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鱼街旧事:往事并不如烟

c2000
2024-09-01

点击标题下「C2000」关注我们!



如今的金鱼街,除了嘉惠粮油店、学友文具店、有记餐厅是开业近30年外,大部分是卖室内装饰产品的。


写金鱼街之前,身边人、老街坊都说这条街不值得写。一是没保留老房子,失去老街的味道;二是缺乏快子路那样的象征意义,没有故事。

试想,如果有一天,金鱼街被“XX大道”取代,你是否会怀念,佛山曾经有过一条金鱼街,或许你留下过脚印,或许是一段青葱岁月,又或许,仅仅是关于这座城的集体记忆。


有人,有往事,有回忆,就有味道。


老街,杂陈城市的酸甜苦辣,蕴藏随旧年华远去的那些物、事、人、情,还有一去不复返的时代。我们寻觅一条老街,寻访一些往事,在碎片中组合那些逝去的往昔,寻回一段历史。但愿那些活着的回忆不会像久远的街巷,在历史的尘埃里消失淡去,让下一代问起时,还能道出旧佛山的点滴,留住这座城的人文情怀。



很多老街坊还住在金鱼街。




   . 大儒大商,一个宗族成就一条街 .   


《忠义乡志》显示,明清时期耆老铺32条街道中,有一条叫“金鱼塘街”,同属这个区域的还有普君旧墟。当然,此普君墟非如今之普君墟,金鱼塘街也比现在的金鱼街小。


佛山作家任流生于金鱼街,童年时期都在那度过,是他艺术启蒙之地,因为刻骨铭心,他多年来查找资料、走访老人,还原了金鱼街的源起——金鱼塘街,从一个侧面窥探一座城的发展史。


金鱼塘街得名于陈氏宗族兴建于街上的金鱼池塘。


陈氏宗谱记载,始迁祖是陈君德,字子文,号王夫,别号颍川居士,官至国子监学录,于元朝泰定四年(1327年)为避兵,迁到佛山田边坊(及金鱼堂),建金鱼堂讲学。


历史上,明清时期佛山铸造业享誉全国,有“佛山之冶遍天下”之称。其中,家族的作坊式铸造业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金鱼堂陈”正是当时的冶铁大户。

佛山最早冶铁铸造地点是在新涌边的佛山旧八景之一的“孤村铸炼”。明代,佛山八图氏族大多投身开发冶铸业的热潮中,鹤园冼氏、细巷李氏、东头冼氏、佛山霍氏、江夏黄氏、纲华陈氏、石头霍氏,以及金鱼堂陈氏,共同掀起佛山铸铁大潮,支柱产业兴旺带动佛山商贸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成就佛山一段历史佳话。


冶铁业给“金鱼堂陈”带来巨额财富,作为佛山有名的巨贾,氏族建立大宗祠堂,并建有很大的金鱼池塘,成为陈氏繁盛的一大标志。从此,佛山街无人不识“金鱼堂陈”。


物质丰裕必追求精神建树。清代佛山有田心书院、佛山书院、心性书院、桂香书院,以及陈氏创办的颍川书院等八个书院。陈氏十分注重教育,后世出举人、秀才尤其多,培养了不少佛山人才。


作为大儒大商,“金鱼堂陈”在佛山十分有名望。佛山民俗专家余婉韶说,当时三月初三北帝巡游,都会请北帝在“金鱼堂陈”宗祠里摆放一晚,为宗族祈福。

一个宗族成就了一条街。


虽然如今金鱼街没有留下一点“金鱼塘陈”的痕迹,甚至绝大部分佛山人都不知道他曾存在过。也只有那个名字,依然静静地与岁月并肩而行。世间的悲欢离合不过是常态,用一条街纪念一个宗族的贡献,应该算是“金鱼塘陈”莫大的安慰吧。



2001年1月4日的金鱼街,那时还没有现在那么多的商铺。/佛山市规划城建档案馆提供


2001年1月4日的金鱼街,在你的回忆里,曾经在这条街留下过脚印吗?/佛山市规划城建档案馆提供




   . 似水流年,深爱是因为难再 .   


在任流的印象中,上世纪40年代初的金鱼街没有现在宽阔,最多只容三人并行,更短一些。


然而,就是这条小街,开启了他的眼界。


画有“押”字的当铺幽深恐怖,高高在上的朝奉凶神恶煞,小小年纪吓得发抖;卖纸张笔墨的店铺,《三字经》、《通胜》、木鱼书、南音,关于伦文叙、方世玉的通俗小说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小街里的生活,也是有滋有味。


任流大哥在上海大三元酒家做工,买来一部留声机。留声机在当时是潮流新玩意,大哥每年买的三两只唱片,成为任流音乐启蒙的来源。他印象最深的是广东音乐《孔雀开屏》,成年后才知道是佛山三水人何大傻的佳作。


