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震撼!三部门拟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医生有了新去处收入会大涨!公立医院能留住顶级医生吗?

掌上医讯 2024年09月10日 19:01

导语

这类医生更吃香了。

9月8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具体条件、要求和程序等将另行通知。


 图源:网页截图


《通知》全文如下: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商务、卫生健康、人类遗传资源、药品监督管理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扩大自主开放的决策部署,引进外资促进我国医疗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需求,拟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生物技术领域


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可在全国范围使用。拟进行试点的外商投资企业应遵守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符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药品临床试验(含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药品注册上市、药品生产、伦理审查等规定要求,并履行相关管理程序。


二、独资医院领域


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具体条件、要求和程序等将另行通知。


试点地区商务、卫生健康、人类遗传资源、药品监督管理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主动对接有意愿的外商投资企业并加强服务;同时,要加强部门间会商,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试点企业实施监督管理,及时识别、有效防范风险,扎实推进生物技术和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联系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药监局。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此政策一出,立即引来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热议。
对于一件即将到来的事物,人们总是满怀希翼,不过再考虑种种现实因素,也常常会心生忧虑。
对于此事,亦是如此。

人们对该政策看法不一

普通人群能从外资医院获益吗?

允许外资来国内开医院,这个重磅新闻一出来,立刻引得舆论哗然,不同人群站在不同的视角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反对的人群认为:“外资医院相当于高端的私立医院,以挣钱为目的,他们就是来赚钱的,他们不是慈善家,我承认这些医院的医疗水平肯定更高,但跟我们底层老百姓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根本没有钱去外资医院治病,它来不来都无所谓,我能去的、能依靠的只有公立医院。”
“外资医院来了后不但对我们底层老百姓没好处,反而有害,因为它们肯定会出高价挖走顶级大三甲的医生,这样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会向外资医院流动,那你让我们这些没钱的底层人群咋办?外资医院进来了,得益的只是有钱有权的人群,他们不用坐飞机去美国就能享受到顶级医疗,但和我们真没有一点关系!所以,我们坚决反对!”
反对的声音震聋发聩,站在这个角度想想,也并非没有道理,不过更多人则是持有支持的态度。
支持的人群则认为:“现在国内医疗极度内卷、医院管理水平令人堪忧、医改反反复复踌躇不前、医药器械毫无创新、群众对高端医疗的需求与日俱增,难道你想一直保持这种死气沉沉的局面吗?”
“外资医院的入驻,将带来全新的医疗理念、先进的医疗设备、国际化的医疗服务流程,以及可能更为灵活的运营管理机制。这不仅是对国内医疗机构的一次直接挑战,更是对整个医药行业生态的重塑。从药品研发、生产到销售,从医疗服务到患者体验,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外资医院的加入而发生深刻变化。说真的,在外资频频撤离的当下,我们无比渴望能有新鲜的血液进入,更希望外资医院能发挥鲶鱼效应,带动国内医疗走出内卷和僵化。”
“对于患者,外资医院的进入也是有好处的。首先,外资医院不可能使用医保,国家不会允许,医保还是留在公立医院使用,但是有钱人去了外资,他们用不了医保,这就有效降低了医保的支出负担。另外,如果梅奥、克利夫兰等国际一流医疗机构开在了国内,你真有需要,我相信你哪怕卖了房子也会去的,不用出国了,这对于任何人群来说都是好事。

