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争这等大事,也务必听妈妈的话

可二 亮叔经济学 2022-03-28

配图来自:《血战钢锯岭》


作者 | 可二   推荐人 | 亮叔


01作为一枚老师,我干了很多傻事
有朋友在微信上问我,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到底是怎么样的?
这一问,问得我心头一颤,一腔羞愧涌上心头。 十几年前,我无数次在教室里眉飞色舞地跟学生卖弄:
战争这个问题啊,要一分为二地看。
虽然它造成了巨大灾难,让无数家庭家破人亡,但是,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着无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计算机、航天技术、重型机械制造业……等等都是战争的产物。
没有战争,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大家请翻到课本N页,一定要把这些经由战争的刺激而出现的成就一一记牢,考试会考……

我可怜的学生们,齐刷刷望着那个唾沫横飞的老师,满脸都写着“这二货说得好有道理,我们竟无言以对”的崇拜…… 我错了。
那时候我的智商压根就没在线。孩子们,我把你们教傻了,我对不起你们。
我定了定神,跟朋友说,关于战争对经济的影响这个问题,原理很简单——你回家问问你妈妈,如果你把家里的玻璃打破了,还割伤了手,这他妈的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然后,你要听妈妈的话,不要听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号称是历史学、经济学出身的专业人士胡说八道。
不过,我没告诉他,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胡说八道的蠢货。
 
02“破窗谬论”,就是谬得这么简单
当然,不止我一个人这么傻。 在很久很久以前,曾流行这么一个故事。
说有个熊孩子把自己家服装店的橱窗玻璃搞碎了,熊爹在大街上当众暴揍孩子,邻居们于心不忍,就安慰这位暴怒的父亲说:是啊,玻璃碎了是很可惜,但凡事要朝好的方面想,你看啊,对面玻璃店又有生意了不是?

善良的熊爹瞪着熊眼望着邻居们,满脸狐疑。

邻居们继续说,不止如此呐,玻璃店主得了钱,又会去多买几个面包帮衬面包店,面包店主得了钱,帮衬鞋店……最后,还会有人额外来帮衬你的服装店呢。

邻居们越说越嗨,根本就停不下来,对着熊爹几乎是激动地吼了起来:最后你什么都没损失,还帮了这么多人!你家玻璃碎了,非但不是坏事,简直是造福社区的大好事呢,快别打孩子了,他是我们大家的功臣!
    
熊爹瞪圆了熊眼,下巴都快掉了,脸上挂着跟我的学生一样“你们说得好有道理,老子竟无言以对”的表情把儿子放下来,狠狠地跟自家坏小子来了一个熊抱……
   这个故事,就是经济学上非常著名的“破窗谬论”。 这到底怎么回事?
故事里邻居的推理,大家如果只注意能直接看到的现象,那么看上去是没有问题的,那些情形完全可能出现。   但是,事情的另外一面是——       如果熊爹不用买新的玻璃,那么他就不用冤枉花那几块钱,他就可能直接拿这钱来换掉自己快破了底的旧鞋,或者给儿子的书架上添一本新书。接下来的故事,可以按照邻居推理的情形不变样儿地发展下去……   两种状况结局的不同之处是,第一种,熊爹确确实实损失了一块玻璃(或等值的钱);而第二种情形里,他得到了一双新鞋、一本新书或者留住了几块钱。    不过,通常情况下,人们只会注意到故事(事故)发生后,那块崭新的玻璃和兴高采烈的其他店主,却看不到如果不发生故事(事故)的时候,那些没有意外得到新生意的店主们的忧伤和熊爹计划如何开销那几块钱积蓄的欣喜。 聪明的读者可能会说,我去,这么简单,我也能想明白啊。 未必。 03
当简单的谬论披上理论的马甲
破窗谬论这个故事,最早记载在一百多年的一篇文章里,作者是法国人巴斯夏。那篇文章题目叫《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他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是,当时法国有个叫查曼斯的经济学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章里津津有味地设想并用经济学模型计算,如果一把大火把巴黎给烧咯,能给巴黎带来多少潜在的好处,巴黎乃至全国的经济能从中获得多少收益! 简单的道理,如果添上更多地逻辑环和蛊惑人心的话语,就会让很多人迷惑不已。
事实上,穿着各种伪装的破窗谬论,在经济学历史上却最为顽固不化,而且此种谬论在过去任何时候都没有现在这么盛行。
如今,每天都有许多人在一本正经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
这些人包括工业巨头、商会领袖、社论主笔、报纸专栏作家、电台与电视台的评论员、技巧高深的统计专家、一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
他们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宣扬破坏行为所带来的好处。