小街巷窜门在旧时再正常不过,邻里友好,屋不闭门。邻居主人在粤剧戏班当乐师,是掌板,喜欢拉二胡,常到任流家听唱碟。任流也爱到他家听二胡演奏。一天晚上,任流深夜未归,姐姐登门叫他,他急急起身出门,竟穿错了主人家小儿子的皮鞋……


小时候细小的事,任流都能如数家珍。聊起童年往昔,他总是哈哈大笑,“你话几有缘,两对皮鞋一模一样我先会着错。”


金鱼街连通济桥,外婆又住通济桥伴,任流几乎日日都去通济桥玩。以致日后他创作了大量关于通济桥的文艺作品,以怀念那段珍爱的时光。


年轻一代或许不理解物质匮乏年代,人对精神生活的渴求,也正是如此,才刻骨铭心。“你不讲就越来越没人知道。”任流所做的一切,是不希望城市的记忆消散,活着的历史随风消逝。


上世纪70年代,朱姨从莲花路搬到金鱼街。满眼是禾田,还种有竹树,“简直是从城市搬入农村”。不久后,迎来改革开放,中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金鱼街开阔成马路,朱姨所在的棉纺厂也在金鱼街建起了职工宿舍,6层高楼在80年代还算不错。现在,朱姨还和很多工友一起住在金鱼街,一句问候,偶尔聊家常,是他们每日买菜做饭的平淡日子。


作为80后,我的幼年也是在金鱼街过的。每天幼儿园放学后,妈妈带我到附近的公园玩,那有一个八爪鱼滑梯和秋千。不记得爬过多少次,又滑过多少次,因为开怀地笑着,从来不觉厌倦。


夏日酷暑难耐,老人们摇着葵扇在大树下乘凉,谈笑风生,仿佛老了也是一道风景线。经过市政府西门,总有位阿姨骑着单车卖玻璃瓶装的巧克力奶,甘甜甘甜的滋味,至今仍难忘。


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日子总叫人怀念,时光一去难倒回,深爱,是因为,难再。



金鱼街老字号有记餐厅,每晚都有很多街坊来吃晚饭或宵夜。


笔友文具店开业20几年。




   . 时代急变,容不下你慢慢走 .   


上小学后,就没认认真真看过金鱼街。多少年过去了,八爪鱼滑梯已经不复存在。


问了很多老街坊,都说不曾记得有八爪鱼滑梯。在金鱼街开了20多年报纸档的邝姨,好心带我去找,结果走到垂虹公园。记忆中没有这么远的距离,不过公园里的滑梯都变成新式的塑胶,颜色鲜艳保护性强,石做的八爪鱼滑梯可以封入旧时代产物了。


慢慢走,才发现其实金鱼街很大。往通济桥方向走,左边的小区都属于金鱼街范围,很多是“几号之几”。越过同济路,同济市场后面一片住宅区,至通济桥脚,都属金鱼街。大概长700米的街道,其实内有乾坤。


如今的金鱼街,除了嘉惠粮油店、笔友文具店、有记餐厅是开业近30年外,大部分是卖室内装饰产品的,门店的外墙粉刷得一模一样,由很多操着普通话的外地人经营,也难怪佛山人觉得没味道。


上周到金鱼街,日日倾盆大雨。走进一家卖室内装饰材料的店里躲雨。店铺开了20年,陆续有街坊跑进来暂避。在店里工作了10几年的林小姐,对每个街坊的家庭碎事都了如指掌。“妹妹,你又扭计啊”“女儿看医生没事吧”“叫楼下的帮你收下蚊账就得啦”。还有一对双胞胎快步在门前经过,扭头对林小姐叫一声“阿姨好”。


唯有当年屋不闭门的邻里关系,好像在这里还延续着。


在店里帮忙看铺的顺姨,丈夫刚过世不久,一个人住的她每日都在这打发时间,“有人聊天总是好的,不然我回家就一个人对着四面墙。”


顺姨腰腿不好,仍每天到通济桥晨运。正月“行通济”时人山人海,平时的通济桥就是老人运动的小公园。


同济市场菜价贵,很多老街坊会到普君市场买菜。以往穿过几个小区就可以到,现在小区都围闭,装上铁门,请保安看守严阵以待,街坊要绕路走30分钟才能到。顺姨掏出两条钥匙说,“这是好不容易托人才买到的小区钥匙。”很多事让顺姨想不明白,生活得其乐融融的地方越来越多屏障。


暴雨中,金鱼街依然车水马龙,有街坊头上套着塑料袋在雨中奔跑,撑着雨伞的行色匆匆。想用相机拍下此刻的金鱼街,怎么拍,相里的人都是糊的。


时代在后面推着你跑,容不下你慢慢走。一个人是这样,一条街、一座城也是这样。



来源|发现佛山(微信号:faxianfoshan)

作者|何敏华



要参与并发现更多精彩讨论,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2000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