著
《长寿碑》是诗人的长诗力作,它以传说和现实中交相呼应的地域文化为契机,围绕当地一块石碑的不同言说、变迁和历史境遇,同时,把个人家族的沧桑史和谱系也贯通其中,从而在历史和社会的宏大叙事中,观照个体生涯、永生、价值、异化、反省和超越的诗化向度。整部诗集分成四辑。最后一辑为长诗《长寿碑》,另外三辑均为短诗,除了日常性的关注之外,也涉及地域性文化和历史与当代全球化遭遇的反思维度。
《五人诗选》雷平阳 陈先发 李少君 潘维 古马 著
《五人诗选》似乎跳脱了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传统,而与更悠远的精神资源发生互动,古代性而不是现代性被重新激活。重要的是他们五人共享一种东方诗歌的美学,内视,静观,省察,游走,顿悟,婉转,况味,悲悯,求索,守成……如果说朦胧诗开启的是一种对抗式的写作,并在这种对抗中塑造了自我和历史的经典形象,那么,雷平阳、陈先发、李少君、潘维和古马的诗歌写作则开启了一种对话式的写作,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诗歌传统和诗歌图景。
《小宇宙:现代俳句266首》诗 陈黎
画 喜久

《小宇宙》取名于巴托克153首 Mikrokosmos 的标题,收录了陈黎266首奇妙诡谲的“现代俳句”:200首“母诗”,加上66首“子诗 (再生诗) ”。这些隽永美妙的短诗是诗人对古典俳句的致敬、变奏。平凡的生活四周,幽微的生命情境,都被凝练成带着电流与甜意的三行小诗。它们或纤巧轻妙,富诙谐之趣;或恬适自然,富闲寂之趣;或繁复鲜丽,富彩绘之趣,字间无不流露诗人丰沛的观察力和现代观。

《诗与失王立新 著
《诗与失》这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选,容易让读者身同感受,主题仍然秉承作者一贯对个人情感和终极事物的关注和拷问。风格热烈而激荡,处处流露出当代商业社会中洁身自好,寻觅难以言说的美好和忧伤灵魂的彷徨心绪,其诗意的转化方式,颇能赢得各类不同年龄层次的文学读者。
《时间密码》洪瑜沁 著
《时间密码》为洪瑜沁第一本个人诗集,所有作品均为原创,收录了2003年至2018年期间创作的100首精选诗歌作品,展示了诗人迄今为止的诗歌创作的概貌。 《时间密码》主要有两大主题诗,一是缘于乡愁的慧性抒情,其写作经验源于长期海外定居的体验和感受,但面对浓厚的思乡情绪,其处理类似的主题时,并没有流于空乏的感慨和伤痛,而是化成极富慧心的艺术表达;二是缘于异域的人生思考。远走他乡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某种命运的象征,作者对这个主题的处理,亦是关注面临全球商业化的语境下,我们如何审视和反思当下的重大课题。本诗集以现代意象诗为主要风格特点,语言凝练优美,抒情与哲思并重,兼顾传统诗歌美学与时代先锋性。
《纸上还乡——郭金牛诗集》
郭金牛 著

《纸上还乡——郭金牛诗集》是作者背井离乡近二十年辗转广东各地写成的诗集,主要记录了一个农民从事建筑工、搬运工、工厂普工、摆地摊的内心生涯。在坎坷、复杂、悲凉的底层经验的打磨熬炼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十分特别的灵动尖锐、一咏三叹的语言风格,作者用这种时而破碎突兀时而哀婉悠长的语言为广大的命运同路人立言,也展示了席卷全球的工业化历程下人的现代性境遇。

《绮语——钟硕诗选》
钟硕 著

《绮语——钟硕诗选》分六辑,收录了作者1988年至2013年创作的近300首作品。“绮语”,是指美丽又奇幻的语言,通过人生真谛的言说,涵盖了某种更为深广的独特视域。本诗集既有对生命与存在深切的感悟,也有对现实生活真切的回应,更有女性视角下对美好善妙之物的无限靠近,多角度地呈现了自然与人生、历史的诗意轮廓。


《R城寓言》上官南华 著

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诗歌写作之精选。这是一部深沉、辽阔的诗集,集青藏高原之苍茫、故乡之疼痛,以及寓居之城的奇特于一身。诗人且行吟且沉思,用各种诗歌方式挖掘地域的诗意。将昌耀、海子那类大地歌手的抒情长调,跟一种波德莱尔式的现代诗意混合杂糅,用超现实图景揭示一座城市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历史与现实。用狂欢化语言抒写世界的真实,以此隐喻人类面对全球化的共同命运。
《剪纸课》蟋蟀 著
诗集《剪纸课》录入了蟋蟀近十年的诗歌作品。其诗歌多以乡村生活为题材,抒写了在现代商业浪潮冲击下,逐渐脱胎换骨的农耕生活,努力把握和描摹当下人性的蜕变,重新定位“农民”的主体形象。诗篇所昭示的诗人情怀如隐忍和倔强之根深植泥土之中,越过了表层看似不及物的文人式骚怨,如螺纹钢一样打入生活的深处,从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创造出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当代农村现实景观。
《从催眠的世界中不断醒来:当代诗的限度及可能》姜涛 著
北大学者、批评家和诗人姜涛提出:所谓“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虽然能深入生活世界的肌理,但去结构、脱脉络的感受方式,会带来一种“稗史”的写作倾向。能否在与人文思潮的联动中,重新安排、强有力地想象“个人”,甚或决定了当代诗的前途可否长远。本书涉及多位现当代诗人,对于现当代诗的入门和写作,本书也会有提纲挈领的助益。
《修辞镜像中的历史诗学:
1990年以来当代诗的历史意识》张伟栋 著