上面这四个自然段,我一字不差地抄自亨利·黑兹利特几十年前写的《一课经济学》。
用它们来勾勒今天的现实,依然一字不差。    我十几年用的历史书到今天模样变了不少,但关于战争与经济的论述,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西方世界也差不多。
黑兹利特的书写于1945年,他在书里描述,当年不少人醉心于论证巨大的破坏行为能让人们受益无穷,醉心于展示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的“生产奇迹”。
到197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本书《战争、经济与社会(1939-1945)》(米尔沃德著),战争对经济之促进作用的理由与“事实证据”做了一个汇总。 大概有这么一些意见:

“需求堵塞”理论——战争时期庞大的需求“累积”或“堵塞”,给战后的世界带来了繁荣。战时被夷为平地的城市对房地产的需求,战时短缺的日用品,因大战未及淘汰更新的汽车、收音机、家用电器……数额之大,令人震惊。    “战后优势”理论——德国人和日本人比美国人拥有“战后优势”,前者的老旧工厂在战时被完全摧毁,得以更换最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成本得以降低,非美国那些老旧、过时的厂房与设备可比。    事实证据——第一,战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远超战前,各行各业的统计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二,破坏更严重的德国、日本比破坏更没那么严重的法国发展更快。

04如何破解升级版“破窗谬论”?
如何击破这些升级版“破窗谬论”? 第一,需要( need)不是需求( demand),真实的购买力才构成需求。简单说,如果没有价格约束,凭空问我你想要啥,我肯定说广厦千万,美女百千……但我买不起啊。对战后余生的人来说,面包、房子、衣服都需要,但那些他们买得起的部分,才构成生产厂商计划中的客户需求。 第二,跟前面的推理一样,某些行业的真实需求确实因战争而大幅提高,但这只是故事的一面。我们还需要看到,当人们因为战争带来的生活窘迫而必须将自己可怜的储蓄和劳动所得开销到最紧要的衣食住行方面时,其他战前繁荣的服务行业、轻奢行业就难以为继了。 第三,所谓“战后优势”更不值一提。因为厂房、设备本身就有它最适当的折旧率,也就是最佳更新年限。只要能满足利润最大化,所有国家的所有制造商,每年都会弃旧换新。只有在厂房、设备因为老化过时,净值接近于残值,正要找人来拆除,并且已经订购了新的设备之际,炸弹刚好在这一刻落下,帮忙拆毁了现有设施,才真的对当事人有利。 第四,战后经济发展速度的统计数据有巨大的水分,无论战时还是战后,世界各国通货膨胀都很疯狂。通货膨胀带来的报表飙升,不代表真实的经济发展速度。不论战时还是战后均是如此。 第五,德日发展速度快与战争破坏程度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说有的话,只有一点,德日因为彻底战败,完全抛弃了战时经济体制,实行了更加稳健,更加自由的市场化发展策略,而部分战胜国则惯性延续了战时统制经济的思路。 第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战乱的远去,和平的重新降临,让人们更加珍视美好稳定的生活,愿意为之付出更多地热情和努力,带来生产力上明显的提升。但它并不表示财物毁损对失去财物的人有利。没有人会因为需要激发出斗志而刻意烧毁自家的房屋。 
05常识,就是不识字的妈妈都明白的道理
形形色色的“战争之福”理论,通常用抽象名词来谈论所谓的经济成就,仿佛有了这些看得到的经济成就,一个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所遭受的厄运与痛苦也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我们始终从惨遭横祸的个人角度去思考,恐怕就不会有人认为战争造成的破坏会是什么好事。 在英语里,伦理上的善,和实际效用(利益)上的好处都可以用“good”这一个词来表示。从古希腊起,人们就在探讨,伦理上的善和功利上的好处能否统一。
从古典经济学时代以来,经济学就在不断论证,以个人福祉为基本起点,从个人的自然权利(生命权、财产权)出发,既是伦理上的善,也能抵达功利上的好。
我们通过上面这些理性的功利分析,可以揭穿那些短视的功利谬论,实际上,我们所有的分析,都没有脱开一个基本常识:   当你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侵害,这就是一件“no good”的事情,它既不正义,也不会带来真正的好处。 这个常识,咱们家里大字不识一箩筐的老妈妈都明白。当有人试图忽悠你离开这些常识的时候,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喷他:
“我读书虽然少,但你也不要骗我。”
参考文献:巴斯夏:《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1850)黑兹利特:《一课经济学》(1945)

米尔沃德:《战争、经济与社会(1939-1945)》

相关文章:关于战争的3个经济学真相推荐阅读:那些如果我能早些明白的事


推荐阅读:那些如果我能早些明白的事加亮叔微信



荐这门由我主讲的给孩子的极简经济学网课《童话里的经济学:青少年经济学思维30讲》。用孩子们最熟悉的经典童话,来系统讲解经济学知识,培养经济学思维,让孩子们体会经济学的乐趣,学习用经济学思维看待世界、用市场的逻辑创造幸福。这门课已经有超过1200位用户参与学习。课程适合10岁以上孩子,也适合成年人学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