医生有了新去处、新选择

外资医院进入,医生收入肯定会上涨

事实上,对任何人群来说,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都有一定的好处。
2021年,山东青岛一名网友发文表示,自己罹患了乳腺癌,已经进行了手术和放化疗,但是7个月后接受PET-CT 扫描后,医生告诉她癌细胞发生了淋巴转移,这几乎意味着她的生命开始进入了倒计时。
她介绍到:“瑞金医院的医生言辞闪烁,我心里明白我这已经属于绝症了,但我还有两个孩子,我不想死。我打听到美国有一家医院能极大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而且还研制了针对乳腺癌的靶向药,我打算去美国看病,这是生的最后希望了。”
“可结果令人痛苦,我花13天办了护照,可是出国居然还要求签证,并不是说你想去美国就能去的,美国不允许我去,能去美国的都是有钱人,我之前从来不知道这些事。我找了中介和黄牛,说我想去美国看病,中介很同情我,但是没有办法,中介说,人家留学生都申请不了美国的签证,你更别想去美国了。我真的死心了,我曾想过,如果那些外国医院能在我们青岛开分院,吃的药、用的器械都和美国总部医院一样,我或许应该能看到孩子长大……
这段文字真的令人心痛,我们不知道这名网友最后有没有去美国看病,只能默默地祝福她,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去美国看病真的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虽然遥不可及,但也是最后的希望。根据美国肿瘤学会的最新统计,美国癌症病人在2003年-2009年的五年生存率达到68%以上,比1975-1977年的48.9%有显著上升,相比之下,我国肿瘤防治办在2014年1月发布的《中国肿瘤统计年报》显示:中国癌症病人五年生存率仅为25%左右。
看到美国这么高的癌症五年生存率,不少癌症患者真的就燃起了生的希望,但出国哪是一件容易的事呀,去免签的泰国都很艰难,更别提需要签证的美国了。如果欧美的医院真的在国内开了独资医院,那对于想要去梅奥诊所、克利夫兰这样的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来说,真的是巨大的便利。
另外,对于医生来说,允许开办外商独资医院,也是有益处的。
再说医生的收入问题,如果外资入驻,受不了体制内的束缚和内卷,会有更多顶级医生考虑去外资医院上班,因为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医生的薪酬那是真的高。以美国为例该国的初级保健医生的平均年收入从2020年的24.2万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6.0万美元,再到2022年的26.5万美元,肉眼可见每年都在增长;专科医生的平均年薪,更是由2021年的36.8万美元增至2022年的38.2万美元。
那些外国医院在国内开了分院后,就算不能达到本土的工资水平,哪怕达到三五成,这也高的不敢想象了。
所以,允许开办外商独资医院后,不只是外资医院的医生收入很高,国内的公立医院迫于形势,为了留住顶级医生,也会提高他们的收入从而留住他们,这就形成了一种竞争的局面。
总之,允许开办外商独资医院是一个好事,但凡是对外开放的,在目前这个现状下,哪怕开放程度有限,也要表示肯定。但大掌很担心,这个政策到底能不能真正实施下去?因为10年前国家就已经下发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文件。
十年前的政策“重发”,这次又是“狼来了”?
允许开办外商独资医院是一个好事,但一些业内人士对此持消极态度,凡是对外开放的,在目前这个现状下,哪怕开放程度有限,也要表示肯定。但大掌很担心,这个政策到底能不能真正实施下去?因为10年前国家就已经下发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文件。
早在2014年8月27日,商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表示:从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设立外资独资医院。除香港、澳门和台湾投资者外,其它境外投资者不得在上述省(市)设置中医类医院。
 图源:网页截图
但在2015年,政策收紧了。2015年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的修订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医疗机构纳入限制类。在后续的相关政策里规定,外资仅能以合资的形式办医
如今10年已过,外资医院的局面似乎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这不禁让一部分人丧失了信心,认为这次不过也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一些业内人士还是忍不住担忧,“外商独资医院”,关键在于“外商”能来,现如今面临着“外资撤离”、“民营医院倒闭”的情况,前景可能没有那么明朗。
在各路采访中,各方人士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朱同玉副院长表示,“协调不同国家的监管标准以及简化新疗法的审批流程,使全球患者都能获得新疗法是一大挑战;此外,临床试验和患者结果的数据如何共享,建立国际数据库,为新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支撑,也是未来各方需要探索的方向。”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和执行理事长蔡江南坦言,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有限。从需求来看,目前中国高端医疗需求体量不大,而外商投资领域恰恰聚焦于高端医疗。
业界人士对此也持审慎态度。虽然此次政策相比之前开放的尺度、范围更大、更广,但是在数据、个人隐私保护和境内外联通,以及先进疗法的技术转移、IP保护等方面还期待看到更多积极措施出台和落地。
卢赟凯、王嘉蔚在《中外合资医院及外资独资医院探析》一文中提到:对于外商独资医院,配套措施的落实也极其重要,目前,国内的外资医疗机构以中外合资为主,独资的医疗机构发展较为缓慢,原因很多,如缺乏落实的细则,外资独资办医的政策制定、审批、监督和管理涉及包括卫计委、商务部、金融、土地、保险、财会等多个部门,虽政策利好,但政策的出台与执行的相对落差、公立医院的强势竞争,外资办医仍需要各部门进一步理顺关系与责任,完善现有的配套政策,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挑战,才能减少时间成本,缩短自身品牌和特色的形成过程。
此外,需要考虑的是,它们来了,该如何生存?是不是也会陷入民营医院一样的困境?
特别是在“人才引进”上,老百姓骨子里更信任三甲公立医院,对私立医院带有偏见,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短时间内是难以扭转的。这种现状也导致了大部分医生宁愿少拿工资也要背靠公立医院,这无疑加大了他们招聘人才的难度。
不过,现在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其中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表示,指导其他省份每年选择2~3个地区为重点来推广三明经验,5年内实现全覆盖
如果在“年薪制”全面覆盖之下,医生的收入上限可谓是非常明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资医院确实存在着极大的诱惑。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在此项政策之下,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对于医生,有更多的选择终究是好事
特别是对于医生这一重要角色,医疗市场的良性竞争,势必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但最终能不能抓住这些机会,就要看自身修行够不够。
上文提到“对于医生而言,外资医院的加入,无疑给予了他们更多的择业和发展选择”,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医生指的是有能力,不断提升自我,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人。而毋庸置疑的是,一旦外资医院入场,这些医生也会成为最吃香、最抢手的人。
正所谓“大楼易建,良医难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能力才是真正的“硬通货”。而只有在能力的加持下,才能让一个人在改革的浪潮中不被淹没,反可以乘着汹涌浪潮抵达新的高度。


来源 | 掌上医讯综合自梅斯医学、医脉通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掌上医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