本书以诗歌写作中的“历史意识”作为阐述角度,对1990年以来的当代诗歌中具有的“历史对位法”问题、“个人化历史想象力”问题,对历史镜像的重塑问题等进行了描述与探讨,并对这些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独特的语言的精神症候、修辞的技艺法则、词语构成方式等重要诗学问题进行了总结与阐释。书中所展开的论证方式并非编年史式的逐层扫描论述,而是选取重要代表诗人、重要历史事件、热点话题等为个案进行以点带面的论证与剖析。作者本人一直从事诗歌创作,又在大学接受规范的学术训练,这要比一般仅仅流于理论建设的学者略胜一筹,对诗歌宏大理论的思考中嵌入了一种扎实的对当代汉诗的语言学基础,给此书带来了极具穿透和洞察力的思考力量。


《死于黎明——洛尔迦诗选》[西]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 著
王家新 译

本诗集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120多首有代表性的长短诗和一部诗剧,附录有英美诗人和译者对洛尔迦的评论文章。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具有超现实主义的先锋手法,融入了西班牙民间歌谣,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诗体,节奏优美哀婉,想象力形象丰富,富有浓郁的民间色彩,易于吟唱,又显示出超凡的诗艺,对世界诗坛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从伤口另一端》[斯洛文尼亚] 阿莱士·施蒂格 著梁俪真 译


本书收录阿莱士·施蒂格于1997年至今创作的诗歌及诗-散文作品近百首,分别选自诗集《喀什米尔》等。书中还附有被誉为“当代歌德”的著名德国诗人格林拜恩等撰写的诗评。诗集的风格或滞碍传统的意象构成逻辑,引入奇异的动机;或表演联觉的体操,精湛运用诡论式的叙述;或欣然接受冷僻的句法,在语言和历史的陌生化遇合里寻觅词的迷宫的入口,寻觅事物和身体在那里的相遇之处所。呈现当代全球化语境下,具体个人的细腻感受和体验。


《严酷地带:查尔斯·西密克诗选》[美] 查尔斯·西密克 著
杨子 译

“和千千万万的其他家庭一样,我的家庭必须背上行囊远行,所以我总是会探究人类的悲剧、脆弱和愚蠢的根源。”西密克虽是美国诗人,但他心灵的根,仍深深扎在他的东欧故国——前南斯拉夫。那种渗入血液的对于恐惧、离散和荒诞的敏感,使他的作品获得了迥异于当今美国诗人的悲剧性力量。他的诗常常从客观到主观、又从主观返回到客观,在平静的表象下深藏着可以感知却难以道明的意义。
《荷尔德林后期诗歌集》[德]荷尔德林 著刘皓明 译
本书收集了荷尔德林除赞歌外后期诗歌的翻译,其中多数作品首次翻译为汉语。译者按体裁和编年收录,含完成作品,完整草稿、修改稿、不完整草稿、片段等,是精选和普及版,不含注释和德文原文。通过对荷尔德林诗歌的亲近,我们中国读者才能由此理解海德格尔告诉我们的,大地的力量与作为归宿的祖国,对每一个人来说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

保罗·策兰保罗·策兰诗全集
《第二卷:罂粟与记忆》 | 《第八卷:暗蚀》(德汉双语对照注释本)[德]保罗·策兰 著孟明 译
《罂粟与记忆》收有策兰1944年至1952年间写的作品,其中有极具影响的《死亡赋格》,那种神奇的抒情基调,有着法国诗歌的光辉、巴尔干半岛的魅力以及忧郁的转调。其诗作风格中引人入胜的节奏、浪漫化的隐喻和热情奔放的魔力使得这本诗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使得诗人能把现代法语抒情诗的某些原则译入了德语,嘲笑了一般逻辑思维的自以为是,调动起梦想的真理塑造现实。 
《暗蚀》系诗人在巴黎圣安娜精神病院治疗期间完成的诗集。作品交织着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希伯来的预言传统,揭示了神的缺席、文明的失效以及黑暗的内心之网。精神治疗的痛苦中形成的诗作,貌似新奇、古怪、远古的词语,零乱的语法、省略、再无人能训诂的用典,背后却有着阅读思考莎士比亚、卡夫卡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书籍的影子与话语,这种自我探究与对精确专业知识的狂热融合,使得这些诗作探测到人性那深不可测的底蕴。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六点图书—


六点,在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中是省略号,她象征着无限和绝对; 

六点,时间上平分钟表盘,不偏不倚,蕴含“时中”之意; 

六点,军事术语中即原点,思想的战场风雨变幻,我自岿然不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六点诗丛豆瓣页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